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螺纹测量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螺纹测量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分析了螺纹单项参数测量和综合测量的关系以及螺纹量值传递技术.具体介绍了实现内螺纹中径参数测量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iGPS测量场精度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杜福洲  陈哲涵  唐晓青 《航空学报》2012,33(9):1737-1745
为了支持iGPS测量系统在航空、航天、船舶等大型复杂产品装配过程中的布局优化和系统选型,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对其测量精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iGPS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构建了其计算机仿真模型;根据其布局形式的特点,提出了iGPS测量单元与测量网络的概念;给出了一种iGPS测量场精度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对测量单元和测量网络的测量场精度与发射器布局及目标点空间位置间的量化关系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发射器间距为20 m时,iGPS测量场的测量精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波动范围在0.01 mm内,在水平方向上测量精度呈线性变化,最高测量精度为0.12 mm,出现在测量场的中心,最低测量精度为0.25 mm,出现在测量场的边界处。在iGPS测量场精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度约束的测量方案评估方法及其实施步骤,为iGPS测量系统的选型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前航天测量船的外测精度除了取决于无线电测量设备本身的测量精度外,还受到船体变形测量精度、船体平台的姿态测量精度等多种因素制约,针对此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船姿船位测量新体制——基于星/惯/卫组合的分布式船姿船位测量体制,构建了分布式船姿船位测量系统原型,推导相关数据处理模型,给出了各船载测量设备测量数据的比对方法。分布式船姿船位测量体制取消了变形测量系统,减少了1项主要误差源,提高了航天测量船的外测综合精度,并简化了船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4.
燃油量是飞机燃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燃油密度的测量又是燃油测量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进一步研究提高航空燃油密度测量精度的方法,预测燃油测量未来的发展,介绍了燃油测量系统和密度测量的重要性,结合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了总结归纳,论述了各种燃油密度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间接法、比重计法、基于谐振技术测量、放射性同位素测量以及超声波测量,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数字化综合化是航空燃油测量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微位移测量方法,通过将位移测量转化为频率变化量的测量,实现了亚纳米级测量分辨力。建立了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微位移测量实验装置,完成了320 nm范围内的位移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精密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大气能见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方法;讨论了国内外能见度测量技术及仪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测量能见度的几种主要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能见度测量技术研究中有待攻克的问题;探讨了能见度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间隙与阶差数字化测量问题,提出基于多源测量数据融合的间隙与阶差自动化测量技术,给出一种采用视觉测量传感器与全向机器人辅助执行机构协同配合的测量方式,并分析了系统组成。研究了该测量模式下的间隙与阶差测量工艺,并给出了多系统集成框架与控制方法以实现测量数据自动采集。最后基于QT开发间隙与阶差测量软件,并建立全向机器人测量平台进行试验验证。该研究为间隙与阶差高精度、自动化测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相位测量轮廓术应用于叶片测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解决叶片高精度三维轮廓测量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搭建了基于相位测量的三维轮廓测量系统.在完成了系统标定后,为了检验系统的测量精度,测量了一个滚珠轴承,测量精度为(0.084±10.01)mm.利用该系统从不同方向对某叶片进行了6次数据采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融合得到了整个叶片的三维点云,利用整个叶片三维点云数据得到了叶片的不同截面图,为叶片型面轮廓和几何尺寸的检测提供了依据.相位测量轮廓术用于叶片三维轮廓测量,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测量成本,因此将相位测量轮廓术用于叶片三维轮廓测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王颖  张广军  陈大志 《航空学报》2005,26(6):733-737
提出了基于单摄像机的测量高扇翅频昆虫飞行运动参数的虚拟四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文章首先分析了虚拟测量系统原理和立体视觉测量原理,并指出了采用虚拟四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测量昆虫运动参数的必要性,最后给出了基于多平面的虚拟四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测量系统可以较好的恢复昆虫双侧翅膀的运动信息,极大的降低了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风洞发展的需要,满足风洞测量技术精细化、多样化的要求,开展了基于位置敏感器件(PSD)技术的模型姿态角测量系统的原理性研究。对PSD探测头进行了详细设计,完成了姿态角测量试验平台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并开展了初步的测量试验。通过原理性试验证明,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为-10°~10°,测量准确度为0.036°,测量精度为0.016°。还对系统应用于振动的测量进行了原理性的研究,获得了初步的研究数据。随着进一步的细化和精确度的进一步提高,基于PSD技术的模型姿态角测量系统在风洞模型的姿态和振动测量、姿态角测量机构的标定和检定、视频测量系统的相互验证等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四轴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四轴复合式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阐述了该系统的两种测量功能,即回转式测量和多角度平面测量,并给出了测量实例。最后分析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实验证明本系统的精度优于0.1mm。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现代制造业对数控在线测量技术的需求,在对数控在线测量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在线测量与离线三坐标测量的差异,对在线测量技术中的误差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在线测量技术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3.
