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空间站组合体模型、各型运载火箭模型以及航天服、空间站环控生保设备等展品悉数亮相,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等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产品模型更是首次公开展出。盛大开展,展示载人航天三十年辉煌成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目前空间站已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本次展览全面系统回顾工程全线30年来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为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应用实验的机会并从中受益,201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面向联合国各成员国联合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各成员国参与围绕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公告发布  相似文献   

3.
<正>3月3日-3月15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举行。在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了"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对我国航天事业2014年取得的发展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13名代表委员参加了两会,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有张建恒、祝学军、张柏楠、谭永华,全国政协委员有包为民、梁小虹、姜杰、夏宇红、叶培建、崔敬忠、周伟江、曲伟。在全国"两会"期间中,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接受采访,发出了不少航天"好声音"。  相似文献   

4.
欧洲调整载人航天发展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澈 《国际太空》2000,(11):11-13
□□ 4 0年来 ,世界载人航天共经历了 5个阶段。第 1个阶段是 50年代的准备阶段 ,第2个阶段是 60年代的以发展载人飞船突破载人航天的起步阶段 ,第 3个阶段是 70年代发展试验型空间站阶段 ,第 4个阶段是80年代发展航天飞机阶段 ,第 5个阶段是90年代发展和应用大型空间站阶段。在这 5个阶段中以美苏互相竞赛式的发展为主。欧空局也曾根据其“增强欧洲技术、工业能力 ,掌握所有航天应用技术 ,到 2 1世纪初与其他空间大国保持同等水平”的战略目标 ,确定了在载人航天领域发展哥伦布空间站、“赫尔墨斯”小型航天飞机、“有人照料自由飞行器”( …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8月4-6日,第四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程界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立足地月空间技术创新,推动载人航天持续发展"主题,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展望载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主持开幕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院士分别致辞。周建平在开幕辞中表示,当前,工程全线正在周密组织实施空间实验室任务,扎实推进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同时,也在着眼推动载人航天活动向更高、更  相似文献   

6.
正国内动态17国9个项目入选中国空间站首批科学实验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项目涉及的领域包括空间天文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走过25年的历程,成功实现了各种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跨越。工程即将进入最为关键的第三阶段,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对于中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在遵循我国独立自主发展原则的前提下,适度开展国际合作无疑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问题,例如合作框架建构、知识产权保护、出口管制以及争端的解决。可以预测这些关键问题决定着载人航天项目国际合作的成败,对于中国空间站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名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如上图所示。左图为中文标识,右图为英文标识("CMS"为"中国载人航天"英文"China Manned Space"的缩写)。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如下: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实验舱Ⅱ命名为"巡天",代号"XT";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称,自公布之日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用新的标识,载人空间站及货运飞船有关文件及宣传文稿一律使用新的规范名称  相似文献   

9.
正空间站整体建造规划:两年11次任务建造空间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自2010年空间站立项以来,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到在轨建造的关键时期。空间站建造将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在轨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其中,第一次任务即2020年已经实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21年将陆续实施该阶段的5次飞行任务:已于4月29日发射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0日21时22分,文昌航天发射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5月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转入组合体飞行段。今年,我国正式开启载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作为该阶段首次发射的航天飞行器,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太空探索》2023,(6):6-7
<正>伴随着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相继升空、对接空间站,中国人的“太空之家”——天宫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回顾中国空间站建设过程,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2020年5月5日18时,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任务取得成功,为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载人航天篇     
正1概述1992年9月21日,中国正式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批准载人飞船工程启动实施,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实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推进剂补加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2 国际空间站的组装与应用 □□以美国为主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既是20世纪最后1个重大的载人航天工程,也是21世纪第1个最重要的载人航天项目.国际空间站是继苏联的礼炮号系列与和平号空间站之后1个更大型的空间站,其规模和复杂程度超出了以往任何1个空间站.  相似文献   

14.
在“神舟号”载人飞船工程实现了中国人往返于天地间的目的之后 ,中国应审慎地选择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文章从中国社会对载人航天的需求出发 ,讨论了以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物质环境为目标的空间站和以发展天基航天为目标的天基航天站的外部工程系统的环境条件 ,认为中国在运载火箭、发射和回收场、测控站网方面已有较好基础 ,基本具备条件 ,运人运输器已有“神舟号”载人飞船 ,运物运输器的研制也不困难 ,但在为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生活、工作的航天员系统方面和为实现载人航天工程功能和显现价值的有效载荷系统方面欠缺较多 ,需要一个研究、试验、培训和开发、演示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太空》2023,(1):4-10
<正>2022年12月30日,由空间瞭望智库、《国际太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卫星应用》期刊联合组织的2022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邀请了戚发轫、范本尧、杨孟飞、杨宏、李得天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院士、专家的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新闻。2022年,我国航天事业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双星逐日,中国探日工程成果显著;中国探月工程科学成果丰富,对月球认识不断深化;载人航天取得多项突破,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完成。它们同时入选2022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  相似文献   

16.
空间技术发展中,载人航天常作为国家技术成就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它代表着航天技术最全面、最综合、最先进的水平,被认为是带动整个空间技术发展的“旗舰”。1996年以来,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在世界载人航天活动舞台上扮演主角的大国并驾齐驱,在载人航天飞行和应用活动中再获辉煌成就。11996年以来美国航天飞机飞行情况1·11996年飞行情况1996年美航天飞机飞行7次,参加飞行的航天员43人(外国8人)。在7次飞行中,有两次与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航天员舱外活动3次,累积时间19小时5分9秒;施放卫星6颗,回收卫星5颗(其中施放/回收4颗…  相似文献   

17.
2022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航天领域诸多新成就成为一大亮点.两会中,来自航天领域的代表委员们介绍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宏伟蓝图,一批重磅航天工程的最新进展也描绘出中国将成为航天强国的愿景.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全新实验展现空间科学魅力本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适逢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1周年之际,是空间站全面建成,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课程。相较前三次授课,本次“太空教师”的活动范围更大,相应在直播当中利用的摄像机机位和保障设备也变得更多。在约48min的授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中国空间站进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一方面,研究人员充分利用空间站目前已配置的舱内实验柜和舱外载荷,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等多领域前沿研究,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另一方面,为逐步提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近地轨道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统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究人员正在开展航天器研制、空间站升级、航天员选拔训练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2012年1 1月29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支持与指导下举办了第四届CAST空间技术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展". 本届论坛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主持.在论坛上,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专家等,就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总体方案构想和各大系统的相关方案作了精彩的报告.与会人员就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