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分析铝及其合金材料的冷挤压性能入手,阐述了各种类型铝及其合金的冷挤压特点,以及目前所能达到的尺寸精度。为了确保冷挤压件质量,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某出口产品主要零件的材料为LY12,技术要求:零件内外表面硬质氧化处理,硬质层厚不小于0.05mm,硬度HV>420。 该零件原采用LY12管料车制而成,经硬质氧化之后,HV只能达到350左右,使用过程中内壁硬质氧化层很快被磨损,不能满足产品质量上的要求。若将材料改成LD2,硬质氧化后的表面硬度HV可以达到420。但此种材料本身强度低,仍满足不了产品要求。为了提高强度,最后决定采用冷挤压为缸套提供毛坯。 2.冷挤毛坯的确定 通过计算,坯料的挤压力为198~300t。我厂现有一台JA-500T卧式冷挤压机,为了提高效率,一件挤压件用作三件缸套毛坯。毛坯内外圆都留有余量,内孔仅留0.1mm余量,准备用挤光法达到零件要求的尺寸。冷挤压件见图1,材料:LD2,壁厚差不大于0.2mm,供冷挤用的毛坯尺寸为φ65_(-0.8)~0mm×19.5mm。  相似文献   

3.
冷挤压是一种塑性加工工艺。它在不破坏金属的前提下,使金属的形体发生塑性转移,达到少切屑无切屑而使金属成型,可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冷挤压是在压力机上进行,一般每分钟可生产几十个零件,因此生产效率很高。冷挤压件的强度大、刚性好而重量轻,还可获得理想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的另一特点是可以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几年来,我厂在以冷挤压代替锻造、拉延及金属切削加工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因此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外罩切边模     
航空产品中各类外罩、壳体、帽罩等工件较多,通常采用引伸与冷挤压加工。由于在引伸与冷挤压过程中,金属的流动变形,工件口部周围是高低不平的,为了满足产品的要求,需增加切边工序。一般切边工序目前有两种方法;(1)机械加工;(2)模具切边。在机械加工中,有的采用车或铣,易使工件变形,尺寸不易保持一致,切割后的工件毛刺也较大,需钳工锉修。也有采用专用机床,专用刀具进行  相似文献   

5.
某机种涡轮机匣,材料为高温耐热钢GH132,经精车后的有关形状和尺寸如图1所示。设计要求在其上钻92个φ5.5的半边孔和46个φ3的半边孔,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6.
焊机主要技术规格: 1.电源:380伏;三相;50赫。 2.功率:10千伏安。 3.被焊材质:马口铁,厚度0.2~0.3毫米。 4.被焊罐尺寸:直径φ65.3~φ98.9毫米,最大长度165毫米。  相似文献   

7.
采用开缝衬套冷挤压工艺对飞机用7050铝合金进行挤压强化,针对不同挤压量及铰削量对孔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挤压量及铰削量与残余应力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采用冷挤压孔强化技术可以改善孔边应力分布,形成有利的残余压应力层.强化后铰孔会减弱残余压应力,对于φ6mm孔铰削量应控制在0.16mm范围内.残余压应力随强化量的增加而增大,5%的挤压量残余压应力值最大达到-276MPa.  相似文献   

8.
航空工业是应用冷挤压工艺较晚且又发展较慢的部门,应用较晚和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就是航空工业的生产批量大都是中、小批生产。随着冷挤压工艺的发展,国内外都在想方设法使冷挤压适用于较小批量的生产。因此冷挤压适用于小批生产也就成了冷挤压工艺发展的方向之一。一、冷挤压用于小批生产的探讨一般情况下,冷挤压是适于大批量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通常,冷挤压在人们心目中是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的一种工艺,但随着冷挤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向多品种小批量转变的趋势,使冷挤压适于小批生产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了。本文分析了将冷挤压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条件,认为在大批大量生产时,对冷挤压工艺及模具等要求较高和较严。而对于小批生产,有些条件可适当降低。这样,就将冷挤压划分为适于大批大量生产的冷挤压及适于小批生产的冷挤压两类。而后探讨了将冷挤压用于小批生产时可能采取的措施,并选择了四种典型零件按大批生产及小批生产条件进行经济核算,得出在按小批生产条件改造后,冷挤压的经济批量起点可落在100-1000件的范围内,因而认为冷挤压对于100-1000件的小批生产也是适宜的。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分析的方法,这一方法特别适合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相似文献   

