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给直动式电磁阀增加加速启动线圈,辅以集成控制电路,研制出一种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集成控制双绕组高速电磁阀。试验表明:电磁阀最快开启时间为2.8ms,关闭时间小于2ms,具备明显的响应与结构优势。动态响应仿真分析表明:在加速线圈的作用下,电磁阀启动电流迅速上升至磁场饱和;进入维持打开模式后,磁场仍趋于饱和,维持电流高于释放电流,电磁阀仍有降耗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电磁阀动态过程数学模型,包括电动气阀数学模型和气动液阀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将两个模型联系起来求解,实现了诸如电流、电磁力、衔铁和活塞位移、速度以及控制腔压力、体积等参数变化的动态过程仿真,并运用此模型研究了线圈励磁电压、线圈匝数、电阻、气隙、气源压力、反力因素以及结构尺寸参数等对电磁阀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便捷的驱动控制电路,以实现电磁阀高电压开启、低电压维持的快响应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电气元件电容的充放电功能和电阻的分压功能,设计了"电磁阀线圈串接电阻和电容并联组"驱动电路。通过AMESim仿真软件建立电磁阀和驱动电路的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电容和电阻参数对线圈电流和响应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技术途径可以达到高电压开启、低电压维持的效果,实现了电磁阀的快响应目标。根据参数对比试验数据,启动电流峰值和上升率应通过选择电容参数来控制,维持电流应通过选择分压电阻参数来调整。该驱动电路技术可以推广应用于快响应电磁阀设计中,结构简易、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中大量使用磁锁式双稳态自锁阀,其响应特性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推进系统的精确控制。由于自锁阀一般采用双线圈控制,两驱动线圈间存在互感现象,响应特性的设计计算与电磁阀有明显区别,有必要对自锁阀的响应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根据磁锁式双稳态自锁阀工作原理及特点,建立控制电路和磁路等效模型,基于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出模型对应的电压平衡方程和力平衡方程,求解得出了自锁阀响应特性简化理论计算公式。公式解释了自锁阀在控制释放回路中感应电流会延长响应时间、增加电流比的原理,明确了自锁阀的动作裕度不会因电流比变化而受到影响的特点。根据推导出的简化理论公式对阀门产品响应特性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和产品实际测试数据基本吻合。由简化理论公式研究表明:如自锁阀控制线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越大则自锁阀响应时间越长、自锁阀开启或关闭电流比越大,但自锁阀克服外力动作的能力不会因为感应电流存在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高压RC延时控制的高低压驱动电路,用于姿轨控发动机燃气阀控制。在闭合的启动阶段对线圈施加高电压提供大电流,加速电磁阀闭合;闭合的保持阶段施加低电压维持较小电流,保证线圈安全,降低功耗;开启阶段加速线圈电流泄放,提高开启速度,满足了发动机快速关断和开启的要求;信号电路和功率电路相互隔离;RC电路作为高电压延时器件,只需1路控制信号,电路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先导膜片式电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其多物理过程耦合的数学模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先导式电磁阀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节流孔、工作压力、弹簧刚度及弹簧力对先导膜片式电磁阀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流孔对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较大,随着节流孔的增大,阀门的打开响应时间越长,关闭响应时间越短。该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先导式电磁阀的设计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冷坩埚电磁约束定向凝固装置上进行钛合金近矩形锭的冷坩埚连续成形实验,分析线圈匝数变化对所成形钛合金锭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增大感应线圈匝数,感应线圈有效作用范围内功率利用率高,熔体过热度高,金属流动性好,有利于成形可提高铸锭表面质量,铸造出表面光滑、无裂纹缺陷的钛合金扁形锭.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不同计算手段得到的碟形弹簧载荷特性之间的差异以及摩擦系数等因素对载荷特性的影响,本文借助有限元手段对某发动机用碟形弹簧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仿真计算,并与GB/T1972推荐公式解进行了对比,通过对不同摩擦系数下的碟簧组合的仿真分析,研究了摩擦系数对碟簧组合特性的影响,得出结论,为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滑阀式燃气舵舵机测试过程中,可根据滑阀控制电流的电流曲线拐点的有无、幅值的大小及稳定度,判断舵机的滑阀机构是否正常工作。分析测试中出现的拐点漂移上升的现象是由于燃气温度及内含杂质使阀芯在阀套中滑动时摩擦力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用于卫星某型号冷气执行机构中的矩形截面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加工工艺及精度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许闯  尤罡 《火箭推进》2013,(5):70-74
针对某发动机电磁阀寿命故障问题,分析了电磁阀衔铁卡滞的原因,确定了由于衔铁在壳体部件腔体内上下受力不均匀,产生了扭转力矩,导致在运动过程中的局部剧烈摩擦是故障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提出了电磁阀的改进方案,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磁路结构有效解决了寿命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先进的推进剂控制阀——柔性支撑双阀座电磁阀。按动力学特性对该阀门和通常使用的螺旋返回弹簧滑动导向电磁阀进行了比较,证明该阀门具有开关可靠性高、漏率低并能避免自污染等优点。文中还给出了液路系统中各串联节流孔压降公式。  相似文献   

13.
张强  周炜  乔桂玉  于长吉  邓哲 《火箭推进》2020,46(1):83-88,101
根据某型发动机系统要求,亟需研制一种具有双工位自锁功能的电磁阀以确保发动机断电时仍能正常工作。核心组件电磁铁作为自锁电磁阀最重要的部件,直接影响整个阀门的可靠性。以往型号发动机中双工位自锁电磁铁应用较少,在设计计算与仿真研究方面稍显不足,工程指导性有待加强。阐述了一种双工位自锁电磁铁工作原理,介绍了磁路设计与计算方法,使用有限元软件对电磁铁进行仿真计算,相关测试验证了设计的准确性。通过对电磁铁性能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得到了外部参数对其影响规律。即衔铁工作气隙增大将导致吸力减小,驱动电压增大可使电磁铁动作响应时间减少、触发电流和电流储备系数增加,作动裕度有所提高。由此得到了一种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双工位自锁电磁铁设计方法。当前该方案电磁铁已用于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并通过多次地面热试车考核。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瞬变流速激励下某型卫星姿控发动机燃料输送管路的非线性振动特性,采用加权余量法和四阶Runge—Kutta法对燃料输送管路的非线性液固耦合振动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不同燃料流速下、电磁阀开关时长对燃料管路非线性振动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依据管路特征线可将管路振动分为稳定振动区和不稳定振动区,且不稳定振动主要...  相似文献   

15.
The idea of stabilizing the shape of a reflector dish for a space-based radiotelescope by an extensive magnetic field is considered. We outline a construction where the axes of rotational symmetry of the dish lie on the axes of rotational symmetry of a large circular solenoid. Its magnetic field produces a stabilizing pressure by acting on a distribution of dipole moment on the dish. In cosmic regions where the gravity gradient is smaller than the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large receiver apertures and large area-to-mass ratios of the dish are attainable. The latter might lead to a higher shape accuracy of the reflecting surface compared to the truss frame stabilization. We calc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dipole moment that gives a parabolic surface in the approximation of no dish elasticity and no magnetic dish-dish interaction. A disadvantage is the relative large mass of the solenoid. However, we find that it can be about three times smaller in diameter than the dish.  相似文献   

16.
改进电磁阀动态特性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公槐 《航天控制》2001,19(3):75-80
从建立螺管型电磁阀的数学模型入手 ,给出了不同保护回路的阀门开、关时间表达式 ,从而寻找出提高阀门动态特性的途径 ,并给出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