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代表团一行六人于82年9月25日至10月14日赴美参加了国际遥测会议82年年会(ITC/USA/′82) 国际遥测会议本届年会于9月28日至30日在美国加州San Dicgo举行。会议按不同主题,分为30个小组,共发表论文98篇,另有4个专题讲座。内容涉及:遥测系统、遥测标准、遥感器及传感器、信号形成、记录设备及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天线系统、卫星控制及遥测、数据中继、航天飞机接口、同步、通信理论及技术、编码系统、微处理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PCM/FM-FM遥测系统是一种时分—频分混合体制的遥测系统。我厂研制的YT-23A/YL-23C遥测设备(YT-23A为发送设备,YL-23C为地面接收设备)就是PCM/FM-FM混合体制遥测系统中的一个产品。1986年4月通过了部级鉴定。本文就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特点及应用等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6,(6):75-80
为了对卫星地面测试和在轨运行期间可能发生导致遥测信号异常的偶发故障进行排查,快速精确地定位问题,文章进行了异常遥测信号识别方法研究。针对二进制相移键控/相位调制(BPSK/PM)遥测信号,通过分析信号的特征,总结了遥测接收过程中异常信号可能发生的三种情况及其原因,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估计的异常遥测信号识别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宏观区分遥测调制信号异常与数据异常,并作为异常信号存储和再处理的基础,从而为故障判定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遥测射频(RF)频谱越来越变得拥挤。因此,遥测系统工程师和频率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更多的关于遥测信号的RF频谱特性方面的知识。本文给出计算随机不归零(NRZ)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CM/FM)和相移键控(PSK)信号RF频谱的方法,讨论码率、峰值频偏、预调滤波和频谱分析的分辨带宽等对频谱特性的影响。这些方法很容易用个人计算机和具有绘图功能的程序完成。计算的频谱同测量的频谱十分吻合。本文根据测出的RF谱给出了随机NRZ PCM/FM未调载波功率及峰值频偏的精确估计式。同时还计算了邻道干扰。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邀于1987年6月去法国参加本年度欧洲遥测会议,并顺便考察了四个遥测设备生产厂和一处试飞中心,参观了巴黎航空展览。(一)欧州遥测会议(ETC)第一届欧洲遥测会议是在1986年召开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会议会刊、遥测标准和某些研制动向等三方面,概要地综述了国外(主要是美国)遥测的一些情况。一、会议和会刊1.国家遥测会议(NTC)与会刊美国的首届“国家遥测会议(TheNational Telemetering Conference)”,是1950年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召开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26~28日,航天部测控公司召开了由704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84年7月研制成功的y7-1/System 8000微计算机实时遥测数据处理系统鉴定会。该系统将遥测前端与16位微计算机结合,构成一车一站。新研制的实时操作系统ROS及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SRTS,独立地完成遥测数据(以及符合其格式的其它数据)的接收、解调、实时及事  相似文献   

8.
应用行程编码的航天器分包遥测压缩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2):58-61
针对航天器延时遥测存储数据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行程编码(RLE)的分包遥测压缩算法。根据遥测数据的特点,对压缩算法进行改进,使压缩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对压缩数据生成符合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标准的分包遥测机制进行了阐述。对某卫星的试验表明,使用改进后的压缩算法,能够获得6.11倍的遥测压缩比,可提高延时遥测采样频率,增加航天器在境外的可用遥测数据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码速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CM-FM)遥测信号应用了多符号检测(MSD)与Turbo乘积码(TPC)技术,只有合理选取遥测系统的中频带宽,才能保证遥测系统的通信质量。对PCM-FM遥测信号应用MSD+TPC技术时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频带宽在实际应用中的最佳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0月 2 1日~ 2 2日 ,2 0 0 2年国际遥测会议 (ITC)在 San Diego召开。应读者要求 ,现将会议论文目录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遥测系统的实际背景和特点,认为遥测系统适合采用K/N(G)模型。并就由指数寿命型不同元件组成的K/N(G)模型,应用并推广了R.G.Easterling方法,使遥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变得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于今年十月至十一月间派出一个遥测专业代表团,参加了今年在美国San Diego召开的国际遥测年会(ITC),并参观访问了General Dynamics Convar Division;Likbit公司;Conic公司;RCA(Southmountain)通讯卫星地面站;Advance Recoriding Technology;Teledyne公司;Hughes公司;Comset(SantaPaula)通讯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从科工委军标出版发行部了解到, 《遥测系统和分系统测试方法(GJB383.1、383.19一88)》合订本,《遥测与计算机接口 (GJB542一85)》单行本将于1989年21月印 刷完毕并发行,合订本的内容包括: 1.GJB383.l一87遥测系统和分系统测试方法遥测多路祸合器测试方法 2.GJB383.2一87遥测系统和分系统测试方法遥测高频前置放大器测试方法 3.GJB383.3一87遥测系统和分系统测试方法遥测接收机本振混频组合测试方法 4.GJB383.4一87遥测系统和分系统测试方法遥测发射机测试方法 5.GJB383.5一87遥测系统和分系统测试方法遥测接收机测试方法 6.G…  相似文献   

