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再庸  毛根旺  何洪庆 《推进技术》1995,16(5):86-88,64
微波电热推进孙再庸,毛根旺,何洪庆(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工程学院,西安,710072)1微波电热推进的工作原理为了实现星际航行,需要发展小推力、高比冲、长寿命的推进系统。80年代美国NASA等机构[1 ̄6]率先开展了微波电热推进(MET──Microwa...  相似文献   

2.
毛根旺  何洪庆 《推进技术》1997,18(3):114-116
1引言微波电热推进(MET)是将微波能直接转化成推进剂(N。、H。或He)的热能和内能,形成等离子体,高温等离子体从拉瓦尔喷管中高速喷出,从而产生推力。据有关文献报道[‘],以H。作为工质,在温度为6000K,压力为IMPa情况下,MET的比冲高达20000N·s/kg。微波能转换成热能的效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微波电热推力器(MET)钝头体方案的性能计算,对微波作了谐振模式TM011和波导模式TM01两种选择。将计入电磁场作用的轴对称钝头体粘性流动方程,结合TM011或TM01模式,与等离体区耦合求解,获得了TET比冲和推力等性能,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及计算结果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4.
较详细地介绍了红外辐射计式、微波多普勒和激光多普勒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的研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给出了一些结论:(1)红外辐射、微波和激光多普勒雷达系统可以用来探测低空风切变,并提供告警时间;(2)红外辐射系统可测量垂直风风速,而微波,激光多普勒协达系统可测量水平风风速,但不论那一种探测系统都无法同时测量水平风和垂直风风速;(3)地杂波是造成微波系统误警的主要因素之一;(4)激波系统对降  相似文献   

5.
微波等离子推力器(MPT)谐振腔只有在谐振状态下,微波能量才能被高效地用于加热工质产生推力。利用标量网络分析仪,采用微波无源器件回波损耗的测试方法对MPT谐振腔进行了精确地调谐,分析微波能量的吸收效率及谐振频率带宽,研究腔体的尺寸,微波耦合探针位置以及腔内的隔板材料等在同一谐振频率条件下的匹配性。调试结果可为腔体设计与提高系统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氧化物陶瓷的微波烧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波烧结装置,进行了氧化锆(Y-TZP)、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和氧化铝陶瓷的微波烧结实验研究。重点讨论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烧结密度的影响。另外,还从烧结工艺、烧结结果等方面与常规烧结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为了填补国产自主可控CFD软件风雷平台的防除冰功能开发的空白,本文建立了电热除冰计算模型、计算方法和非稳态导热模型,并在国家数值风洞风雷平台(PHengLEI)基础上,集成了非稳态电热除冰计算和非稳态导热计算功能。通过与主流商业CFD软件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导热和非稳态电热除冰程序的准确性。针对某飞行工况进行了电热除冰计算,通过对表面溢流水、表面温度、结冰量的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合理布局加热片、设计加热热流密度和电热除冰控制率,可实现电热除冰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对新型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CNTF)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根据CNTF内的碳纳米管杂乱交错,排列无规则,但孔隙率较高的微观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这种CNTF的飞机电热防除冰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制备工艺流程。该方案采用了CNTF和环氧树脂等轻质材料,对样件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和优化。通过电发热特性测试及防除冰功能测试对此种新型电热防除冰系统样件的电热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新型电热防除冰系统结构简单,质量小,易于与飞机铝合金蒙皮相结合,有利于减小飞机空重,降低飞行成本;在电热过程中获得的有效平均温度为47℃,可有效地加快冰层融化,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用航空》2007,(12):57-57
11月27日,空客A320系列飞机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批准采用微波着陆系统(MLS)进行三类b盲降.从而使机场可以允许飞机在能见度很低的条件下,进行精确着陆,决策高度低于15米。这是商用飞机首次获得此类批准。微波着陆系统是一种新型精确进近和着陆系统。采用微波着陆系统可以增加机场起降密度,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电推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19,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扼要介绍了电推进技术的发展历史,概述了不同形式(电热、电磁和静电三大类)电推力器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指出了为满足不同空间任务电推进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我国的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电推进技术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采用固态工质,电热加速机制,结构简单可靠,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微纳卫星低功率电推进系统。本文建立电学和光学联合诊断系统,对毛细管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等离子体羽流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由于放电电流振荡,推力器等离子体羽流存在二次建立过程。初始阶段等离子体羽流中主要包含带电粒子组分,二次建立阶段等离子体羽流主要包含中性成分。利用光电二极管阵列和窄带滤光片建立了飞行时间法,获得了不同放电电压、腔体内径和腔体长度下等离子体羽流分团的等效速度演变特性。结果表明,电热加速机制能够使带电组分和中性成分获得较为良好的加速效果(>10km/s)。在一定放电能量下,放电腔体长度小于25mm有利于获得较优性能参数。等离子体羽流等效速度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推力器输出比冲和效率参数变化规律,可作为推力器输出参数便捷有效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新的有希望的氧化剂──二硝酰胺铵(AD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战元 《推进技术》1997,18(4):13-13
二硝酸胺铵(ADN)分子式为NH4N(NO2)2。,不含卤素,能量密度高,高温稳定性好,作为推进剂,燃烧不产生烟,是复合推进剂中最有希望的替代氧化剂之一。据美国推进与动力杂志载文,英国剑桥大学用高速摄影方法研究了ADN与GAP粘合剂的冲击响应。结果表明,ADN的粉末比高氯酸铵稍稍敏感(在他们所用的落锤仪上)。试验还发现,ADN能被高熔点粗砂(60μm硬玻璃粉)和脆性聚合物敏化,高密度聚乙烯可抑制其爆燃。新的有希望的氧化剂──二硝酰胺铵(ADN)@文战元  相似文献   

