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超高燃速多孔推进剂发动机的点火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高燃烧多孔推进剂比常规推进剂点火困难,需要合理调整影响点火性能的参数。研究了推进剂密度、点火空间、喷喉尺寸、喷管堵盖材料和厚度、点火药量和种类对超高燃速推进剂发动机点火特性的影响,并确定了关键因素,得到了良好的综合点火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速实时激光全息摄影分析了点火药(Mg/(C_2F_4)n)的燃烧过程,提出了该点火药的燃烧产物对复合推进剂的传热模型,建立了热粒子点燃复合推进剂的综合点火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推进剂的点火延滞时间随着点火药中Mg粉粒度的增加而增长.同时预示了复合推进剂的点火性能与点火药性能、推进剂性能及环境条件等之间的依赖规律.  相似文献   

3.
膏体推进剂发动机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发动机试验系统,进行了膏体推进剂发动机热格栅点火试验和多次关机 启动试验研究。试验发动机带有供料装置,供料压强为7 5MPa,推进剂流量为51g s,喷管喉径为7mm,燃烧室平均压强约1 7MPa,总工作时间大于136s。试验获得了膏体发动机多次点火的特性参数和进行多次关机 启动的压强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膏体推进剂具有很好的热格栅点火性能,点火参数分布较均匀;膏体发动机具有良好的能量可控性。  相似文献   

4.
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启动过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启动过程进行了内弹道仿真,讨论了点火药量、点火药颗粒度以及防潮堵盖吹脱压力对点火启动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对点火启动时间和初始压强峰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点火启动过程各参数选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速旋转对内外燃管型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凝聚相点火瞬态过程的影响规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体计算软件,使用用户定义函数(UDF)编程接口建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模型,对旋转条件下发动机凝聚相点火过程进行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地面旋转实验内弹道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①点火药燃气颗粒因旋转做离心运动,大量粒子聚集在燃烧室头部上端,部分粒子附着在发动机壁面,且停留时间较长。②点火药燃气颗粒占比从20%增加到40%,点火压力峰值降低3.93%,发动机转速的升高会造成内弹道平衡压力升高,但点火压力峰会逐渐降低,且峰值出现时间发生延迟,转速达到15 000 r/min时点火压力峰消失。③转速增大,点火颗粒与推进剂传热增大,火焰传播期减小,但燃气填充期和点火延迟增大,点火药燃气颗粒占比为20%时,转速为15 000 r/min较静止条件下点火延迟增加了23.76%。  相似文献   

6.
刘珍 《推进技术》2002,23(2):126-128
以固体推进剂燃烧公式为基础,采用计算力学中的数值积分及插值法,并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了用燃烧室药柱的实际肉厚,确定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曲线中燃烧时间的新方法,在点火发动机中应用的结果表明,此方法解决了试验曲线数据处理结果散布范围较大的问题,提高了燃速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毛根旺 《推进技术》1983,4(3):19-26
本文根据实际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特点,以Summerfield.M的气相点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用炽热含氧流动气体点燃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气相点火模型;并从该模型中导出了计算复合推进剂点火延迟时间的解析表达式((28)式);本文还认为:对于大多数复合推进剂(指以过氯酸铵为氧化剂)来说,是气相反应控制点火过程,因为利用炽热气体点火时,燃气的压力和氧化剂浓度是影响点火过程的主要因素。这一结论为如何调整点火器的设计参数,改进火箭发动机的点火性能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隔层式多脉冲发动机点火延迟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隔层式多脉冲发动机点火过程较常规发动机有很多不同,为获得端燃型隔层式多脉冲发动机的点火延迟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建立物理和数学模型,采用MpCCI耦合器作为FLUENT与ANSYS的数据交换平台,模拟点火燃气填充隔层和隔层变形过程;采用FLUENT计算多脉冲发动机火焰传播过程及填充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相比,在相同点火药量的情况下,多脉冲发动机的点火延迟大大增加;推进剂燃速越高,点火延迟越小;燃烧室自由容积越大,点火延迟越大;隔层材料对点火延迟影响较小。可以通过适当加大点火药量和提高燃速来减小点火延迟。  相似文献   

