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天》2011,(7):4-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当地时间5月26日在加拉加斯与委内瑞拉科技和工业部签署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项目合同》。根据合同,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作为项目总承包商将以“在轨交付”形式,会同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包商,完成项目合同规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笑然 《航天》2009,(3):F0002-F0002
2009年1月10日,在委内瑞拉北部瓜里科州埃尔松布霉罗的巴马里的地面卫星主战,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向委内瑞拉政府在轨交付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委星1号”)以及相关地面设备,“委星1号”于北京时间2008年10月30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向拉丁美洲提供整星出口和在轨交付服务.  相似文献   

3.
许斌 《中国航天》2012,(10):12-12
9月29日12时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航天出口的第一颗在轨交付的遥感卫星,实现了我国遥感卫星出口零的突破. 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国家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周武胜在发射现场指挥发射.委内瑞拉科技部副部长马努埃尔·费尔南德斯一行观看发射.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0,19(2):141-143
中星22号稳定运行10周年刷新我国卫星在轨运行记录 据中国航天网2010年1月29日报道,中星22号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十周年,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在轨运行时间最长的卫星,树直了我国卫星长寿命、高可靠的典范。在中星22号甲星在轨运行十周年庆典上,总结成功经验有4点启示:一是型号技术方案的优化,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2012年9月29日中午12时12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在酒泉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在轨交付服务。10月2日,卫星成功拍摄并下传高精度影像。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1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正式向委内瑞拉在轨交付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以及相关地面测控和电信系统。交付仪式在委内瑞拉北部瓜里科州埃尔松布雷罗地区的巴马里地面卫星主站举行。这是中国首次向拉丁美洲用户提供整星出口和在轨交付服务。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海洋一号卫星的在轨测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介绍了卫星业务运行的情况,并对在轨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后续卫星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日,天链一号01卫星在轨稳定运行6周年,圆满完成了用户考核寿命期内任务。  相似文献   

9.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6,14(2):25-31
2005年,神舟六号飞行圆满成功,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开发新技术、新领域,在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十分重视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及其监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自主海洋卫星的研制、发射、在轨运行和业务应用,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二号卫星A星(HY-2A),不仅填补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的空白,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集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身的综合型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具备同时获取风场、有效  相似文献   

11.
孙青 《中国航天》2005,(12):15-15
在中委双方高层领导人的关心下,在中委两国政府部门的精心协调和组织下,经过双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共同努力,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005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委内瑞拉科技部在加拉加斯签署了委内瑞拉卫星1号(简称委星1号)通信卫星项目合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出席了签字仪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12日,风云三号A星正式交付给中国气象局投入使用。风云三号卫星是我国实现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将替代风云一号卫星在轨服务。投入业务运行后,风云三号A星将与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共同构建安全可靠的业务卫星系统,实现全球、全天候遥感气象监测,使我国气象卫星服务能力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至2008年10月24日.卫星达到规定的寿命指标要求并圆满完成了在轨探测任务.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成果。基于嫦娥一号工作状态仍然良好、燃料充足的状况,为充分利用在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学和工程价值.增加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技术储备.根据有关部门论证确定的在轨试验方案.自2008年11月8日起。嫦娥一号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在轨试验。  相似文献   

14.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3,11(1):6-13
2002年我国卫星应用和应用卫星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但有12颗卫星在轨运行,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在轨卫星最多的时期,而且在卫星应用的技术水平、产业化建设和向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可称为成果辉煌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0,(11):48-49
2010年7月19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发布嫦娥一号科学研究成果。从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至2009年3月1日,卫星成功受控撞月。经过为期一年零四个月的在轨运行,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8台有效载荷共获得原始数据约1.37TB,目前已获得经各种校正和处理后生成的数据产品约5.13TB,并且取得了以国际先进的全月影像图和三维地形图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空间电子技术》2004,1(2):34-34
据中国航天报6月1 6日报道,由八院抓总研制的风云一号D星,自2 0 0 2年5月1 5日发射成功以来,在轨运行已超过了两年。该星的设计寿命为两年,按照该星飞行试验大纲要求,在该星在轨运行达到两年寿命期的时候,必须对卫星进行第二次在轨测试。最近,由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组织各有关单位,对卫星进行了第二次在轨测试。专家们对卫星多方面测试后,认为该星在轨运行两年后,功能和性能符合任务书要求,超过寿命期后仍能在轨运行,是一颗高质量和高可靠的极轨气象卫星。从在轨测试总结报告来看,该星无论从卫星轨道、卫星姿态、遥感仪器、传输信道,还…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风云"二号H(FY-2H)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与在轨的"风云"二号系列E、F、G卫星开展组网观测。"风云"二号03批卫星与02批卫星形成了"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保证了组网观测业务的连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推进系统的任务要求和技术设计方案,分析总结了推进系统的研制过程、技术创新点及在轨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在轨运行期间获得的实时和延时遥测数据,对推进系统的剩余燃料和运行寿命进行了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浦江一号卫星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颗快速响应型小卫星,于2015年9月成功发射,卫星质量347 kg,运行在高度481 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为高效、高精度识别定位地面大范围广泛而随机分布的电磁辐射目标,浦江一号卫星提出了基于单星电磁信号监测载荷与光学成像载荷综合应用的在轨自主任务规划方案。在轨应用表明:该设计解决了电磁信号监测与光学成像高效协同难题,实现了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时间快于0.10 s,引导指向精度优于0.10°,单次任务连续引导目标数量多于10个,为后续多手段遥感卫星的综合应用及在轨自主任务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当地时间5月26日在加拉加斯与委内瑞拉科技和工业部签署了《委内瑞掩遥感卫星一号项目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