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对用搅拌法制备的Al-6wt%Cu基SiC颗粒复合材料熔体的流变行为、流变模型、颗粒含量及温度对各流变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流变模型为[H1]-[S|N1]-[H2|N2]。在不同温度下填加不同成分含量的SiC颗粒,其流变参数值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应力分析的方法。 我们根据复合材料结构,尤其是翼面结构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复合材料等轴力杆元、受剪梯形板元及平面应力三角形板元三种元素。文中详细推导了三种元素的刚度矩阵,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力计算公式。此外,文中还选取HiLL—TSai判据,计算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剩余强度。 据此方法,我们编制了复合材料应力分析程序FEMV,程序编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考核,除与国外有关文献对比外,还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考核表明FEMV程序的计算结果与文献及试验结果十分吻合。 FEMV程序已用于复合材料垂尾结构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徐建新 《航空学报》1999,20(4):94-96
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和美国空军发展了一种新的结构修理技术,即采用复合材料补片对损伤金属飞机结构进行胶接修理,目前已成功地在多种军用和民用飞机上得到了应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结构修理技术[1]。本文介绍了这种修理方法的优缺点、技...  相似文献   

4.
刘夏石 《航空学报》1987,8(4):147-156
本文针对复合材料层钣的特点发展一种新的层钣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等参体元、超参壳元、体-壳过渡元及元外节点元的刚度矩阵。这些元素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正交异性材料、蜂窝夹层和/或复合材料层钣的有限元分析,可以逼真地描述形状复杂的结构;还可以用来解决当前复合材料层钣研究的重大课题——层间应力计算问题。从工程应用出发,探讨了上述各种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利用增量变刚度法提出一种解决复合材料这一非线性问题的分析方法。文中给出了一些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述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飞机铝合金油箱微生物腐蚀行为及机理。通过对高强铝合金在几种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分析溶液成分对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航空燃油和水的混合物是微生物腐蚀的必要条件,燃油中所含碳、氮、磷元素是微生物繁衍所需的营养物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使溶液酸化,增加了溶液的腐蚀性。研究还表明,[H2PO4-]、[HPO42-]和[NO3-]都具有缓蚀和促蚀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复合材料薄板二次胶接技术应用在小型无人机机翼主承力结构上,对于降低机翼盒段的制造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采用碳纤维斜纹布制2 mm 薄板进行单搭接结构拉剪试验,分析3 种不同型号的胶粘剂对该薄板的适配性以及胶层厚度和层压板铺层角度对二次胶接强度的影响,并通过ABAQUS 软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使用SY-23B 环氧结构胶,胶层厚度为0.2 mm、铺层方式为[(0/90)]8 -[(0/90)]8 的结构件,胶接性能最优,结构剪切强度可以达到18.2 MPa,满足小型无人机受力盒段的胶接强度要求,二次胶接成形的机翼受力盒段具有轻质化、低成本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成功地将二阶迎风TVD数值格式运用到弱电离、化学非平衡斜激波反射流场的数值计算中,气体力学方程与组元质量守恒方程组全耦合求解是目前非平衡流场数值计算中的新方向。文中详细给出了气体力学方程和组元质量守恒方程组全耦合求解过程,最后给出了三种不同情况斜激波反射流场数值结果并进行了详细讨论,本文所得结果与文献[4]提供的实验结果和文献[1]提供的数值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由于道面使用性能参数的变化是各影响因素逐年累积的结果,本文提出出了对部分影响因素原始值进行累加,生成新的时间序列值作为输入参数的方法;并采用组合式神经网络来预测机场道面使用性能参数,从而改进了文[1]的网络结构,且预测结果优于文[2]。  相似文献   

