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对星载螺旋天线的微放电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以典型星载双绕背射螺旋天线为例,首先采用HFSS软件对该天线进行微放电设计及阈值仿真分析,从设计上保证天线满足卫星微波系统50 W的功率容量要求;随后用前后向功率调零检测法对天线进行功率耐受和微放电试验,验证天线的功率耐受能力;为了研究天线放电现象及放电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高频区空间飞行器上天线辐射特性时,一般采用几何绕射理论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到过渡函数、Fock函数等特殊函数,本文给出了这些函数的数值计算公式,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并绘制了函数曲线,使几何绕射理论(GTD)方法能方便地用于空间飞行器天线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简要地介绍了双频遥测天线的设计方法。在方案可行性论证阶段,采用了环形偶极子模型的近似分析;在确定天线架装的工程设计中,利用了几何绕射理论(GTD)估计了星体影响;对一些难于用分析获得准确结果的问题,利用全尺寸辐射模型星测量。  相似文献   

4.
某卫星固面反射器热变形测试分析与模型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反射器在轨热变形对天线射频性能的影响,文章详细介绍了某卫星固面反射器的热变形测试过程,分析了测试结果及有关数据处理方法。通过热变形测试验证了测试产品设计与工艺的合理性,并基于测试结果修正了分析模型,有助于提高反射器在轨热变形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5.
天线反射器型面精度是衡量、评价天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天线型面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天线的电性能指标。大型环形可展开天线型面精度测试,目前多采用高精度工业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在使用高精度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对大型环形可展开天线开展型面测试过程中,系统测量精度主要受摄影基准选用、测量距离、测量靶标大小、测量角度、测量拍照数量、相机参数等多项工艺参数影响。就如何使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对大型环形可展开天线开展高精度型面测试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高精度长基准尺的设计及布局研究,以及对摄影测量系统最优匹配工艺参数研究及验证,得到一种针对大型环形可展开天线开展高精度型面测试的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可靠有效,能够满足大型环形可展开天线开展型面高精度测试的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6.
极化信息在雷达目标检测和识别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射频信号极化模拟技术利用正交双极化宽带天线产生轴比可调、旋向可调、倾角可调的平面波,模拟雷达信号极化特性。极化模拟装置具有本地控制、远程控制、外场数据回放和自动化校准等功能,实现了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等高精度、大带宽极化状态的快速模拟,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通信卫星天线性能预测问题,提出了采用几何绕射理论(GTD)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利用仿真分析软件,计算了无星体和有星体影响情况下的通信卫星天线性能,通过优化天线布局参数改善了天线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际应用于优化通信卫星天线设计,达到提前预示整星条件下天线性能的效果,提前规避天线受到星体影响后性能变化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天线远场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天线的性能测量,不同频段的测量会用到不同频段的标准喇叭天线,从而涉及到快速更换标准喇叭天线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标准喇叭天线的转台结构,具有方位、俯仰、极化三轴调整能力,且易于快速更换,详细介绍了蜗轮蜗杆的结构组成、传动方式、参数设计。通过重量估算、传动效率和力矩计算,可知操作者可轻松转动方位、俯仰和极化组件系统。转台选用蜗轮蜗杆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结构紧凑,无噪音,可自锁,测试过程中可查看旋转角度等特点。该标准喇叭天线转台可满足天线增益、天线方向图、G/T值、轴比等多种性能测试需求,验证天线的指标性能;针对天线不同频段的性能测试,1分钟内即可快速更换标准喇叭天线,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为卫星通信天线性能指标的验证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测量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无源互调是在大功率条件下,由于微波无源部件的非线性产生互调产物的现象。文章针对C波段收发共用天线,进行了无源互调的风险分析,确定了性能指标,并给出了无源互调的测试方法、测试框图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上海航天》2015,32(5)
研究了一种在普通厂房内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进行射频测试的天线波导射频技术。给出了发射和接收天线波导设计,以及天线波导测试的方法、步骤和测试结果。对电场辐射强度分析表明:采用该天线波导转换器可在普通厂房内进行射频无线测试,满足深空航天器射频测试要求,提高了测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低轨通信卫星系统因其传输延迟小、通信容量大、发射运营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低轨通信卫星技术的发展对星载天线系统提出了挑战。为提高卫星星座的通信容量以及实现对用户的跟踪覆盖,波束扫描、波束可重构及多波束覆盖不可或缺。在低成本建设运营的背景下,迫切地需要一种低成本的天线系统方案。作为一种低成本新型相控阵技术,综述了超表面相控阵天线技术及其在波束调控中的应用。首先对超表面天线波束形成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之后介绍了超表面电磁调控的机理以及实现可重构的手段,最后介绍了超表面相控阵天线在波束形成、波束扫描、多波束产生中的应用。该技术相较于传统相控阵技术,大幅降低了成本,且在电磁波极化、频率调控中展现出巨大的灵活性。通过对该技术的综述,展望了超表面相控阵在低轨通信卫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宽频带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减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棋盘式超表面的RCS缩减技术,可达到宽带RCS缩减且极化不敏感的效果。介绍了提高RCS缩减带宽的原则,设计了X波段的棋盘式超表面,通过电磁散射对消技术,电磁波经超表面反射后分散向不同的方向,实现了异常反射从而降低RCS。与普通棋盘式超表面不同,为了克服一般超表面都有的相位收敛问题,提出了双谐振棋盘式超表面,即用两种谐振频率不同的结构组成双谐振单元结构,使单元具有均匀相位差的频段得以拓宽,从而扩展了超表面的缩减带宽,实现了10 dB缩减带宽达到8 GHz~14.5 GHz且极化不敏感的效果,通过仿真证明双谐振棋盘式超表面可以实现宽频率范围的RCS缩减效果,且极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作为一种远距离能量传输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电场随着距离增加会快速衰减。为了减缓电场衰减趋势,提高接收端功率,文章推导出了用于产生无衍射波束的相位计算表达式。另外,设计了一款相位覆盖360°,传输系数优于-3dB的相位控制单元,并利用该单元设计了一个口径为500mm的超表面。仿真和实测数据显示,在加载电磁超表面后,电场明显增强,能量更加集中。微波无线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射总功率为36dBm时,相较于无电磁超表面情况下,接收端接收的能量最大可以提升9倍之多,证明了设计出的电磁超表面助于提高微波传能系统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电磁超构表面具有卓越的电磁波人工控制能力,可应用于透射、反射、衍射等多种情况,因此,超构表面在基础光学和电磁调控领域中的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及前景。将有源元件引入电磁超构表面是开发下一代平面光学组件和电磁器件的关键步骤。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研究者尝试开发基于各种新型活性材料和可调谐机制的超构表面器件,使之具有动态调控功能的光学特性(如振幅、相位、偏振、空间、时间响应)及器件功能(如光束转向、动态聚焦、可调谐滤波器、动态全息图等)。这些有源超构表面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但仍存在重大挑战。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有源电磁超构表面的若干潜在应用、新兴技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种S频段具有RCS缩减特性的编码超表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覆盖S频段的电控1-bit编码单元,并对其进行了等效电路分析与参数优化,单元在0/1两种工作状态下相位相差180°;以此为基础完成了9×9超表面阵列设计,通过设置变容二极管两端的偏置电压,使各个超表面单元能够根据设计需求在0/1两种工作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反射电磁波能量干涉相消。仿真结果表明,编码超表面阵列在2 GHz~4 GHz内相对于同尺寸的金属板能够实现15 dB以上的RCS减缩。  相似文献   

