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肖择 《上海航天》2009,26(2):14-14
最后一颗极轨运行环境卫星(POES)——NOAA-N Prime卫星入轨后被命名为NOAA-19卫星,现已完成了为期45d的在轨验证。这是美国电视与红外观测卫星(TIROS)系列的最后一颗卫星,所有卫星均由洛·马公司为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计并制造。校验完成后,NASA将运行控制权移交给美国家海洋大气署(NOAA)。  相似文献   

2.
美国气象卫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60年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美国的气象卫星已经发展了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两个系列。其中,静止气象卫星系列为静止轨道环境业务卫星(GOES)卫星系列: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包括诺阿(NOAA)卫星、国防气象卫星(DMSP)和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GOES、NOAA和NPOESS三个卫星系列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控管,DMSP卫星系列由美国国防部控管。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1,20(4):59-59
据新华社2011年6月10报道,美国“水瓶座”(Aquarius)海洋观测卫星于当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执行观测全球海洋表面盐分、研究海洋环流的任务。“水瓶座”卫星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和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联合制造,是美国和阿根廷的合作项目。它在美国被称作“水瓶座”,  相似文献   

4.
晓春 《卫星应用》2006,14(2):60-60
2006年5月24日,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与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研制的新一代静止轨道业务环境卫星-N(GOES—N)历经几次延期后终于发射成功。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气象卫星,也是GOES卫星系列自1975年10月首次发射以来的第13颗,其跟踪定位飓风的精度比上一代卫星高4倍。GOES—N卫星经过在轨测试之后将交给NOAA运行管理。该卫星入轨后将更名为GOES-13,并作为备份卫星贮存在轨位上待命。  相似文献   

5.
日本现正有三颗对地观察卫星在工作,即静止气象卫星(GMS)、试验测地卫星(EGS)及海洋观察卫星(MOS-1)。将来计划的地球资源卫星-1(ERS-1)、海洋观察卫星-1b(MOS-1b)及高级地球观察卫星(ADEOS)正在研制。这里介绍这几项卫星计划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4):46-46
伊朗“使者”运载火箭2月2日在位于塞姆南省的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该国首颗国产卫星“希望”。这是伊首次成功进行卫星发射。“希望”卫星重25公斤.将用于科研和通信。“使者”火箭高约22米.直径1.25米.重26吨多。△德尔它2—7320—10C型火箭2月6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的NOAA—N’极轨气象卫星。造价高达5.64亿美元的该卫星由洛马公司建造.入轨重量1419公斤.  相似文献   

7.
美宇航局(NASA)为美国家海洋气象局(NOAA)研发的最新极轨运行环境气象卫星NOAA-N Prime已于近日运抵范登堡空军基地,准备于2009年初由联合发射联盟的德尔它-2(DeltaⅡ)火箭发射。NOAA-N Prime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与2005年5月发射的NOAA-N卫星类似。此颗卫星是洛·马太空系统公司建造的先进电视红外观测卫星-N系列中的最后一颗。该卫星将提供一极轨平台,支持环境监视仪器对地球大气、地表及云层进行成像与测量。NOAA-N Prime卫星将发射@肖择  相似文献   

8.
圣冬冬 《上海航天》2012,29(5):40-40
据报道,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NOAA)9月24日将备用的GOES-14地球静止轨道环境业务卫星投入运行,用于替换9月23日出现故障的GOES-13卫星。GOES-13卫星由波音公司制造,重3t,设计使用寿命至少为10年,卫星于2006年5月24日发射升空,定轨在西经75°。GOES-13携带的有效载荷包括:太阳X射线成像仪(SXI)、垂直探测仪、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一号(HY-1)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卫星,是试验型业务卫星。介绍了海洋一号卫星的任务与目的、卫星总体技术特性和地面应用系统的基本任务、系统组成与功能,并展望了HY-1卫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美国家极轨运行环境卫星系统(NPOESS)原计划在21世纪成为下一代监视天气、大气、海洋、陆地及近太空环境的卫星系统,但因严重的成本超支和研发拖期,2010年,美政府重组了该项目。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发联合极地卫星系统(JPSS),覆盖下午的极轨道,国防部开发国防气象卫星系统(DWSS),覆盖清晨轨道。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继续向美国提供上午数据。  相似文献   

