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封的世界     
林林森 《飞碟探索》2010,(12):16-17
<正>洪水之灾大暴雨在全球持续了40余个白天黑夜。当时正是中国古历的十月一日,北半球已进入了寒冬,大降水自然就会导致大降温,天上降水不停,地下也就降温不止。当我们知道那场洪水来自火星系时,更会明白那种来自地球外空水的寒冷。通过火星北极大撞坑内的冰坨可以断定,当时的火星海洋都结了冰,飞来地球的都是些冰块和在地球大气层中刚融化的冰水,这些因素都势必导致降水很快就转为冰雹、暴雪、冰条等。  相似文献   

2.
日头赤炎炎     
季礼 《飞碟探索》2006,(8):42-44
太阳太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之母,也是地球一切现象的源头,太阳提供地球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源,让地球能有各式各样的风、雨与生命变化。在原始的人类社会里,就已有崇拜太阳的活动,但敬畏大于对太阳的探索,直至今日,我们仍不甚了解已照耀地球50亿年的这颗太阳。太阳的组成太阳是一颗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家虽然热衷于从降落到地面的陨石中获取星际尘粒,可许多人还梦想从另一个来源——彗星上获得宇宙尘.电于彗星几乎不会降落到地球上(对地球来说是幸运的),所以收集足够的彗星物质就意味着要离开地球——拦截一颗彗星,而后把样品带回地球.欧洲空间机构已经制定计划,由罗塞塔使命——21世纪初期,欧洲空间机构的“基石”使命之一——实施此项任务.罗塞塔将要寻找到一颗驶向地球较近的彗星,在彗星上着陆,搜集一些冰物质,而后飞回地球.  相似文献   

4.
<正>ESA网站报道,2017年3月7日ESA成功发射哨兵-2B(Sentinel-2B)对地观测卫星,2017年3月15日Sentinel-2B传回首张地球图像——刈幅290 km波罗的海图。Sentinel-2B将监测全球森林、湖泊和沿海水域污染,卫星获得的洪水、火山爆发和山体滑坡图像将有助于快速建立灾势图和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Sentinel-2B与2015年发射的哨兵-2A(Sentinel-  相似文献   

5.
最新消息     
5月8日,印度成功将Gsat-2试验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近两年中印度第2次成功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sat-2卫星重1.8t。 俄将恢复与美国、欧洲的火星探测合作计划 俄将与美国、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的航天部门合作,于2015年左右向火星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火星进行实地考察。 俄联盟TMA-1飞船返航 5月4日,俄联盟TMA-1飞船返回地球降落时,偏离目的地约460km。据称,飞船偏离降落目的地是由飞船降落系统的一个电子设备出现轻的是国际空间站第6批长期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这是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  相似文献   

6.
<正>随"嫦娥四号"登月,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被传送回地球,这是4台神秘的小相机在大展身手,它们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8所。这4台相机都是CMOS相机,包括3台监视相机和1台降落相机,它们如同一个媒体团,在"嫦娥四号"到达月面之前,便做好了全方位的分工和准备,拍的拍,摄的摄,录的录,传的传,随时待命为全球开启一场"月背"探索现场的视觉盛宴。牢记使命:"小相机"发挥大功能降落相机——"直播"降落全程。嫦娥四号着陆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简称SPA盆地)。SPA盆地是月球上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对它的研究有可能揭露下月壳甚至  相似文献   

7.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首例--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无人驾驶飞船"尼尔鞋匠"号于北京时间2001年2月13日成功降落在一颗离地球3.16亿千米远的以古希腊爱神"厄洛斯"命名的小行星上,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探测器与小行星的相会.这次对小行星的探索与考察对于人类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是可以考察太阳的起源;二是提高人类对小行星撞击地球危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地下的星星     
天上的星星曾带给人们许多浪漫的想象和无限的遐思,以至于人们最终也发射了自己制造的地球卫星与之争辉。当人们探索的目光调转了180&#176;方向,同样希望能看到另一种地下的星星,这就是人造地球内卫星。  相似文献   