在某型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测量中,设计了一种组合测量耙,对发动机进口空气流场和附面层压力分布同时进行测量。组合测量耙的测点分布依据飞行台被试发动机附面层特性模拟计算结果,结构形式有效减少了测量耙的数量及安装空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组合测量耙测量数据计算的空气流量,与被试发动机理论设计的空气流量基本一致。介绍了组合测量耙的研制过程、附面层模拟计算、测量方案布局及试验结果,并例举出附面层测量结果及空气流量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探索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单端透射式能见度测量装置,该装置是一种易于对准调校的便携式测量系统。介绍了装置的基本设计思路及主要测量原理,进行了装置与参考仪器的能见度测量比对实验。实验验证了装置测量能见度的性能,测量相对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5.
柔性测量可以结合多种测量方法的优点,形成优势互补以满足现代测量领域精确高效的测量需求,柔性测量系统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阐述了目前三维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基于多传感器集成测量方法的分析,提出了柔性测量的概念和关键技术,然后根据实际应用对目前典型的柔性测量系统进行归纳和分类,最后针对柔性测量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风洞试验现场,特别是大型连续式风洞试验现场的电磁环境非常恶劣,而风洞实验中的测量信号又是毫伏级的微弱信号,采用传统测量方式难以克服恶劣的电磁环境对测量系统的干扰。对于运动物体或无法布线的试验环境进行参数测量时,传统测量方式完全不起作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风洞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和无线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ZIGBEE技术实现了风洞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和基于该网络的无线测量模块。极大地增强了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风洞试验的精细化程度,降低了测量系统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7.
未来工厂的数字化测量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测量技术已从后台走向前台,从单一走向综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测量技术包括模拟测量和数字化测量。三维激光跟踪仪已经在飞机工厂的零件检测、飞机部装和总装中发挥巨大作用,不仅保证了测量精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室内iGPS与扫描激光雷达的问世,为未来工厂的测量世界开辟了一片广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型号软件GJB5000A的测量与分析过程,采用系统论方法,阐述了三级测量目标、测量项的确定,对测量指标存在的涌现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举例说明如何在三级贯标项目中进行软件测量指标的选取。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GJB5000A项目实施,证明了测量指标选取有效性,以及测量指标存在的涌现性命题。  相似文献   

19.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测量飞机燃油密度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楠  吕俊芳 《航空学报》2002,23(6):587-590
 介绍了应用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测量飞机燃油密度的机理 ,并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室飞机燃油密度测量系统验证了测量机理的可行性。测量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密度测量精度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以来,飞机装配过程中的测量检测技术经历了从“定性检测、事后检验”到“定量测量、实时跟踪”的转变.随着飞机装配向智能化迈进,数字化测量技术已经成为飞机装配过程的重要因素,并不断向“智能测量、反馈控制”的目标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飞机装配过程中测量检测方法从模拟量到数字量演变的4个阶段.随后,根据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目标,从点位坐标测量、形状特征测量和曲面外形测量3大类对当前飞机产品装配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数字化测量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