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定于1994年发射两个火星探测器的“火星94”计划,是美、苏、西欧、东欧、日本等22个国家参加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苏联负责火星探测器的发射。该计划利用苏联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将参与国际开发的探测装置运往火星,以研究火星上有无生命以及火星的内部结构。此项目由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奥西比奥负责。这个计划打算发射2个火星探测器。探测器上将配备以下测量设备:1.可在火星上空漂浮进行火星大气观测  相似文献   

2.
苏联原定1994和1996年向火星各发射两个探测器,现改为只各发射1个,这是在法国图卢兹召开的法苏空间合作例会上苏联方面明确表示的。在该会议上,苏联表示1992年计划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法苏共同进行的“心宿二(Antares)”微重力实验按期进行。 1994年的“火星94”,是向火星发送  相似文献   

3.
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是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截止到2007年8月8日,人类共发射了38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8个、苏联17个、俄罗斯1个、日本1个、欧洲1个。总共有18个探测器成功对火星进行了探测,其中5个飞越火星,7个进入火星轨道探测,6个在火星着陆。目前,在火星轨道上有3个探测器在工作,在火星表面有2辆火星车在工作,还有1个火星着陆器正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4.
航天简讯     
苏联削减空间预算将影响1 994年火星飞行苏联1988年7月发射的“火卫-1”和“火卫-2”两个火星探测器耗资4亿卢布,但它们均相继失败。苏联现正在研制需耗资5亿卢布的“火星94”探测器,但该探测器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与法国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已连续6年时间在研究火星探测计划。这一探测计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计划于1994年10月发射火星-94探测器,该探测器是由莫斯科的拉博奇金设计局制造的;第二阶段于1996年10月用质子号火箭发射法国制的气球探测器(探空气球)和俄罗斯制的火星漫游车。预定都在空间飞行300天后到达火星。第一阶段在火星-94探测器上搭载由20个国家制造的重约450公斤的科学材料和仪器。用这些材料和仪器在火星-94轨道上作为期1年的火星大气及其环境的调查。俄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08,(2):44-44
1998年7月3日,日本用M5运载火箭发射了其第1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原名行星-B,发射后更名),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3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1988年7月苏联先后发射了两颗福布斯火星探测器。福布斯1号探测器在飞行途中,因地面人员错发了一个指令而导致失败;福布斯2号探测器虽然在1989年3月进入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出现故障而失败。苏联巴巴金研究所的科学家罗奥尔德·克雷姆涅夫谈了他对失败原因的看法。福布斯1号探测器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发了一条错误指令。  相似文献   

8.
胡杨 《太空探索》2012,(11):1-1
1962年11月1日,苏联的"火星"1号探测器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启程,飞向遥远的火星。这枚探测器成功进入了前往火星的轨道,计划于次年6月19日到达火星,但是当它3月21日飞行到距离地球1.06亿千米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火星"1号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个飞往火星的探测器。毫无疑问,这次火星之旅失败了。站在整整50年后的今天回望,人类的火星探测之旅可谓悲喜交加。"悲"的是,截至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测器,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事实上,"火星"1号并不是人类火星探测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日本在空间探测方面一扫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失踪的阴霾,连续成功发射了3个别具一格的空间探测器。其中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和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已出色完成了任务,在全球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而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黎明号正在飞往金星轨道的途中,此举使日本成为继苏联、美国、欧洲空间局之后,世界第4个发射金星探测器的国家或组织。这些都无疑给日本航天事业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10.
尽管苏联在高技术领域落后,但在火星探测领域的许多方面却领先于欧美。苏联1988年将首次发射新型火星探测器,现又开始考虑研制新的与它结构相同的探测器,以探测行星、小行星及金星等。预计此探测器将成为标准组件(观测装置)能更换的新型飞行器。1988年将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现已进入最后阶段。目前,正进行模型和工艺星的地面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1.
士元 《国际太空》2000,(2):18-19
继1999年9月23日,美国"火星气候轨道器"在即将进入预定轨道前烧毁后,原定同年12月3日在火星着陆的"极地登陆火星探测器"也下落不明.美国航宇局2000年1月18日宣布,放弃寻找和回收"极地登陆火星探测器"的努力.至此,美国这一轮火星探测计划宣告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2.
小光 《国际太空》2006,(2):30-30
据2005年12月20日消息,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在火星表面找到了2年前丢失的猎兔犬-2火星探测器。2003年12月19日,猎兔犬-2火星探测器与“火星快车”探测器成功分离,但是之后并没有发回是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的信息,也没有向地球传输任何联系信号。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取短缺而又急需的硬通货,苏联打算出售原准备自己发射的第三个福布斯火星探测器和将在11月发射的A1maz-1(钻石)卫星上合成孔径雷达(SAR)拍摄的全天候昼夜地球图像。获得在美国出售福布斯探测器权利的洛杉矶凤凰国际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称,苏联已决定放弃自己发射第三个福布斯火星探测器,将其在国际市场上公开出售。“这个探测器已准备运往美国。”这位负责人说。已有不少客户对这个探测器感  相似文献   

