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宜 《太空探索》2004,(6):34-36
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天上有5颗行星:金、木、水、火、土。望远镜发明之后,天文学家相继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加上地球,并称为太阳系九大行星。虽然一直有人企图寻找第十颗大行星,结果总是没有成功。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但是,近年来,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受到动摇,很多人建议将它开除出九大行星的队伍。其理由何在呢?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航宇局(NASA)发射的"新视野"冥王星探测器,历经9年多的长途跋涉,航程48多亿千米,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晚7:49分以12500千米的距离飞掠冥王星,揭露了太阳系中这片未曾被探索过的疆域。如果以这么近的距离飞掠地球,将看到地表的高楼大厦。冥王星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因为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小行星带,那里许多小行星都比冥王星大,2006年8月  相似文献   

3.
黄永明 《太空探索》2006,(10):32-35
“九大行星”在2006年的8月份离我们远去了。424名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代表大会的天文学家在捷克布拉格投票通过决议,将多年来备受争议的冥王星排除在“九大行星”行列之外,“九大行星”就此变为了“八大行星”。这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自1919年成立以来首次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随着在冥王星轨道之外存在一颗冰质巨行星的证据浮出水面,天文学家正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望远镜来追查它的下落。可怜的冥王星,它曾经位列太阳系九大行星,但现在距离它被逐出行星行列并降级为矮行星已经过了整整10年。这一切始于2005年,那一年天文学家发现了阋神星。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了一场有关行星定义  相似文献   

5.
龙夫 《飞碟探索》2007,(10):40-41
2007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对太阳系行星重新下了定义,将原先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一石激起千层浪,据报道,最近有300余名天文学研究人员联合签署了一项声明,对将冥王星降级的行星定义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在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中,水星距太阳最近,冥王星离太阳最远,这两者问其他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按照18世纪中期德国的提丢斯-波得定则,从内向外按一定比例逐级递增的。但这中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没有遵从这一规律,而是呈现出一个超比例  相似文献   

7.
1月17日的英国《观察家报》报道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在邀请世界各国的数百名专家利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投票,以表决确定是否保留冥王星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资格。目前已开始“选票”的搜集统计工作,预计结果有可能在  相似文献   

8.
2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案,正式批准在美国航宇局2003年预算中为"新地平线"计划拨款1.1亿美元.这样,科学家们就可以开始冥王星探测器的最终设计工作,准备探测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人类迄今唯一还没有探访过的行星了.  相似文献   

9.
叶楠 《太空探索》2022,(3):74-77
太阳系的物质分布(上) 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会议决定对太阳系内天体进行重新分类,新命名一类矮行星,包括曾经作为1号小行星的谷神星、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以及近年才发现的阋神星、鸟神星和妊神星.这一改写教科书的决议并不是说太阳系本身有了什么变化,只是表明人类对太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观测实践中,天文学家不断...  相似文献   

10.
<正>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伯带其他天体。虽然冥王星在2006年被开除出行星队伍,降级成为矮行星。这一方面使长期以来对冥王星是否具有行星地位的争议尘埃落定;另一方面,脱离了争议地位的冥王星却毫无争议  相似文献   

11.
经过9.5年、4.8×1 09k m的长途跋涉,美国"新视野"(New Horizons)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49飞越太阳系最远的天体—冥王星(Pluto),最近距离约12472km,拍摄了太阳系原九大行星最后一块未开垦处女地的清晰照片,打开了人类的新视野,攀登上了太阳系天体探索的珠峰。"新视野"的这一瞥,不仅让人类终于看全了太阳系原九大行星的面目,更代表人类完成了太阳系观测"第一阶段"的任务。探测完冥王星及其卫星后,"新视野"将飞向太阳系外层的柯伊伯带(Kuiper Belt),那里可能隐藏着数以千计的冰冻岩石小天体,深藏着太阳系形成的秘密。"新视野"已成为探索太阳系的里程碑事件,其成果将使天文学家重新开始编写一本全新的教科书。藉此之际,本刊特推出"新视野"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家借助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围绕冥王星的第四个卫星。这颗小卫星暂时被编号为P4,是哈勃在观测和寻找冥王星周围的光环时无意中发现的。这颗新发现的卫星是围绕冥王星运行的最小的一颗卫星,它的直径估计在13千米~34千米之间。相比之下,冥王星最大的卫星查龙的直径为1043千米,另外两颗卫星尼克斯和  相似文献   