10.
图1、图2为某发动机涡轮泵的两种波纹膜片。膜片材料为1Cr18Ni9Ti,料厚原为0.2毫米,后改为0.15毫米。两种膜片型面复杂,形状相反。使用时将两种膜片各数片在内外边缘处彼此焊接而成弹性密封元件。因膜片材料较薄,焊接性能不好,为保证焊接质量,对膜片的内外圆尺寸精度提出较高要求,内孔尺寸为φ26_(0.05)~(0.02)毫米,外圆尺寸为φ42±0.03毫米。如果是单纯的平板冲切,达到这样的尺寸精度还是不困难的。而这两种膜片既要成形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冷挤压孔疲劳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材料厚为9.5mm的铝合金试件孔冷挤压采用开缝衬套冷挤压和芯棒直接冷挤压两种方法;载荷谱是变幅载荷。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冷挤压孔在疲劳源、裂纹扩展方式等方面与未挤压孔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钛合金孔冷挤压后回弹量,提出基于弹塑性理论的幂强化材料孔冷挤压后回弹量计算方法。将TC4钛合金孔冷挤压后回弹量的试验测量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利用模型分析了挤压量和初孔直径对TC4钛合金孔冷挤压后回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在某涡轮风扇发动机上,为了提高燃气工作效率,采用了十余种不同规格尺寸的密封环。其封严直径最大为φ878毫米,最小为φ282毫米。其工作温度最高达940℃。蜂窝密封环的典型结构见图1。它由蜂窝夹芯与壳体用钎焊方法连接而成。蜂窝夹芯是由0.1毫米厚的1Cr18Ni9Ti金属箔加工成形的。壳体系GX-8材料经锻造、机  相似文献   

14.
铝合金孔的冷挤压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比较了冷挤压强化紧固件孔的两种方法,而后讨论了铝合金孔冷挤压中挤压量选择、回弹量确定及挤后铰削量三个重要问题,最后介绍了冷挤压所获得的疲劳寿命增益。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产的DYZT-10A型电液振动台是为飞机零、部件进行振动试验和疲劳试验的重要试验设备。振动台的台体是由活塞轴,缸体,上、下轴承座和静压轴承等主要零件组成,这些零件的特点是: 1.尺寸大。缸体的最大直径为φ360毫米,高度为200毫米,重127公斤;上、下轴承座最大直径分别为φ360毫米和φ500毫米,高度分别为200毫米和216毫米,重量分别为73公斤和126公斤。  相似文献   

16.
开缝衬套冷挤压孔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开缝衬套冷挤压孔和芯棒直接冷挤压孔的工艺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开缝衬套冷挤压孔工艺参数、孔挤压后铰削量与疲劳寿命的关系以及孔挤压后残余压应力释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GH4169合金中心孔板材试样进行冷挤压强化,测试了挤压前后GH4169中心孔板材试样在663 MPa/20℃条件下的低循环疲劳寿命;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仪、表面轮廓仪分析了疲劳断口、疲劳过程中残余应力场的演化以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冷挤压强化后孔结构的疲劳寿命提高为原始试样的2.6倍。冷挤压强化对孔壁的强化效果使得冷挤压试样疲劳源萌生于倒角处单源,而原始试样萌生于孔壁多源。经过50000周次疲劳实验,冷挤压强化残余压应力有所松弛,但进口端与出口端的表面残余应力分别保持了55%和75%。冷挤压后孔壁表面粗糙度R_a由0.354μm减小到0.297μm。  相似文献   

18.
品种多、批量小、精度要求高是航空工业冷挤压的特点之一。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缺乏合适的冷挤压机,妨碍了冷挤压这一先进工艺在我部的应用。西工大、一六一厂、一三五厂冷挤压和江阴机械厂合作研制的HZJ-400型航空专用机填补了这一空白。该压力机已由江阴机械厂生产两台,经一六一厂和一八五厂试用,性能达到了预定要求。1983年8月下旬,由部建设司主持在江苏江阴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9.
对开缝衬套冷挤压机和芯棒直接冷挤压孔的工艺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开缝衬套冷挤压孔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同时对孔挤压后铰削量与疲劳寿命的关系以及孔挤压后残余应力释放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20.
第一节冷挤压对设备的基本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任何能产生压力或具有一定能量,有往复运动机构的设备,只要力量足够,就可以用作冷挤压。所以,现有的各种锻压设备,如机械压力机、液压机和各种锤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冷挤压。但是,从冷挤压的角度出发,对冷挤压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在满足这些要求后,可以大大提高模具寿命和提高生产效率。冷挤压工艺对设备主要有以下基本要求: 一、机床应有足够的刚度,而且在床身变形时,变形应与滑块运动的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