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前在计算直扩系统的扩频处理增益时一般都是采用求扩频前后带宽之比的公式,这个公式求出的只是一个近似值,而且近似程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直扩系统的最佳接收机,提出了直扩系统的无信息码元间串扰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在白噪声及窄带干扰下的扩频处理增益的一个较精确的公式,得出了窄带干扰下的扩频处理增益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文[1]提出的一种扩频体制的方案的抗白噪声干扰性能进行了分析,证明扩频体制确实没有比不扩频情况有更强的抗白噪声干扰性能。最后又给出了这一结论的另一种理论证明。在文末,提出一个疑问:扩频体制牺牲大量带宽而没有获得信噪比增益,这和山农信道容量公式得出的“带宽与信噪比互换”结论如何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直接序列扩频体制的一种具体方法,分析并说明了这种体制具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与参考文献[1]得出的“扩频体制无抗白噪声干扰增益”的结论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证明了直接序列扩频体制对于白噪声干扰在相同的调制和相干检测方式下,不能获得比非扩频体制更大的抗干扰增益。这一结论的严格的、一般的数学证明,在历来的文献中尚未见到过。  相似文献   

5.
毛虎  吴德伟  闫占杰 《宇航学报》2014,35(9):1078-1086
针对采用扩频增益作为GPS接收机抗干扰容限的非普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压制干扰造成GPS接收机不同性能指标下降与分析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干扰威力区域用受扰区、半失效区和失效区来进行划分。结合GPS接收机工作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和分析了在连续波(CW)和宽带高斯噪声干扰下不同相关积分时间的接收机捕获、跟踪和解调等环节的性能下降到临界值时所需干信比。考虑干扰源高度与接收机天线增益的关系,对各威力区的有效干扰距离随干扰源发射功率变化情况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功率的提高,干扰源高度对有效干扰距离的影响在逐渐减小。在相同干扰功率下,CW干扰性能要优于宽带高斯噪声干扰。尽管增加接收机相关积分时间会使半失效区和失效区的范围减小,但却会引起受扰区范围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6.
扩频遥测系统抗干扰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基于扩展频谱通信的测控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利用可视化工具System View建立扩频遥测系统仿真模型,详细讲述各模块的设计,并指出仿真建模中要注意的问题。利用建立的仿真系统,分析宽带噪声干扰、窄带噪声干扰和单频干扰下的系统性能,为以扩频通信为基础的卫星测控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扩频测控系统干扰容限的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扩频测控系统天地对接抗干扰试验的工程实际,在归纳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处理增益的基础上,对扩频测控系统的干扰容限上界进行再推导和完善,得出更切合实际的干扰容限上界闭式表达,并分析干扰容限与输入信号干扰功率比的关系。分析结果可为扩频测控系统抗干扰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推导并讨论了文献[1]中Dixon给出的处理增益公式及其使用条件,指出在连续波干扰情况下,如果扩频码采用m序列,则接收机提供的处理增益比用Dixon公式计算的要小3dB。通过一个实验扩频系统,这结论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引入直扩/跳频(DS/FH)混合扩频技术可以增强航天测控系统的电子对抗能力。推导了DS/FH混合扩频信号的宽带模糊函数表达式。通过分析得知,随着载波频率的增加,信号时长的变化对模糊值的影响减弱,宽带和窄带模糊函数间的差异减小,但在接收信号的处理中仍需考虑对信号时长变化的匹配。数值仿真分析了DS/FH信号波形在不同增益分配下的分辨率、精度、旁瓣抑制及抗干扰等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增益分配下,该波形具有接近理想的图钉型模糊图,适当增加跳频增益可以获得更好的分辨率和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0.
被高速伪随机码调制的扩频信号,其伪随机码是具有随机编码信号特征的周期信号。所以,扩频信号应被建模为周期信号(循环平稳信号)。循环平稳信号与其信号的频移副本之间具有很强的谱相关性,充分利用这种谱相关性可以实现对窄带和宽带干扰的抑制。基于循环平稳理论和自适应滤波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LMS算法的扩频信号谱相关自适应滤波技术。这种变步长的谱相关自适应LMS滤波器能实现对窄带和宽带干扰的抑制,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谭庆贵  胡渝  周秀丽 《宇航学报》2006,27(6):1279-1282
为了充分利用星间光通信的丰富带宽,提出并设计了星间二维光CDMA系统方案。考虑背景光、多用户干扰、APD接收机噪声及热噪声,给出了星间二维光CDMA通信系统的系统模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星间二维光CDMA通信系统易受多用户干扰、码速率以及背景光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合理的设计各种参数,在星间二维光CDMA通信系统中可以获得多用户、高数据速率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系统的非白干扰白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相应的白化系数,将非白干扰转换成等效的白噪声,从而简化了GNSS系统干扰分析过程。新方法充分考虑了相干处理和非相干处理的特点,因而比以往白化方法更适用于码跟踪环节非白干扰的分析;并通过引入新的参数,使非白干扰对码跟踪影响的分析过程得以简化。对于即时通道的干扰分析,新方法同样显示出优越性,可令非白干扰引起的后相关信噪比及载波跟踪误差的分析过程更为简单明确。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获得更为精确的分析结果。相比以往的非白干扰分析方法,新方法适用范围更广泛,应用也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13.