13.
<正>冥王星和柯伊伯带的发现过程十分艰难,是象征人类探索精神的重要事件之一。自1846年,海王星被首次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海外行星(即海王星外的行星)。冥王星的质量仅有地球的0.21%,其质量不足以影响海王星的轨道,因此基本不可能根据天体力学的方法计算冥王星的轨道,大量的轨道计算后来被证明无一中的。由于无法预测冥王星可能经过的天区,大量的实际观测也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14.
1995年的3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地球呈现出一派充满希望的景象。天文学家们也在满怀希望地等待哈勃太空望远镜传回的首批冥王星图像。自从人类发现冥王星以来,这将是第一批能反映冥王星外貌的图像。因为它实在是太遥远了(距太阳平均距离约59亿千米),在地球上最大的望远镜里,它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圆盘。在当时,它仍是惟一未被太空探测器访问过的太阳系行星。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后,世界上再次掀起了寻找新行星的热潮。在这上面花费精力最多的恐怕要数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了。他通过计算得出,太阳系除海王星外还存在…  相似文献   

15.
飞向冥王星     
最近,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一项拨款NASA1.1亿美元的文件,这笔款项专门用来建造研究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和柯伊珀小行星带天体的星际自动站。这项取名为“新地平线”的研究计划,由于经费问题在NASA已封存了近13年,如今终于可以启动。按照计划,冥王星探测器将于2004年出发,预计2015年到达冥王星。  相似文献   

16.
白木 《飞碟探索》2003,(4):30-31
冥王星的奥秘1992年,天文学家在美国夏威夷的莫纳克亚死火山天文台第一次清楚地观测到,围绕冥王星运行构成其外晕的柯伊伯带天体。此后,天文学家们陆续观测确定了600多颗柯伊伯带天体,它们的直径从50千米到1200千米不等(冥王星的直径为2400千米)。其实关于冥王星的奥秘很多,亟待人类去探索。第一,已知柯伊伯带天体是远古行星构造过程的产物,它可能为人类探索太阳系外层的形成过程提供重要的线索。很多天文学家都曾利用计算机模拟冥王星柯伊伯带的形成过程,结果发现这些形成于50亿年前的天体最初的质量应该是现在的100倍。也就是说,当初的冥…  相似文献   

17.
2006年9月1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宣布,将此前被称为齐娜星的2003UB313天体,正式命名为厄里斯。用这个希腊神话中不和女神的名字为其冠名,既暗示着不久前天文学家曾就行星标准闻题产生过激烈的争论,又使它更具有诱人色彩。正是由于厄里斯的发现才引起了冥王星地位的变更,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介绍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对广大读者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冥王星的特征和环境如何?冥王星距离太阳大约为43亿千米。在地球上,利用强大的望远镜观察,冥王星看起来就像一个模糊的盘子。冥王星呈褐色,表面温度很低。冥王星表面分布着一些亮点,它们可能是极地冰冠,另外还有一些暗点分布在冥王星的表面上。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被稀薄大气包围着,类似于海卫一的环境,周围的稀薄大气可能是氮气。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行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冥卫、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柏带其他天体。柯伊柏带是1992年才发现的太阳系新大陆,虽然冥王星已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却从一颗颇具争议的行星成为数千颗冰冻小天体的"领头羊"。本文介绍了"新视野号"的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分析了"新视野号"采用的探测器长期休眠、木星借力、太空核能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冥王星和柯伊柏带探测的意义。作为太阳系的冷库,柯伊伯带天体保留着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状态,对它的探测,有助于揭示太阳系行星形成时的关键环节。"新视野号"也可能发现新的太阳系行星,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太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时间7月14日19:49分,"新视野"探测器抵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距离冥王星表面约为1.25万千米。但实际上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冥王星照片并非"新视野"在最近距离时拍摄的冥王星照片,而是探测器距离冥王星76.6万千米时拍摄的一幅旧图,14日凌晨传回地球。因为"新视野"在飞越冥王星时是没有通信的,无法传回探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