16.
针对微带阵列天线的带内雷达散射截面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天线表面加载共面紧凑型光子晶体结构(UC‐EBG),通过散射对消,实现天线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参数下UC‐EBG结构同向反射相位带隙随频率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加载U C‐EBG结构后,阵列天线各个阵元的回波损耗基本保持不变,天线的增益有所增加,同时天线带内RCS最大减缩达到18dB。证实了U C‐EBG可以应用于阵列天线的带内隐身。  相似文献   

17.
自补型阿基米德平面螺旋天线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基米德平面螺旋天线是一种可用在 L 波段、C波段或更高波段的宽频带天线 ,在驻波比小于 2 .5 :1时 ,带宽可达到 4 0 :1,但其效率却不到 4 0 %。当效率提高时 ,带宽又只有 2 :1左右。文中介绍一种自补型阿基米德平面螺旋天线 ,它的效率较普通阿基米德平面螺旋天线高出约一倍 ,频带宽度能达到十个倍频程以上  相似文献   

18.
GEO移动通信卫星合成多波束天线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移动通信卫星星上多波束天线波束成形技术,研究了合成多波束对地覆盖、点波束天线增益以及波束间干扰抑制技术。利用仿真分析软件进行多波束天线的波束成形仿真分析,优化了天线系统的设计参数,改善了波束间的隔离度指标,提高了系统通信性能和局部地区的信道容量,完成了地球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合成多波束天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现三角形微带天线宽频工作的新方法。通过添加一对与三角形中心线对称的L形缝隙,天线可以实现双频工作。改变L形缝隙的位置和尺寸,天线可以实现双频比在1.03—1.35范围内的调节,利用Ansoft仿真软件HFSS进行优化,当频率比为1.03时天线可以实现宽频工作。制作了实际的宽带天线,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实测天线的相对工作带宽(VSWR〈2)为5.39%,是普通三角形微带天线的4.5倍,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工作于Ku频段的宽频带、高增益和H面全向的新型共面波导(CPW)的中心导体和左右地板交叉连接耦合馈电天线结构设计。csTMws。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具有较小尺寸的同时,能够有效展宽工作频带和提高增益,并保持天线的全向性。利用CSTMWS。软件对天线表面电流的仿真,解释了天线具有宽带和全向高增益辐射的原因:终端加载的三角形单极天线引起CPW中心带条的电流为行驻波电流,使天线获得了较宽的阻抗带宽;10个天线辐射单元的表面电流近似等幅同相,使天线获得了全向高增益的性能。研制出了工作在Ku频段的CPW交叉连接耦合馈电天线并进行了测试。天线印刷于厚度为0.5mm的FR-4环氧树脂板上,其反射系数低于-10dB时的频带为12.4~13.5GHz,相对带宽达8.5%,H面全向最大增益为6.6dBi,表明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整个天线的尺寸仅为81mm×6.1mm,可应用于Ku频段的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