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瑞雪兆丰年,我们送走的2010年是中航工业哈飞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说它不平凡,是因为这一年是中航工业哈飞打赢十一五收官之战、进入十二五发展快车道的起飞之年;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在这一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而当我们跨越险阻,眼前呈现的是一片广阔天地,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洒满阳光和希望的春天。  相似文献   

2.
乘胜前进     
全国人民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战斗中,满怀胜利的豪情,喜气洋洋地迎来了新的一年。 一九七六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们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失去了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失去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我们遭受  相似文献   

3.
梁剑 《国际航空》2012,(8):40-41
作为航空大国,且一向不走寻常路的俄罗斯,在T一50之后很可能会首先为海军研制一种无人驾驶作战飞机——米格公司的“鳐鱼”(SKAT,俄文CKat)。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分析了这一动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2001年的初夏对于国内的互联网业来说是段太不寻常的日子,几家大的门户网站于空前动荡中不知命系何处,一时间,“生存问题”又一次成为了网络界的热门话题,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航空网”(www.aerochina.com)─—一家在百花齐放的航空界各类网站中独树一帜的行业电子商务网站。我们并不想通过它来证明网络的过去还是未来,我们只是想深入地了解一下这家特殊的航空类网站。也许作为航空业内人士的您每天都要浏览这个网站的新闻,但您并不一定真正了解它,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了解一下它的…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危及飞行安全的因素很多,不寻常或不正确的飞机俯仰姿态是近年来突出的一个潜在隐患。美国联邦航空局为此专门立项,要求隶属于航空器制造商的训练部门,研制有关姿态飞行和俯仰失控等方面的训练方案,以便供航空公司在其飞行员技术训练上加以采纳。本文试图就不寻常姿态的出现或俯仰失控应采取的措施和改出的操作方法等问题作些粗浅地探索,以期引起行家和飞行人员的关注。二、程序讨论不寻常姿态的出现是由“失控”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不管产生不寻常姿态的原因如何,改出的要求和方法如下:1.脱开自动驾驶仪和自动油门。脱开…  相似文献   

6.
新春寄语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长期关注和支持《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期刊的广大读者、作者和辛勤工作的编辑出版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致以最衷心的祝福。2012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共和国历史上矗立起又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承载起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正>过去的2014年,对金属切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山高刀具来说,是不平凡的:我们欢庆在华20周年,更重要的是,为实现2018年大中华区销售12亿瑞典克朗的目标,我们正加速奔跑……2015年,将会是山高刀具有史以来发布新产品最多的一年,共计3700种新产品将陆续推出。尤其是山高下一代Duratomic技术的发布,将会是年度最热话题之一。Duratomic在2007年初次发  相似文献   

8.
<正>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国产直升机实现跨越发展的一年,在集团公司和中航工业直升机的正确领导下,广大直升机科技工作者牢记"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攻克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瓶颈,推动直升机产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值此除旧布新之际,谨向始终关心、支持我所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单位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2014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上下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直升机行业也将迎来更加严峻的市场挑战。根据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和"管理效益年"的工作部署,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深化  相似文献   

9.
施宁光,浙江嘉兴人,1933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即分配到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教研室工作,成为与我们共事卅余年的同事和朋友。他毕生坚持在航空教育岗位,平凡而沉默地工作,于1993年10月7日过早地辞世。  相似文献   

10.
记邹耀坤     
我和邹耀坤同志相识已经50年了,1949年在“东北老航校”第一大队第一中队时,我们同在一个中队工作,他是C-46机组的飞行教官,我是双发高练机组的飞行员;1950年成立空军第一支作战部队——第4混成旅时,我在第12轰炸团1大队当飞行员,他在3大队当中队长.以后相继成立空8师、空10师两个轰炸师,我调到空8师,他留在空10师,但因为都是轰炸机部队,工作交往较多,彼此的情况大家心中都有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都是“古稀”之年的离休老翁,分别住在北京和广州,彼此见面的机会减少了.1997年11月,我参加在广州召开的“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理事扩大会议,他是东道主,我们又见面了,老战友相会,彼此有说不完的话,半个世纪前的许多往事又浮现在脑海中.我觉得邹耀坤同志的经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平凡,掂量起来又很伟大,所以我产生了撰写邹耀坤的念头.谁料,平凡的人留下的历史资料极少,费了九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