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九日,由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共同组织的“联合国空间科学技术和应用讨论会”在北京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欧洲空间局的代表,以及加拿大、捷克、法国、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尼日利亚、蒙古、菲律宾、波兰、泰国、美国、苏联和中国等国家代表共六十多人。  相似文献   

2.
<正>2月18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四届大会第一次预备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会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议题环节于2月18日至19日同期举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等单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  相似文献   

3.
江燕 《国际太空》1998,(5):13-15
有效利用静止轨道位置确保安全使用核动力源——记我国代表在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上的专题发言编者按: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于1998年2月9日至20日在该委员会驻地维也纳召开了第35届会议。由国家科委、外交部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组...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整,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飞向太空,在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的清晨返回祖国的怀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七圈时,杨利伟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帜,分别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向全世界人民、全体中国同胞问候:“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Make use of the outer space peacefully,and benefit all humankind”,向同一时刻在太空工作的外国同行问候。那么,这面联合国旗帜是如何“登上”神舟五号飞船的呢?  相似文献   

5.
在9月召开的联合国会议上,台当局唆使乍得等极少数国家向联合国秘书长致函,要求将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提案和“维护台海和平案”列入第60届联大补充议程,凸显台海可能引发的战争危机,企图在台湾与祖国大陆抗衡上,使台湾站在较有利的位置。这两个提案,实质上是台湾当局采取的调整战略,继续在国际上鼓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蓄意制造台海紧张局势,是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  相似文献   

7.
美伊战争自3月20日爆发以来,伊拉克战事的发展的颇多出人意料之处,如今美军攻下巴格达,获得胜利。回顾美国在战前的外交挫折、军事动员与部署的拖延,到后来随着美国决定放弃联合国决议案、率领英、澳等国联军攻打伊拉克,法、德等国才改变态度,想在战后伊拉克临时政府插一脚,战后重建分一杯羹。更重要的是,美伊战争已经影响到国际政经体系的变迁。战后的新世界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格局,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1968年12月20日召开的联合国(UN)第一次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以下简称外空大会),联合国于2018年6月18-2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外空大会50周年纪念活动(UNISPACE+50),主要包括研讨会、高级别会议和展览。在中国外交部的组织协调下,中国航天代表团参加了上述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1月17-20日,由联合国外空司与中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联合主办的2014年联合国空间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航天局承办,主题为"推动国家航天立法、加强外空法治建设"。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李盛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以及来自32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航天机构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空间法律  相似文献   

10.
争争吵吵持续开了十几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于2009年12月19日闭幕。就在距此次峰会开幕不到72个小时的时候,爆发了一个被称为“气候门”的丑闻,颇有搅局的意味。  相似文献   

11.
正国内动态17国9个项目入选中国空间站首批科学实验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项目涉及的领域包括空间天文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  相似文献   

12.
<正>1基本情况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外空委)法律小组委员会第62届会议于2023年3月20—31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行。本届会议就与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有关的国家立法、空间法能力建设、空间资源、空间交通管理等16个议题进行了讨论。部分议题相关工作组(如空间资源活动所涉法律问题工作组等),在会议期间进行了闭门磋商。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为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应用实验的机会并从中受益,201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面向联合国各成员国联合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各成员国参与围绕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公告发布  相似文献   

14.
<正>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第三十届会议于1993年2月16日~2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本届会议讨论的内容为:  相似文献   

15.
2016年2月15日至2月26日,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第53届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中国代表团由中国国家航天局组团,共23人,分别来自外交部、国家航天局、民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2日,在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此举是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重大开创性举措,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向世界打开了太空合作的大门。对此,今日俄罗斯网站评价说:"美国曾经禁止中国使用国际  相似文献   

17.
空间碎片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射入外层空间物体数量的不断增加,空间碎片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联合国有关机构和世界各航天国家对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并在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据1993年12月的联大决议,空间碎片问题在1994年2月列入联合国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1基本情况2023年2月6日—2月17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COPUOS,简称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第60届会议在维也纳召开。科技小组委员会设有16个实质性议题供与会国讨论,包括“一般性交换意见”“空间碎片”“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空间天气”“空间和全球健康”“卫星遥感”“黑暗和寂静天空”等。会议安排有6场边会穿插在每天两场正式工作会议期间,主题涉及“黑暗和寂静夜空:  相似文献   

19.
李宇英 《国际太空》2014,(12):76-76
2014年11月17日,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以下简称区域中心)落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是联合国首次在中国设立空间教育机构,该机构将致力于亚太地区空间技术与教育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技与教育已经逐渐走向国际化,将有力推动亚太地区空间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比亚战争背后的"太空奇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9日,在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掩护”之下,以美、英、法等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发动了针对利比亚的联合军事行动。在这场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各类卫星系统发挥了巨大的战略支撑和战术保障作用,堪称利比亚战争背后的一支“太空奇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