9.
李邦 《推进技术》1985,6(2):21-27
本文通过试验,对点火过程的点火延迟、火焰传播及充填燃烧室阶段,进行了直观的判定和分析。并提出了点火器特性与发动机尺寸关系、点火器相对于推进剂表面距离关系的最佳点火尺寸及点火尺寸效应问题。文中还叙述了点火过程的各阶段与P=f(t)曲线中压力梯度变化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毛根旺 《推进技术》1985,6(1):72-82
本文根据异质推进剂的特点,提出了含氧流动热气体点燃Ap复合推进剂的一维气相点火模型。模型中详细考察了点火过程中推进剂表面的分解过程和气相区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直接求解点火过程的控制方程,获得了点火延迟时间t_(ig)随燃烧室压力P变化的关系,固相区和气相区的温度分布,以及参加反应的各种化学组分在气相区的分布。t_(ig)随P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曲线比较接近。对于深入研究点火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利用本模型和计算方法还可以从理论上预示其它各种参数对Ap推进剂点火延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纪秋颖  李稑  赵元修 《推进技术》1989,10(2):48-51,75
用CO_2激光点火试验设备,对Al KClO_4点火药进行点燃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点火热流密度的增大,点火延迟时间减小.说明点火热流密度是点火药点燃性能中非常重要的控制量.点火药密度越小点火延迟时间也越小.在点火药主组分中加入少量固态硫作为粘合剂,会使点火药的点燃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2.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点火药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超  张为华  王中伟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0):2379-2383
针对传统经验公式估算点火药量存在的不足,从固相点火理论出发,推导得到固体发动机点火药量的计算公式.对不同配置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点火药量验算的结果表明,该公式估算的点火药量与发动机真实试验药量基本一致,估算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经验公式,且公式通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宋连忠 《推进技术》1989,10(6):33-37,71,72
三组元火箭发动机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本文介绍了三组元推进剂燃烧试验及其结果分析.试验用液氧/丙烷/氢做推进剂在9.78MPa燃烧室压力下完成.试验结果表明,三组元推进剂和三组元发动机概念可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复合推进剂用高能点火药点燃的点火特性,从实验与理论上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采用高灵敏度测试记录仪器的点火装置,通过测定点火压力与热流率,考察了MT烟火剂(Mg/(C_2F_4)n)中镁粉粒度大小对丁羟推进剂点火特性的影响.在一定镁粉粒度范围内,当点火药中镁粉粒度增大时,推进剂所接受的热流率增加,点火延迟时间缩短.改变推进剂参数和工作条件进行理论预示的结果与已有研究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复合型、双基型推进剂以及金属粉组成的点火药,在新建的CO_2激光点火试验设备上进行了推进剂点火性能试验,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试验数据。针对复合推进剂提出一个点火模型及点火判据表示式,计算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模型可以用于预估复合推进剂的点火性能。试验和计算结果都表明点火热流密度对点火延迟时间影响很大,是推进剂点火性能中非常重要的控制量  相似文献   

16.
复合推进剂气相点火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根旺 《推进技术》1992,13(2):54-60
根据异质推进剂的特点,提出了含氧流动热气体点燃PBAA复合推进剂的气相点火模型。为了详细了解点火过程,进而准确预示点火延迟t-(ig),模型中详细考察了点火期间推进剂表面的分解过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直接求解点火过程的控制方程,获得了点火表面附近的温度和浓度分布与变化曲线。通过与已有实验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理论模型基本合理,计算方法也实用可靠,它们对于深入研究点火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隔层式双脉冲发动机Ⅰ脉冲尾部点火过程对隔层和Ⅱ脉冲药柱结构完整性的影响,以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k-ωSST湍流模型和固体推进剂热传导方程为基础,基于耦合传热方法建立推进剂点火与燃烧加质模型,同时结合流固耦合方法,详细分析了点火过程中燃气的非定常流动特性以及燃气冲击作用下隔层和Ⅱ脉冲药柱结构的力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尾部点火药气体喷射入药柱后端内孔和翼槽内形成回流区,导致翼槽侧表面首先点燃,同时迅速产生了二次着火点,加快了火焰传播过程,提高了升压速率;点火过程中燃烧室内初始低温气体被挤压至燃烧室头部,并与高温燃气持续相互作用,引起燃烧室头部压力剧烈振荡;点火冲击过程中,隔层表面压力差距较大,隔层外表面上等效应力最大值为3.7MPa,最大总变形量达10.1mm。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点火能量、燃速、级配及粒度、点火建压速率等因素对冲压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点火起动性能的影响,针对采用低燃速贫氧推进剂的燃气发生器点火起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地面直连式试车台上采用全尺寸燃气发生器进行了多次点火起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燃气发生器点火器点火药量提高20%,点火起动时间提高62.7%。低燃速贫氧推进剂燃速从2.3mm/s降低到1.6mm/s,点火起动时间降低43.6%,在低温-40℃条件下的点火起动时间为0.0895s。低燃速贫氧推进剂氧化剂AP平均粒径由193μm增大到201μm,燃气发生器点火起动时间降低36%。在低温-40℃条件下,喷口堵片优化后的点火起动时间为0.0879s,满足快速起动要求。采取措施解决了低燃速贫氧推进剂燃气发生器点火起动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固体推进剂的点火理论已有很多综述和评论。实际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中的点火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如对推进剂表面的加热经常是对流、辐射、热扩散、热粒子效应以及推进剂表面反应放热的返归等的综合;影响推进剂表面着火的原因也不单单是由于加热速率的大小,而环绕推进剂的介质成分、压力以及点火介质中的烟雾、推进剂的爆发温度、初温、表面状态等因素,也起着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质量轻便、结构紧凑的固体冲量发动机,提出以微气孔球形推进剂作为能量材料,以对流爆燃形成高内压为模式的脉冲动力方案。通过分析不同推进剂密度、长度、点火药量和膜片形式等因素,得到了大喉燃比发动机中球形装药爆燃诱导条件;根据球形装药爆燃特性,通过数值模型研究了新型爆燃冲量发动机的内弹道与流场特性。结果表明:装药长度、装药密度和点火药量均对发动机中爆燃现象出现有明显影响,较长装药,较小装药密度和较大点火药量均利于诱发对流爆燃;微气孔球形药在发动机燃烧室内燃速与压力规律以分段的指数燃速形式出现;初步论证一体式爆燃脉冲发动机的实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