14.
哈尔函数遥测系统是继沃尔什函数遥测系统研制成功后的又一种新的遥测系统。本文针对构成哈尔函数遥测系统的关键部件——幅度调制器展开讨论。文中首先根据哈尔函数具有三值的特点引入了三值乘法电路,然后着重讨论分析了三值乘法电路中控制信号f_1(n)和f_2(n)产生电路的设计及具体实现。实践表明,本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各航天器研制方与测控中心在遥测信息处理传递过程中面临的设计不统一、结构不规范、处理周期长、交互难度大等问题,采用分层模型的遥测参数处理方案,设计航天器遥测信息传递通用接口。参照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XTCE)标准,实现航天器遥测信息由顶层至底层、从总体结构到单个元素的规范设计。首先,建立通用规范的航天器遥测信息分层表示模型,明确航天器各分系统的分支节点;其次,详细定义航天器遥测元素标记,包括属性、可选属性、下属元素等;最后,实现了遥测信息传递通用接口软件。设计验证结果表明:航天器遥测信息传递通用接口可实现遥测信息从航天器研制方到测控中心的无损传递,提高航天器设计制造、测控管理和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主从式双CPU架构的小卫星智能遥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此系统由MCU(386EX)和DSP(TMS320F2812)芯片构成双CPU系统,MCU为主CPU,主要负责遥测系统管理、接口与通信功能;DSP为从CPU,负责遥测数据处理分析。智能遥测系统软件采用智能遥测轮询控制算法和遥测数据压缩算法。整个系统硬件设计简单,遥测数据处理算法设计合理、可靠性高。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遥测信道的有效利用率。此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卫星遥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欧洲遥测会议(ETC)不同于国际遥测议会议(ITC)(国际遥测会议受美国军方控制较严,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外,其他国家很少被邀请参加),其主要改题是工业遥测技术。它起源于“TC”(Telemetry Co-nference)——于七十年代在西德的慕亚黑举行的一个小规模遥测会议。1980年,会址迁至现在西德的Garmisch-Partenkirchen。原  相似文献   

18.
有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其善教授一同参加了 1 999年 1 0月 2 5日至 2 8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行的 1 999年国际遥测学术交流会。下面介绍一下会议情况。1  1999年国际遥测学术会议情况国际遥测学术交流会 ( ITC- International Telemetry Conference)是由国际遥测基金会( IFT-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Telemetry)支持的 ,每年一次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性遥测学术交流会 ,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主的国际性会议。参加单位多数是美国航空航天研究机构、遥测设备研制公司、美国空军、海军、美国主要靶场和相关专业的大学。其它参与国家有法…  相似文献   

19.
1986年国际遥测会议(ITC/USA/′86)将于1986年10月13日到16日在美国Las Veg-as召开。会议议题为“遥测——在系统设计、评价和运行的一个决定性的单元”。这次会议由国际遥测基金会(IFT)主办,美国仪表协会(ISA)在技术上与IFT共同执行。这是ITC的第二十二届会议。本届国际遥测会议计划征集的论文范围  相似文献   

20.
在七十年代国外的航天领域,遥测技术和微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崭新的一代遥测系统,它具有自适应性、通用性和高可靠性等一系列根本区别于经典遥测系统的特点。这种新型的遥测系统,大致上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1)存储器控制的可编采样程式遥测系统;(2)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遥测系统;(3)遥测、遥控和数据处理综合系统。本文首先通过典型例子分别介绍这三类系统的原理结构,然后从许多实例中,提炼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最后介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