14.
率先在火星着陆的『海盗』 "海盗"是美国早期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是"水手"探测器的改进型,是世界第1个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美国分别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器.  相似文献   

15.
广龙 《国际太空》2002,(1):23-24
经过 2 0 0天的飞行 ,美国航宇局(NASA)的“奥德赛” (Odyssey)火星探测器终于在 2 0 0 1年 10月 2 3日晚上 7时 2 6分以 2 10 0 0 km/ h的速度进入火星轨道。“奥德赛”探测器上的主发动机点火使其减速 ,受火星重力吸引 ,该探测器进入火星椭圆轨道。这是“奥赛德”在经过 4.5 6亿千米的长途跋涉之后第一次点燃其主发动机。进入轨道被认为是保证此次任务成功开始的三个关键步骤中的第二步。第一步是2 0 0 1年 4月 7日进行的发射 ,第三步将是为期一周的空间制动 ,逐渐降低探测器 ,然后将其送入距火星表面上空约 40 0 km的最终轨道。从 2 0 …  相似文献   

16.
人类已经发射了一系列空间探测器,对太阳系内的其它天体进行探测,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要算是登陆火星的“火星车”了。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搭乘“火星探路者”的“火星车”,是人类车辆首次行驶在火星大地上,发回了大量珍贵图像资料。但是“火星车”只能行驶在比较平坦的火星地面,遇到岩石或陡  相似文献   

17.
国太 《国际太空》2004,(4):13-19
2004年1月3日和1月24日,美国勇气号(Spirit)和机遇号(Opportunity)火星探测器在经历了6min的惊心动魄降落过程后,分别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了。  相似文献   

18.
木星和土星探测的未来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苏联先后向火星、金星、木星和土星发射了几十个探测器,并实现了火星和金星的机器人着陆。这些探测器中以探测火星和金星的居多,仅有几个掠过木星和土星,而且未能获得这些巨行星的全貌。1989年和1997年发射的"伽利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和"卡西尼-惠更斯"(CassiniHuygens)土星探测器分别进入了木星和土星轨道,实现了大气就位探测和土卫六表面着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料,更激发了世界对这2颗巨行星及其卫星的关注。200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先后发布的深空探索愿景中均规划了木星及土星探测任务。2008年,NASA和ESA组成了木星系探测联合研究组(JSDT),提出了在2020年后实施"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EJSM)和"土卫六土星系统任务"(TSSM),美欧将集中资源联合开展木星系和土星系探索任务。2011年,美国选定了"土星海"(TiME)着陆器作为2016年的发现级备选任务。2012年5月,ESA确定了将在2022年发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将探测木星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08,(2):44-45
2002年3月1日美国航宇局宣布,美国发射的"火星奥德赛"探测器传回的火星南极图像和数据表明,火星上有大量的冰.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的功能与组成以及超远距离通信技术, 深空探测自主姿态确定与控制技术, 火星探测器热控制技术, 火星探测器超低温适应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 结合工程阶段的技术状态, 论述了中国火星探测器的设计特点, 对该探测器的研制以及后续相关型号任务的研制和生产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