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针对民航飞行员英语陆空通话的特点,对其阶段性教学特点进行了探索分析,主要包括对陆空通话英语与普通英语的认知区别,英语陆空通话专业知识的认知分析,利用语境全方位提升英语陆空通话水平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2.
民航陆空通话英语教学,关系着中国民航飞行员及管制员英语的综合能力,为确保有效的陆空通话以提高飞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本文旨在分析民航陆空通话英语的语言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国际民航组织对飞行员英语陆空通话能力的要求,将能力导向理念引入到陆空通话教学研究中,并将能力导向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渗透到语言能力的培养模式中。在阐释能力导向型教学法核心内涵基础上,分析了该教学法与陆空通话语言能力培养的密切相关性,并试图探索陆空通话语言能力提升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提出目前飞行员英语陆空通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了实际通话中飞行员用语失误或误解所造成的飞行事故,强调了实际飞行条件下飞行员英语陆空通话综合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分析并提出了飞行员英语陆空通话课堂教学方法改进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语言碰撞与飞行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诸多语系和语种中,混合语、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等“边缘”语言不为大众所了解。本文介绍了陆空通话中的混合语(linguafranca)——用于特殊用途的航空英语。虽然英语已广为航空业者所使用,但是由于使用不当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探讨了空空通话和陆空通话中飞行员之间以及飞行员和地面管制人员之间用母语和英语通话时所遇到的诸多障碍,目的在于通过实例分析、经验总结和文字研究,提出航空领域亟待加强和规范的语言通话策略。  相似文献   

6.
民航无线电陆空通话语言是以英语为载体的一种空地交流的特殊语言。本文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该语言的交际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语言能力、策略能力、背景知识和心理生理机制四个部分。笔者结合民航陆空通话实际,对模型各个部分进行了分析,重点解析了策略能力在模型中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陆空通话是飞行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民航英语必修课。本文结合外语课堂焦虑量表问卷调查和谈话的方式,对飞行学生在陆空通话课堂上的焦虑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飞行学生普遍在陆空通话课堂上有较高的焦虑情绪,尤其以测试焦虑最为明显,并试图对飞行学生课堂焦虑的原因以及降低陆空通话课堂焦虑的办法进行了试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4年,国际民航组织出台了成员国航空运输人员英语熟练度要求,并制定了相关考核和培训标准,这对于我国飞行员和管制员职业化的英语通话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该标准与以往所执行相关标准的区别,并根据新的要求对养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阶段陆空通话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目标和方法。笔者还进行了改革实践,对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本文也为我国民航人才的陆空通话能力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无线电陆空通话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根据陆空通话英语的特点,运用英语词汇学理论,分析从同义词、一词多义、易混淆词等方面对通话词汇进行了辨析及归纳,有助于我们在实际通话中正确运用语言,保证航行畅勇。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陆空通话的特点以及飞行学员在陆空通话考试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分析口译模式与陆空通话机制相似之处,提出了一种将口译技能训练手法应用于陆空通话的教学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借鉴口译技能训练方式,着重从听力能力、笔记能力、短期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四个方面对飞行学员的陆空通话弱点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11.
以台北进近代表本国(中国)英语口音组,纽约进近代表英语母语口音组,东京进近代表非英语母语口音组,研究了管制学生对本国英语口音、英语母语口音和非英语母语口音陆空通话录音的理解程度。结果表明,非英语母语口音对管制学生的理解有显著影响。管制学生对台北进近和纽约进近录音的理解无显著差异;对台北进近和东京进近录音的理解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对指令要素进行分析发现,差异主要体现在呼号、高度、左右、频率和关键动词、名词的理解。最后,从遵守标准通话用语、养成良好通话习惯和文化差异培训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改善教学效果,提升管制学生陆空通话英语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陆空通话作为民航运行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模块之一,对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外籍航班和外籍机组的数量大幅增长,英语陆空通话的使用愈加频繁。Python作为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便性和易操作性,并有大量的外源库以供使用。本文用Python载入自定义陆空通话语料库,并对语料库进行英语陆空通话成分特征分析,总结出其词汇、句法等方面的语用特征,对民航的实际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模拟机训练是学生接触并使用陆空通话的第一步,通过统计陆空通话的差错类别、差错原因等,评估三大管制模拟机训练中学生的差错分布,为日后学生模拟机培训以及一线陆空通话教学提供支持,有所侧重地提高学生的陆空通话水平,减轻后续单位培训压力。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通用英语(EGP)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陆空通话英语(RTFE)教学中实施EGP+ESP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行性,并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5.
如何发挥模因论在语言学和语用学领域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话题.本文从对模因的定义及特点出发探索语言模因的思维运作方式.针对民航无线电陆空通话的特点,探讨模因的复制与模仿如何促进民航无线电陆空通话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听说法在无线电陆空通话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听说法在无线电陆空通话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民航无线电陆空英语通话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民航无线电陆空英语通话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从理论依据和教学实验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我院6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就情景教学法对学生通话能力的培养效果进行了3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情景教学法是通话教学中最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飞行中的人为因素、语言和交流以及认知心理三个方面,以国际上由通话引起的重大飞行事故为例,从语用学的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导致陆空通话的话语误解的要素,并提出了避免造成陆空通话误解的建议,旨在为陆空通话的话语误解研究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任务为教学目的的语言教学法。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无线电陆空通话课程,可以为教学注入活力,改变学生单纯机械记忆、遗忘速度快、不能学以致用的缺点,显著改进教学效果。本文还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如何设计教学任务并在陆空通话课程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无线电陆空通话》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虚仿技术和SPOC平台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情况,从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成绩两个维度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表明,基于“虚仿+SPOC”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无线电陆空通话教学脱离飞行场景、传统课堂教学和评价机制缺乏学生自主探究、传统通话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相脱节等问题。基于“虚仿+SPOC”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了语言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形成富有行业特色的“语言技能+专业素养”的语言教学创新机制。该研究为开展基于虚仿技术的ESP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