9.
苏联推进系统专家维克托尔·格洛切科、Y.塞米奥诺夫以及L.高尔切夫院士联名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能乘4~6名宇航员的火星载人宇宙飞船新方案。这是苏联第一次公开这样的计划。苏联火星宇宙飞船包括三部分:地球-火星和回返飞行推进舱、宇航员居住舱、火星降落与返回舱。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纪念日。中国航天可谓"造星"的事业,60年来,中国航天不仅打造了天上的群星,也造就了地上的星群。天上与地上,群星辉映,星光璀璨。天上的群星,自然是指那些由火箭发射升空的各类航天器。天上的群星里,"东方红"、"风云"、"资源"、"北斗"、"高分"等多颗卫星运行在各自的轨道,造福着地球上的人类。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发射了200多颗卫星,应用卫星实现了系列化、平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没"天链"杨利伟在天上很孤独航天器的任何数据都需要传到地面控制中心才是有意义的,但对于大多数飞在几百公里高的航天器而言,它们每90分钟左右就绕飞地球一圈,这意味着它们大部分时间都是无法跟定点的  相似文献   

12.
举世闻名的哈雷彗星已于1985年1月10日越过木星轨道。目前,彗星距离地球六亿一千一百万公里,正以每小时五千四百三十八公里的速度运行。科学家指出:哈雷彗星将于今年十一月越过火星轨道,年底通过地球轨道。届时,地面观测网和天上卫星一起对其进行科学观测与实地探测,这是二千多年以来观测史上最壮观的一次。  相似文献   

13.
地球是一个不停地运动着的星球,它一方面围绕着太阳运转,另一方面又围绕着自己的轴心——地轴旋转.地球绕轴旋转时,地轴并不是直立的,而是有23°27′的倾斜,换言之,地球是“侧着身体”旋转的,故又叫“侧身旋转”.正由于这一倾斜、使地球得以有了昼夜的更替,四季的变化,并进而支配着气温、风、大洋环流、降水和风暴,所有这一切又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采的气候.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月3日晚11时35分左右,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孤独旅行之后,地球人的使者——美国航宇局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赤道以南15度的古谢夫环形山。这是一趟4.8亿千米悲壮的单程航行——勇气号只有出发,却再也无法归来。十几分钟后,它就向地球发回了第一条信息  相似文献   

15.
大洪水记忆     
<正>关于洪水的记忆翻阅世界上一些极为古老的文书,从其长篇累牍的相同记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洪水的记载。这些传说都暗示,只是在区区八九千年之前,世界上的确暴发过一次淹没全球陆地,并且水位极深、规模极其浩大的灭世大洪水事件。那次大洪水不是寻常的降雨泛洪,其主要特点在于:大洪水在世界各地无处不在,形成了大平原区域深达几米乃  相似文献   

16.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个第一次:美国“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NEAR,简称“尼尔”),于2月13日北京时间凌晨2时左右,在距地球3.15亿千米之远的“爱神”小行星上着陆。这是人类无人探测器第一次降落在小行星上,这一壮举瞬间揭开了人类太空探测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自主控制技术与任务载荷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UAV)具备了良好的任务自主能力。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降落阶段的安全风险最大,导航定位精度较差、人员决策失误等是造成降落过程中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通过总结无人机自主降落过程中对引导控制的需求,对国内外无人机军用和民用自主降落解决方案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对无人机自主降落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只要退回百余年,如果有人说从天上会掉下石头来,那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荒谬。而如今这已是人们的常识。 陨星撞击地球是件频繁事。据科学家研究,每年约有3.5-10万吨陨星物质进入地球大气层,直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月3日晚11时35分左右,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孤独旅行之后,地球人的使者——美国航宇局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赤道以南15度的古谢夫环形山。这是一趟4.8亿千米悲壮的单程航行——勇气号只有出发,却再也无法归来。十几分钟后,它就向地球发回了第一条信息。几小时后,  相似文献   

20.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0,(2):60-61
<正>这张类似岩层"纹身"的照片,是由火星勘探者上的HiRISE相机拍下的,显示出火星上刚形成不久的一堆错综复杂的浅色地形,研究者们认为这是火星上的沙尘暴狂飙后留下的痕迹。沙尘暴在地球上的沙漠地区十分常见,典型的尘暴可持续数分钟,火星上的尘暴也与此相似,只不过它的肆虐范围大得多,经常能够席卷火星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