13.
仪器分析中样品的微波消解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现代仪器分析中采用微波消解技术进行样品预处理的优越性。介绍了人发样品(生物类)和植物根茎类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处理的处理程序,较之常规的电热板加热消化处理,可节约试剂50%,节省时间60%以上,消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杨洁  冯辉 《飞机工程》2007,(3):42-45
描述了用于雷达的X波段GaAsHMIC(混合微波集成电路)五位数字式移相器的设计过程。该设计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电路结构,取得了较好的微波特性,同时大大减小了其尺寸。  相似文献   

15.
热平衡等离子体的二维复合流动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涓  何洪庆  毛根旺 《推进技术》2003,24(2):152-155
采用中性气体流动欧拉方程的近似因子分解法,耦合等离子体的热平衡模型方程,对用微波产生的等离子体在喷管内二维轴对称复合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微波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不超出临界值,1kW以下功率微波产生的是弱电离等离子体;气流的马赫数分布不受微波加热功率、喷管入口压强的影响,喷管内等离子体中电子数密度随微波功率的加大而增加,随入口压强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红外辐照中温固化成形技术制备含有镀金属碳纤维谐振子(MCFs)的树脂基电磁功能复合材料,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基本电磁性能。试验表明,含有MCFs的复合材料在作为厚度薄、重量轻的微波吸收复合材料时具有良好的设计性能。  相似文献   

17.
飞机结冰威胁飞行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记录结冰动态过程及测量表面温度变化对比研究了布置在NACA0012翼型上的等离子体激励、电阻丝电热及石墨烯电热在结冰风洞中的防冰性能。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等离子体激励和石墨烯电热均能有效地实现防冰,而电阻丝电热在无热源区域无法完全预防结冰。红外测量结果表明:石墨烯电热膜加热后表面最高温度低于其他2种方法。然而,由于其均匀的加热特性,整个加热表面的最低温度保持在0℃以上,足以防止结冰。对于等离子体激励和电阻丝电热,二者表面的温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通过散热性能对比,等离子体激励要高于电阻丝电热。等离子体激励通过在近壁面气体放电直接加热激励器周围的来流冷空气与过冷水滴,而电阻丝加热对绝缘介质的热传导性能差,无法有效增加周围热量致使容易在无热源区域结冰。  相似文献   

18.
雷达波吸收剂及其性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雷达波(微波)吸收剂及其评估进行了讨论,重点从五个方面的旨标参数作了表述。  相似文献   

19.
电热破膜激波管及其PLIF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泵浦光源对激波管内瞬态非定常流场进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测量的时序同步问题。由于该激光器需要预热以获得稳定的倍频输出,作者研制了低压大电流的电热破膜装置,实现对激波产生时机的控制。在大尺寸矩形截面的激波管上搭建了PLIF测量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进行了丙酮示踪流场显示和氢氧基分布测量。  相似文献   

20.
索德军 《航空发动机》2012,(3):F0002-F0002
GE公司等正为庞巴迪公司合作开发GEPassportl”集成推进系统(IPS),以用于庞巴迪公司的大机舱、长航程的Global7000(2016年服役)和8000(2017年服役)商务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