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步太空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飞了十多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1983年4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期间,两名宇航员在太空自由自在地飘行了5个小时。这是人类首次不系绳索自由地在太空行走。宇航员为何能在太空行走呢?原来,宇航员从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时,除了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外,还要背上机动飞行器。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自由“行走”。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2.
1965年6月3日.新晋宇航员詹姆斯·马科迪威特和安迪-怀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搭乘“双子座4”号进入太空.将按照既定轨道在太空旅行4天。  相似文献   

3.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08,(12):13-16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太空漫步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了十多分钟。因此,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  相似文献   

5.
空间扫描     
文青 《国际太空》2007,(4):32-32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布“龙”太空舱的最新进展2007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对用于货物及乘员运输的“龙”太空舱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并同意其在2008年9月进行首次飞行。目前该太空舱采用升力式再入设计,可载员7名或携带2500kg的货物,还具备飞往月球的能力。太空舱由猎鹰-9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6.
"神舟七号已出舱,身体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候。"——翟志刚。2008年9月27日,他从神舟七号飞船上进行出舱作业,这是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27日17时,42岁的航天  相似文献   

7.
美国“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1月6日由“雅典娜-2”型火箭送入太空,历经38万千米飞行后,于1月11日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并于13日开始在距月球100千米的上空进行考察。这是人类25年来再度探测月球,此次探测的主要使命是要揭开月球上面有无水源的秘密并为建立永久性太空基地获取勘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在神七任务中,航天员将首次身穿国产舱外航天服漫步太空。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听他将舱外航天服其中的“玄机”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9.
危机四伏的空间吴再丰在我们看来,宇航员们的生活浪漫而又神秘,悠然地踩着“太空步”漫步宇宙是我们许多人童年时的梦想。然而,事实如何呢?看完本文,也许您将打消成为一名宇航员的念头。宇宙充满了“看不见的危险”1997年6月,俄国和平号空间站与美国奋进号航天...  相似文献   

10.
晓云 《飞碟探索》2008,(12):10-12
2008年7月,一个惊天秘闻传遍全世界——曾在1971年乘坐“阿波罗14”号飞船登陆月球,成为全世界第6个登上月球、现年77岁的前航天员埃德加·米切尔在接受美国“克朗”电台节目主持人尼克·玛格里森采访时透露:当年他从月球返回“阿波罗14”号太空舱时,竞遭遇了外星人!  相似文献   

11.
航天之窗     
俄航天员不听指挥被罚款 去年6月,在“和平”号航天站准备接待“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时,发现一块太阳能帆板出现故障和一个舱体有轻微氧气泄漏,加里宁格勒航天控制中心6月15日宣布让在站上的指令长弗·杰茹罗夫和航天员根·斯特列卡洛夫作第6次太空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西部时间5月28日下午4点10分,"比格罗"可充气式太空舱充气成功,耗时7小时30分钟。此前的北京时间4月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用所发射的"龙"货运飞船把"比格罗"太空舱送往国际空间站。它是空间站上的第一个充气式太空舱,于4月16日与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13.
多次延迟发射的“华卫”2号遥测卫星终于在5月21日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场成功发射,6月4日下传第一张影像,再度为台湾太空计划立下一个里程碑。表面上,“华卫”2号升空扩大了台湾太空科学研究领域与能力,不过台面下“华卫”2号也是台湾太空计划跨入军事应用的重要一步,换言之,“华卫”2号已再度为台湾攻占一个太空新高地。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14日0时0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5月22日,“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经过5次变轨,成功定点在东经42°赤道上空。该星定点成功,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通信卫星正式准确进入预定地球同步轨道位置,为尼日利亚卫星的运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许彤 《太空探索》2001,(5):22-23
胜利会师 10日,在距地面380千米的新西兰上空,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两小时后,舱门打开,10名航天员胜利会师。可“太空换岗”并不像一般哨兵换岗那么容易,而需要分阶段进行。按照俄美达成的协议,两国航天员将轮流担任站上的指令长,“远征二号”的指令长是俄罗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2004年11月18日18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试验卫星二号”送入太空。13min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SM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一颗“探测一号”赤道星送上了太空。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地区天气晴好,肯尼迪航天中心上空更是阳光灿烂。此时,在距39B发射台6.4千米的看台上,聚集着1000多名观众,他们在急切地等待观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除了现场的观众外,整个美国也都在关注这次与众不同的发射,因为这次航天飞机将把世界上第一位太空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9.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从拜科努尔发射场,用一枚两级运载火箭把一颗银色小球成功地送入地球轨道。世界各地的无线电接收机听到了从太空传来的“噼啪、噼啪”信号。从此广阔无垠的宇宙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的疆域。 这颗名叫“斯普特尼克1号”(伴侣一号)的卫星是前苏联杰出的总  相似文献   

20.
太空实验—观测自由飞行器(SFU)自日本H—Ⅱ3号火箭在种子岛太空中心发射后,在轨道上进行了8个月的观测与实验。 1996年1月13日,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利用“奋进号”航天飞机将SFU收回,发现SFU表面总共留下了129个微小太空垃圾等物质撞击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