11.
Jason-1是2001年12月7日发射的海洋地形卫星,由法国宇航局(CNES)和美国宇航局(NASA)下属的JPL联合研制。Jason-1卫星是Topex-Poseidon卫星的后继星。Jason-1和Topex-Poseidon的技术参数对比见表1。  相似文献   

12.
25年来,环境卫星的应用为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概述了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的环境卫星接收到的数据所得到的与海洋有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航天》2013,(11):F0002-F0002
据欧洲空间局的官网报道,已经酝酿11年的“蜂群”卫星星座(Swarm)将于11月14月由俄罗斯“轰鸣”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蜂群”是欧空局继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任务卫星(GOCE)、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研究卫星(SMOS)和“克里塞特”2极地冰层探测卫星后实施的第四个地球探测项目,主要用于研究地球磁场变化规律,为研究气候变化和地球内部演变过程提供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11,(12):41-42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920—10C型火箭10月28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NASA和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的“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准备项目”(NPP)极轨气象卫星和6颗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9,(1):44-4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去年12月2日宣布。经与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协调,它已选定洛马航天系统公司作为下一个气象卫星系列的承包商。该公司将负责建造“静地业务环境卫星”(GORS)R计划下的卫星。双方签订的基本合同要求建造2颗卫星,两份选择权订单各要求加造1颗卫星。包括选择权订单在内,基本合同的总价值估计为10.9亿美元。洛马公司将设计、研制和交付GOES—R系列卫星,并提供射前、发射和射后支持。首次发射定于2015年进行。  相似文献   

1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9,18(1):66-66
2008年11月23日,韩国国土运输与海洋事务部称,韩国计划于2009年6月从法属圭亚那发射场发射一颗通信、海洋、气象卫星-1(COMS-1)。卫星由韩国宇航研究院(KARI)与法国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m)联合研制,将进入韩国半岛上空的静止轨道,可覆盖韩国东海岸浦项西2500km。的面积,执行多种任务。COMS-1重2.5t,设计寿命7年,是中大型级的多功能卫星,也是韩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卫星,卫星成本为2.3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9,(6):47-47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5月7日宣布.NASA经与该局磋商.已将价值10.9亿美元的“静地业务环境卫星”(GOES)R系列卫星建造合同重新签发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洛马航天系统公司曾在2008年12月赢得了这份合同.但由于参与投标的波音公司提出抗诉.NASA又重新进行了评标。这份合同要求建造两颗卫星.并设有增订两颗的选择权。GOES—R定于2015年开始发射。将比当前一代GOES卫星有重大改进。  相似文献   

18.
环境减灾-1A、1B(HJ-1A、1B)卫星和海洋-1B(HY-1B)卫星是三颗偏置动量小卫星,均采用偏置动量轮控制和磁力矩器控制,其姿态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文章对该卫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并根据在轨运行数据给出了验证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航天》2012,(5):5-5
中国国家海洋局3月30日举行海洋二号卫星数据产品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海洋二号卫星数据产品,介绍数据产品申请的规则与流程。据介绍,海洋二号卫星(HY-2)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该卫星集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体,具有高精度测轨、定轨能力与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探测能力。其主要使命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获得包括海面风场、浪高、海流、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参数,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预报提供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2002年5月15日,我国成功地将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A(HY-1A)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自2002年5月29日开始HY-1A卫星正式下传海洋水色扫描仪与CCD成像仪所探测的数据,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北京、三亚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了第一轨HY-1A卫星遥感图像。国家海洋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进行了在轨测试,对卫星与地面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检验与验证,各项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卫星境内外水色探测能力与灾害监测能力得到充分证实,已于2002年9月18日交付后投入业务化使用。在卫星与地面系统运行的一年多时间内,已获得我国渤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