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据《航空周刊》1986年5月12日报导:美国航空喷气通用公司为美空军制造MX洲际弹道导弹第二级凯夫拉发动机。该发动机重30吨,长5.5米。其推进剂是含铝、氧化剂、合成的橡胶基复合固体推进剂。第二级发动机是在第一级发动机熄火分离后,在22860米高空点火,并在一分钟内把该导弹推到88392米的高空。该发动机由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的美国航空喷气战略推进公司制造。  相似文献   

2.
《苏联宇航》1983年6月6日报道:苏联 PL-4导弹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又失败了。PL-4是“MX 式”的洲际弹道导弹,亦称 SSX-24。该次试验于前一个星期在普列谢茨克导弹与航天中心进行。苏联最初打算在1982年10月26日试验 SSX-24导弹,但因该固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的第一级出现故障而推迟。  相似文献   

3.
在民兵Ⅲ和MX洲际导弹分导式多弹头的母舱中,推进剂贮箱是一个很重要的组件。贮箱的功能是:在导弹贮存时存放推进剂;在导弹飞行时根据指令向发动机供应推进剂。贮箱在设计上应能满足末助推推进系统在高空工作多次的要求,还应该在加注推进剂情况下达到长期贮存所提出的可靠性指标(不低于0.99)。这种贮箱的研制周期较长,成本较高,技术上的风险也较大。  相似文献   

4.
航空喷气战略推进公司在美国空军资助下,研制并成功地试验了一种固体推进剂分阶段燃烧系统,这种系统可以用于战略弹道导弹的末助推控制系统,如三叉戟-Ⅱ潜地弹道导弹,MX 导弹的下一代 SICBM 小型洲际弹道导弹。用这种系统将导弹推进到环绕地球的停泊轨道,以提高导弹对抗反导弹的生存能力。MX 导弹本来也可以使用这一系统送入地球停泊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NEPE推进剂NEPE是硝酸酯增塑聚醚的英文缩写,全称是Nitrate Ester Plasti cized Polyether。NEPE推进剂是美国为满足MX洲际导弹的需要,赫克力斯公司于70年代末研制成功,8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一种新型固体推进剂。对于MX导弹的高能量、高性能的要求,目前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和改性双基推进剂都不能满足。但复合固体和改性双基各有所长,突破两者的界限,充分发挥双基中硝酸酯增塑剂的能量高、复合固体中高分子主链低温力学性能好的优点,再加入高性炸药HMX,就组成了NEPE推进剂。它不仅能量高、低温性能好、不脆变,而且其它性能也满足要求。除在MX第  相似文献   

6.
在1982年固体火箭的主要成就中,领先的是航天飞机固体助推器那继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成绩,以及在 MX 洲际弹道导弹研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这个直径为92英寸的导弹,其前三级都用的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第四级是一个液体双组元推进剂系统,它预定在1983年初进行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7.
美国洛克达因公司为 MX 导弹第四级研制的轴向火箭发动机(图1),可能将于1986~1987年作为航天飞机的高能上面级。它能把2250公斤和4500公斤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种发动机将使用可贮液体推进剂,其  相似文献   

8.
MX导弹第三级样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赫克力斯公司正在为空军研制的MX导弹第三级的设计。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的许多部件和材料都选用了最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包括:带有碳复合材料裙的凯夫拉49发动机壳体;二维和三维碳/碳复合材料的轻型喷管;硝酸酯增塑的聚醚推进剂(NEPE),这种推进剂比冲高、延伸率大;以及两节套筒式可延伸出口锥(EEC)。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整个发动机的性能。本文对第三级的设计及其主要部件都作了概要介绍。为了说明MX第三级的设计是切实可行的,还将MX第三级各部件设计与以前研制的发动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宇航日刊》1983年6月9日报导:美空军官员说,空军可能要在九十年代预定替换 MX 导弹的单弹头小型洲际弹道导弹上使用一种 MX 导弹的缩小型的高级惯性基准球(AIRS)制导系统,以确保它在今后拥有与 MX 导弹相等的摧毁硬目标能力。  相似文献   

