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粉体 ,考察了它当铬离子存在时对汞离子溶液的光催化还原效果。结果表明 ,当TiO2 的用量为 2g/L、汞初始浓度为 7μg/mL时 ,光催化还原效率最高。在体系中通入N2 保护 ,还原率明显提高。用无定形TiO2 作为光催化剂 ,还原率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天然水体中常见的SiO_3~(2-)对KMnO_4/FeSO_4工艺混凝除磷的影响。SiO_3~(2-)存在时KMnO_4/FeSO_4工艺混凝除磷的效能随着溶液pH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iO_3~(2-)浓度为1.0 mmol/L,溶液pH值为4~6时,SiO_3~(2-)可促进KMnO_4/FeSO_4工艺除磷的效能,KMnO_4/FeSO_4工艺对磷的去除效果分别增加了6.0%,9.9%和6.3%;溶液pH值为7~9时,SiO_3~(2-)可显著抑制KMnO_4/FeSO_4工艺除磷的效能,KMnO_4/FeSO_4工艺对磷的去除效果分别降低了14.76%,32.6%和17.3%。KMnO_4/FeSO_4工艺形成的絮体颗粒物表面ζ电位显著降低,溶液中残余铁的量明显提高。另外,水中SiO_3~(2-)对KMnO_4/FeSO_4工艺形成的絮体颗粒物的组成和表面特征均有一定影响。该研究为KMnO_4/FeSO_4工艺混凝除磷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Fe3+/SO2-4/TiO2光催化氧化苯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3+/SO2-4/TiO2光催化剂,以紫外光为光源,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以2~3 g/L为最佳范围;pH=6.7~9.0时苯酚去除率较高;溶液初始浓度越高,CODcr去除率越低;H2O2质量浓度为90 mg/L时,光催化效果达到最佳;Cr6+浓度为8 μg/mL时CODcr去除率达到最大,Cr6+的还原率达90%以上;Hg2+对CODcr去除率没有较大的影响,Hg2+的还原率99.5%.  相似文献   

4.
黑鲫鱼皮中的酶溶性的胶原蛋白被成功的提取出来,提取率为85%(以干重计算),纯化的胶原蛋白由两条明显的α1链和一条α2链组成,没有二硫键的存在,具有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特征,含有133个亚氨基酸残基(以1 000总计),变性温度为25.6℃,比猪中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低11℃,其等电点为8.23,紫外吸收光谱显示纯化的胶原蛋白在218 nm处有强烈的吸收。当pH=3时,提取的胶原蛋白在0.5 M的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同时当NaCl浓度为0.1 mg/mL时,其溶解度也达到最大,继续增加盐的浓度,其溶解度开始减小。黑鲫鱼皮中胶原蛋白的大量提取说明黑鲫鱼皮可以作为未来提取胶原蛋白以及工业生产的一种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3+/SO4^2-/TiO2光催化剂,以紫外光为光源,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以2-3g/L为最佳范围;pH=6.7—9.0时苯酚去除率较高;溶液初始浓度越高。C0Dcr去除率越低;H2O2质量浓度为90mg/L时,光催化效果达到最佳;Cr^6+浓度为8μg/mL时CODcr,去除率达到最大,Cr^6+的还原率达90%以上;Hg^2+对CDDcr去除率没有较大的影响,Hg^2+的还原率99.5%。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了适合2197铝锂合金化学铣切加工的槽液配方,探讨了化学铣切加工速率、表面粗糙度及浸蚀比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化铣液的配比为NaOH 250 g/L、Na2S 30 g/L、TEA 40 g/L、Al3+10 g/L时能获得较好的表面加工性能;化铣速率取决于NaOH浓度、温度及Al3+浓度,随着NaOH浓度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化铣速率均加快;而Al3+浓度增加,化铣速率降低,当化铣液中Al3+浓度超过120 g/L时,化铣液失效;在化铣液中适量添加TEA、Na2S或Al3+均能有效降低试样表面粗糙度;添加一定量的Na2S和Al3+有利于化铣过程的浸蚀比控制;2197铝锂合金适宜化铣温度为90~95℃。  相似文献   

7.
基于种子生长法制备了常见的Au纳米结构(纳米球,纳米棒和纳米片),并探究了这些非单晶纳米结构在常温下的冷焊接现象.系统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的浓度和干燥条件是决定焊接过程中纳米结构演变和最终构型的重要因素.表面活性剂浓度低至0.3 mmol/L是冷...  相似文献   

8.
TiO2光催化还原Hg(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粉体,考察了它当铬离子存在时对汞离子溶液的光催化还原效果。结果表明,当TiO2的用量为2g/L、汞初始浓度为7μg/mL时,光催化还原效率最高。在体系中通入N2保护,还原率明显提高。用无定形TiO2作为光催化剂,还原率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TiO2光催化还原Cu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进行光催化还原Cu2 反应。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TiO2最佳投加量为50mg;在pH=6.0时Cu2 光催化还原效果最好;Cu2 浓度小于7.8mg/L时,光催化还原率增加,而Cu2 浓度大于7.8mg/L时,光催化还原率降低;Cu2 浓度小于7.8mg/L时,最佳空穴捕获剂为木糖,木糖添加量控制在反应液体积10%以内;Cu2 浓度大于7.8mg/L时,最佳空穴捕获剂为苯酚,苯酚添加量也应控制在反应液体积10%以内。  相似文献   