9.
多向C/C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粗糙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C/C复合材料的烧蚀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并对不同编织结构和不同基体组元的C/C复合材料的烧蚀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基体组元相同时采用多向结构的C/C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编织结构相同时,舍有沉积碳组元的碳/碳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强5机的复合材料垂直安定面为工程实例,论述了复合材料结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分别介绍了有关元素的刚度特性,并利用计算程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垂直安定面结构进行了位移,应力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前馈控制技术对动态转台进行控制研究,分析了PID 控制在动态转台 控制中对于响应带宽提高的缺点。通过实验与Matlab 结合辨识了开环系统模型,并与实 际数据进行了比对。建立了系统状态观测器,并设计了基于观测器与前馈控制结合的控制 器,证明了观测器与控制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观测器与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从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和周转过程分析,提出了其计划周转数量预测模型、年提前换发和使用消耗的数量计算方法,以及机上发动机的控制使用原则,为装备订货机关和飞机管理单位提供科学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3.
无人作战飞机自主控制分级递阶控制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智能控制领域的分级递阶控制结构应用于无人作战飞机(UAV)自主控制的结构设计,根据"精度随智能降低而提高(IPDI)"的原则,把该控制系统分为3个层次:执行级、协调级和组织级。执行级完成高精度的局部控制任务;协调级产生航迹及导航信号,并对子系统的工作进行协调;组织级提供决策支持。提出了通过内外回路的方法来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硬件。根据每一级的功能需求,提炼出在多任务模式下各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模块化分解,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阐述了协调级和组织级的约束条件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宇航用活塞式连接分离火工装置(简称火工装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火工装置分离过程的理论模型,得出了该装置的解锁分离力和分离速度,提出了确定最佳火药量的原则和方法。经试验验证,其方法可以较精确地预示火工装置的性能,具有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体积分数SiCp/Al的化学镀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无钯活化预处理后,对高体积分数SiCp/Al进行化学镀镍,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镀层和沉积速度的影响。采用SEM观察镀层形貌,通过EDX测定镀层的镍磷含量,并用XRD分析了镀层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特殊预处理后,采用化学镀镍,可在高体积分数SiCp/Al表面沉积上致密、均匀、结合牢固的镍镀层,镀层为微晶结构,属于中磷镀层。  相似文献   

16.
在定向炉中分别采用籽晶法制备了[001]、[011]和[111]3种不同取向的第四代单晶高温合金DD15,在800℃研究了不同取向的高周疲劳性能,分析了合金不同取向的显微组织、疲劳断口形貌和疲劳断裂组织。结果表明:在凝固方向横截面上不同取向合金的铸态枝晶和热处理γ′相组织明显不同。合金800℃的高周疲劳性能存在各向异性,疲劳极限按[111]、[001]、[011]取向的顺序降低。不同取向合金的高周疲劳都是沿平面断裂,断裂平面与试样中心应力轴线的角度不同,角度按[011]、[001]、[111]取向的顺序逐渐减小。不同取向高周疲劳断口特征基本相同,可见疲劳源区、疲劳扩展区和瞬断区。疲劳裂纹起源于试样表面或亚表面并沿{111}平面扩展。扩展区上可见河流状花样和疲劳条带。瞬断区可见撕裂棱和解理台阶特征,其断裂机制都为类解理断裂。由于试验温度较低,不同取向疲劳断裂后的γ′相仍保持立方形状。  相似文献   

17.
某型发动机压气机第1级整流叶片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型发动机压气机第1级整流叶片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确定了圆柱形榫头叶片的试验装夹方式,进行了2种工艺叶片振动疲劳强度试验的对比,根据对比结果,优化了加工工艺,进行了首批研制检验.对计算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工艺参数对Ti75 合金筒形件旋压成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Ti75合金筒形件旋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旋压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得到了进给速率、减薄率和旋轮工作角三个关键工艺参数对旋压过程的影响规律:随着旋轮工作角、进给速率和减薄率的增加,旋压力和隆起高度均增大;等效塑性应变随着减薄率的增加而增大,随进给速率的增大而减少,进给速率超过1 mm/s时,等效塑性应变基本保持不变;工作角小于20°范围内变化时,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几乎不变,当旋轮工作角超过25°,最大等效塑性应变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9.
傅德薰  马延文  王力 《航空学报》1991,12(9):439-443
 采用近似因式分解和特殊Jacobin系数矩阵分裂法,求解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矩形柱体绕流流场中分离涡的形成和发展。给出了Ma_∞=0.3,0.8;Re=10~4,10~6的计算结果。从结果中可清楚地看到柱体非对称涡形成的非定常过程。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生产中大规格2D70铝合金棒材淬透性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多路温度控制仪监测材料淬火过程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的试验方法,通过对材料硬度和力学性能指标的测试分析,描绘出大规格2D70铝合金棒材截面上距离边部不同距离的硬度和力学性能变化曲线,对比分析了该试验条件和工业化生产条件下合金的硬度和力学性能变化曲线,探讨了本试验方法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检测材料淬透性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淬火过程中2D70铝合金Ф250mm×250mm的棒材边部和心部的温度基本均匀,淬火过程中总的冷却速率为4℃/s,可满足合金充分固溶的要求,工业化生产的250mm棒材已经完全淬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