10.
MX导弹第二级发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MX导弹第二级发动机用来提供飞行第二阶段的动力,以及飞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滚转控制力矩。MX导弹第二级发动机的直径为92英寸(2337毫米),长220.4英寸(5598毫米),毛重60234磅(27322公斤),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经过16个月的系统论证(SD)和头4个月的全尺寸工程研制(FSED),第二级发动机业已进行了优化,以便满足系统要  相似文献   

11.
《詹氏防御周刊》1984年4月21日报道:据报道,苏联对 SS-18洲际弹道导弹(ICBM)地下发射井采取了加固措施,从而使这种发射井可以经受住6000磅/英寸~2的超压。苏联采用同心钢圈式钢筋混凝土使发射井得到了超强加固。美国曾考虑将 MX 导弹部署在采用这种超强加固技  相似文献   

12.
首批MX洲际弹道导弹已被装入民兵导弹发射井,以使其在1986年底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将首批50枚MX导弹装在沃伦基地上改建后的民兵导弹发射井中是这项计划的一个里程碑。预计到1986年12月底将有10枚MX导弹和两个MX导弹发射控制中心进入警戒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一、MX导弹将装备高级弹道弹头美国防部决定,MX洲际弹道导弹将装备新型高级弹道弹头,以代替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MK-12A型分导式多弹头。这个决定将使MX导弹计划的费用增加约10亿美元,但命中精度提高甚微,单射杀伤概率提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美国部署首批MX导弹发生问题《中国日报》1984年3月15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13日宣称,美国空军在MX导弹和地下井都未准备好的情况下仍要坚持按期部署首批10枚导弹。该报援引一份未公布的国会报告说,如按原计划于1986年底部署首批MX洲际导弹,就要支出更多费用和承担大的“研制风险”。美国众  相似文献   

15.
《宇航日刊》1986年6月10日报道:美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主席阿斯平于6月9日说,为了解决洲际导弹的易受攻击性问题,美国既需要 MX 导弹,也需要侏儒导弹。他说,问题是那些自由主义者想挖 MX 导弹的墙脚,而保守党人(其中许多人还是  相似文献   

16.
国外固体推进剂的进展,符合典型的长S型(即(?)型)曲线,1955~1975年期间,它的进展相当迅速,近年来,MX导弹的研制、航天飞机大型助推器的应用,以及高性能战术和宇航发动机的发展,标志着固体发动机继续取得成就,然而其进展速度已减缓,它的某些参量正接近长S型曲线的顶端。下面,就复合固体推进剂的主要研究动向分四个部分进行简单地叙述。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空军1983年5月11日的一份秘密文件及7月份的一项研究报告透露,美国制订了1985~1989年五年长期预算计划,它包括:第一阶段在现有加固的“民兵”导弹地下井里重新部署100枚带10个核弹头的大型“和平保卫者”MX 导弹;第二阶段再部署100枚上述大型 MX 导弹及研制部署1,000枚  相似文献   

18.
《航空周刊》1982年11月1日报导:美国空军计划于本周在拉斯维加斯附近的内华达试验场验证从深入地下的 MX 基地穿隧发射该导弹的技术。验证工作已由比奇特尔公司和 R.A·汉森公司承包。所谓深入地下部署方式就是将 MX 导弹  相似文献   

19.
据《简氏防御周刊》1986年3月29日报导: 美国国会已被告知,尽管五角大楼要求部署的MX导弹的数量保持在50枝或升到100枚,但美空军仍需要123枚MX试验弹。美空军打算申请3.523亿美元作为1987财年的研制经费,经费的一部分将购买21枚试验弹,进行6次飞行试验和取消生产合同。国会先前已下令武装部队将购买导弹的数量限制在12~21枚。据负责洲际弹道导弹现代化计划的付主  相似文献   

20.
《宇航日刊》1983年7月1日报道:空军弹道导弹局的头目昨天说,MX 洲际导弹最早制成的三级“很接近生产设计的要求”,而且导弹初次飞行的精度高于作战指标。主管弹道导弹局工作并管理 MX 计划的凯赛准将也肯定了最初的报道,即6月17日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的首次MX 导弹飞行试验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