10.
马来酸酐接枝壳聚糖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壳聚糖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固定引发剂浓度1.5mmol/L,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壳聚糖与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2,pH=6。并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几种稀土金属离子(Eu^3+,Tb^3+,Dy^3+)与对叔丁基苯甲酸的二元有机配合物,且将其不同浓度的光活性组分引入TEOS(正硅酸乙酯)基质中利用溶胶-凝胶法水解缩聚得到粉末状固体材料。同时采用了紫外吸收,荧光激发与发射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表明该材料具较高的发光性能,得到了理想的稀土离子特征荧光且发射强度随配合物浓度增加而递增,没有出现明显的浓度淬灭现象。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对光学仪器生产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地处理光学仪器生产废水。当进水CODcr浓度为530—900mg/L时,水解酸化出水达148—376mg/L,再经过好氧处理后出水可达45~115mg/L,总的CODcr去除率在86.2%以上。明显优于单一好氧处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3.
在热孵化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波辐射以强化海藻糖载入血小板,将处理后的血小板进行冷冻干燥保存,以未经超声波辐射仅受热孵化预处理的血小板为对照组,研究超声波预处理对人血小板冻干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5 kHz,0.8 W/cm2的超声波辐射30 min的血小板细胞内海藻糖浓度达到(28.9±4.48)mmol/L,比对照组提高118.9%,超声处理后样品经血液学检测各项指标均为正常。两组血小板同时进行冻干后复水,经检验,样品组冻干血小板数值恢复率为(83.3±4.88)%,血小板分布宽度值(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为(18.9±1.55)%;对照组血小板数值恢复率为(80.8±4.54)%,PDW值为(18.1±1.15)%,两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据此实验结果可以认为,超声波载糖法用于血小板冻干预处理是可行的,这为进一步进行血小板冻干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述复合磺酸钙基脂的制备及性能,探讨原料配比和工艺对脂性能的影响,介绍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羟基磷灰石晶须的水热法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反应时间、温度、钙磷比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对羟基磷灰石结构及形貌的影响,本文采用水热法在醋酸钙和磷酸的混合酸性溶液中制备羟基磷灰石。用扫描电镜(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SEM)、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RD)和红外光谱(FT-IR)法,对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生成的羟基磷灰石晶须的长度及长径比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温度低于150℃时,得到羟基磷灰石晶须;温度高于180℃,则得到细小羟基磷灰石晶体的聚集产物。当反应物的pH=9时,得到的是缺钙型的羟基磷灰石;当反应物的pH<4时,产物中出现新相磷酸氢钙;当pH=2时,得到纯的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16.
以海州香薷种子为试材,研究了铜镉污染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选的胁迫浓度范围内,单一铜污染时,海州香薷种子发芽率随着Cu2+浓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在20mg/L Cu2+处理时出现了毒性兴奋效应现象。铜镉污染对海州香薷幼苗苗长和根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根据综合效应指标,铜镉复合污染对海州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形式为铜、镉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自制磷酸盐混凝剂(NDH)与传统的混凝剂聚合硫酸铝(PAS)、三氯化铁(FC)、聚合氯化铝铁(PAFC)用于页岩炼油废水脱油处理的对比,自制混凝剂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并通过实验确定其最佳的处理条件为:调节pH至9,投药量自制混凝剂0.18 g/L和0.02 g/L的聚丙烯酰胺(PAM),油的含量由5910降为474 mg/L,除油率为91.4%;NH3-N由563mg/L降为397 mg/L;化学需氧量(CODCr)由24064 mg/L降到632.5 mg/L,去除率为97.37%。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电解加工存在的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使用纯水作为电解液的新思路,并将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金属离子改性后,在电解加工间隙进行填料。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解离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借助离子交换树脂用纯水作为电解加工的电解液具有可行性;树脂经与其亲和力较弱的阳离子改性后,强化了其催化解离纯水的能力,而用与其亲和力较强的阳离子改性后则表现较差。但进行负载修饰时,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可能会影响到树脂上活性亲水位点的数量,而温度对树脂的催化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发芽试验,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设置单一重金属铜、锌、镉胁迫浓度,研究其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紫花苜蓿的胁迫作用。结果表明,在单一重金属胁迫条件下,当溶液中铜和锌的浓度分别达到20mg/L和80mg/L时,紫花苜蓿根芽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在重金属铜、锌、镉复合污染条件下,铜、锌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镉的存在会加剧铜、锌对紫花苜蓿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过氧化氢与稳定剂联合作用来处理造气废水中的氰,具有快速、药剂量低、无毒无害、不会产生任何新的污染等优点。同时,该工艺操作简单,可使废水中的氰浓度一次性降至排放限值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