以外差式CW多普勒引信为例分析了外差式零拍装置提取差频信号的基本原理,把外差式零拍装置在数学层面上抽象为对线性叠加信号求平方后提取低频分量的模型。根据该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窄带实高斯噪声单独通过外差式零拍装置后输出的低频噪声的带宽将得到加倍,噪声与本振信号相互作用后产生新的噪声分量将使低频噪声功率比无本振信号时得到增加;回波信号加窄带平稳实高斯噪声通过零拍装置后干信比将得到增强,且增强的程度将随本振信号功率的增加而降低。计算机仿真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也正好解释了早期CW引信极易受到频率对准噪声干扰而早炸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低轨星座系统的快速部署及应用,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同频干扰问题日益凸显。为保护静止轨道卫星系统不受有害干扰,国际电联现行无线电规则中规定了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应满足的等效功率通量密度限值或干扰噪声比限值,但所适用频段及限值标准仍在不断修订完善中。为了精确定量评估低轨星座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同频干扰,通过对等效功率通量密度限值和干扰噪声比限值的确定方法及演进历程进行研究,分析了上述限值与静止轨道卫星实际被干扰的对应关系,并以典型倾斜轨道星座和极地轨道星座为例,分析了不同干扰指标对卫星系统间干扰判定结果的影响,当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实际被干扰门限低于国际电联制定等效功率通量密度限值选用的参考门限时,建议低轨星座选择干扰噪声比限值作为开展频率干扰分析与判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导航卫星应用到双站雷达中存在的功率、同步以及干涉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双站雷达的信噪比的影响因素,得出目标散射面积和允许的最大接收机到目标斜距的关系。分析双站雷达面临的三大同步问题,给出了同步的思路和实现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干涉,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卫星导航干扰对消技术和干扰测向技术是卫星导航干扰对抗的两个典型方向,并逐渐成为当前卫星导航抗干扰装备的标配功能。如何实现干扰对消和干扰测向的高效集成成为制约工程实现的主要瓶颈之一。提出一种GPS抗干扰及DOA估计的工程集成方法,通过优化噪声子空间估计工程实现,实现了高性能抗干扰和高精度干扰测向的高效集成,与抗干扰模块和干扰测向模块相比,集成模块极大降低了工程实现资源。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对抗干信比60dB的干扰,并提供2度的测向精度。  相似文献   

17.
龚文飞  孙昕  吴嗣亮 《宇航学报》2010,31(10):2360-2366
在分析多级嵌套维纳滤波(MSNWF)给出的干扰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级嵌套维纳滤波自适应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抗干扰算法。该方法分析了MSNWF前向迭代过程中相邻级期望信号的协方差随迭代次数变化关系,结合干扰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信息自适应地确定迭代次数,在不增加额外计算量的条件下实现了降维维数的自适应选择。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抗干扰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了STAP算法的计算量,提高了算法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BPSK干扰对伪码引信相关输出的影响,分析发现当干扰强度超过引信抗干扰容限时,其相关输出严重恶化,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抑制。考虑到BPSK干扰和有用信号之间存在着强的时频耦合,提出采用两次平方变换方法以实现干扰和有用信号的频谱分离,然后再通过传统滤波方法将有用信号提取出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干扰,使相关输出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对强干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宽带高精度的噪声调频信号在现代电子干扰系统中应用广泛。传统的模拟或半数字化的噪声调频信号产生方式容易受到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已无法满足现代电子战中对噪声调频信号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噪声调频信号产生方式,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全数字化实现架构,通过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FPGA的时序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主频到达了250MHZ以上。对硬件实现电路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产生带宽超过300MHZ、带宽调整精度5kHz以内的噪声调频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