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航天软件系统规模、复杂度、软硬件交互程度的提高,系统事故可能不仅涉及软件或硬件失效,很多情况下还可能由于系统部件间的交互紊乱等原因所引起。传统的事故链等模型在描述结构、交互关系复杂的航天软件系统事故时存在局限。本文在梳理航天软件系统事故因素、分析系统事故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缺陷模型库,并提出了一种可清晰描述复杂软件系统事故发生、缺陷形成机理的事故集成模型及建模方法。上述机理及模型研究成果,可用于事故的分析与预防,以及前期的安全性设计与质量管理等工作,对于提升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5,(5):119-125
目前,我国测试总控软件系统存在总控核心软件版本较老、维护和升级困难、系统开放性不足、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 OSGi标准的插件化总控软件系统(PMCS),对PMCS软件的体系架构设计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介绍。PMCS基于地面监视与控制模型(MCM),采用动态可配置的插件化体系结构,并将功能模块划分为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核心模块可在不同任务间通用,扩展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部署和修改。经验证,文章提出的技术路线切实可行,可为我国地面总控软件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迫使企业越来越重视办事效率的提高和运营成本的减少,业务流程自动化便成为必然趋势。针对各行业复杂业务流程的解决方案,工作流引擎在软件系统开发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笔者一个实际工作项目“品牌供应链系统”的开发实践,以其中一个流程“订单预测”为例,介绍工作流引擎jbpm5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航天控制领域普遍采用冗余方案进行系统设计,相应软件系统也存在冗余。本文对三冗余软件之间、三冗余软件与不冗余软件之间以及三冗余软件与热备份软件之间实时同步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数据、信号的同步性和一致性,找出造成多模异构冗余软件系统不同步的时机、方式等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消除这些因素的软件设计方法,提出了确保冗余软件系统数据同步和一致的延时等待、交互表决、串行操作以及记忆重发同步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现代航天测控系统多采用自动化运行方式,但系统过于庞大和复杂,难免发生影响任务运行的故障。为保障测控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思维成长的故障诊断方法,并在软件处理层面对故障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主要仿照人脑思维运行进行软件系统构建以达到智能故障诊断处理效果。首先,阐述了思维成长模型认识事物、构建关联、积累经验和处理未知的过程。然后,对具体软件系统的语言体系、思维库和思维算法进行构建。最后,以某站模拟运行效果为例,验证了系统具备较强的深层故障诊断能力和经验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6.
软件测试,航天软件的质量保证 宇宙辽阔无垠,其结构复杂奇美,这也给航天工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揭开这层面纱我们会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庞大、复杂、技术难度高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是嵌入其中的计算机及其软件承担着系统指挥、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通信以及系统安全保障等任务,其中软件是整个系统的神经中枢,它指挥着千军万马(即由成千上万电子元器件和机械零部件构成的其他部件)协同作战。 然而,存在于复杂的指挥、控制程序中的软件错误,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下就会暴露出来并造成系统失效。例如,1963年美国研制的一…  相似文献   

7.
在SICBM(小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整个研制过程中需要一种能保障各项测试的通用TPS(遥测处理系统)。这些测试都要求对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和显示,以利实时决断,进而缩短型号研制周期和降低研制成本。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倾向采用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而且此系统必须由菜单驱动并帮助用户使用。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同费柴尔德·韦斯顿系统公司签订了一项供应5套TPS的合同。文章论述了TPS系统硬、软件的能力以及此系统怎样保障SICBM的测试。  相似文献   

8.
框架是一个软件系统的本质的反映,是由系统中的一些模块化、不容易改变的可重用元素组成。面向对象的、可复用的软件框架已经成为一个软件系统的核心元素,是软件系统中其他部分所依赖的基础。为此,论文研究了MVC理论及MVC模式的各种相关概念,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表示层,设计出了一套与底层基础结构集成在一起、简单但强有力的基于MVC的Web表示层框架。  相似文献   

9.
现在需要显著地提高武器系统软件的劳动生产率,以便降低当前不断螺旋上升的(软件)维护费用,以及在八十年代内能有步骤地采用新的先进技术的计算机.本文提出了能够解决这一关键问题风险又很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朱小杰  徐京  刘华 《航天器工程》2011,20(1):114-119
调研了国内外工作流技术,结合其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和论证了工作流技术在卫星地面系统运行控制软件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运行控制软件需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为后续项目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