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美国、欧洲、俄罗斯等航天国家注重航天军、民、商综合协调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综合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对我国制定军用、民用、商业航天综合发展的方案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一、美国、欧洲、俄罗斯的综合 发展战略 1.保持在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三个方面已经取得的地位。 美国在制订新的航天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宣称:将通过支持一个强大、稳定和均衡的国家航天计划,继续保持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对子“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民用和商业利益都是极为重要的”。俄罗斯在制订2000前航天计划时也强调:“保持和发展国家空间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2012年,经济危机对航天产业造成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全球航天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印证了航天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兴衰息息相关。当前美国面临的财政悬崖和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美欧政府对航天的投资力度。尽管最近5年来美国的竞争优势地位在逐年下降,但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能力依然领先,太空探索仍然是美、俄、欧等航天强国未来20年追求的目标。2012年中国航天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国际竞争力和航天实力持续增强,预示"一超三强"的世界航天战略新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5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航天外交战略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对美国航天外交战略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这是美国发布的首份专门的航天外交战略文件。在发布该文件的新闻声明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此事称为“推进美国全球航天领导地位的开创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法国宇航公司战略研究部主任米歇尔·康坦特于199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空间活动的效益国际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pusium on Benefits from Space Activities)上透露了英法两国对航天活动计划的两种不同态度及由此产生的两种不同后果。 康坦特博士讲,由于注意了不断向新的先进航天计划投资,目前法国的航天实力已占整个欧洲的三分之一。1991年的航天销售额达40亿美元;航天从业人员与1979年相比已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0-140
据2008年9月29日“空间新闻”报道,欧洲开始重新审视对美国航天元器件的依赖。最近欧洲航天局、欧洲防务局和欧盟委员会决定成立联合工作组,确定如何实现“战略非依赖”转变。称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追求欧洲航天元器件全部自给自足,而是瞄准能确保欧洲长期自给的关键技术。他们断定美国《国际军品贸易条例》(ITAR)的出口管制政策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俄罗斯航天活动发展战略》(下称"发展战略"),旨在加强俄罗斯的国际政治地位,发展国民经济,造福人民生活,为2030年之前乃至更长远的期限内航天活动的发展确定方向.在发展战略草案公布后,最近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又公布了《2013~2020年俄罗斯航天活动》俄罗斯联邦国家规划(下称"国家规划").作为联邦航天规划和航天领域联邦专项规划的顶层文件,国家规划进一步明确了2020年之前俄罗斯航天活动的目标、任务、优先方向、措施和预期成果等.  相似文献   

7.
在法国凡尔塞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空间会议上,欧洲航天比较详尽地向世界展示了其航天动力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文记录了本次会议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国内外航天动力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空间推进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空间推进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2月,英国政府公布《国家航天政策》(以下简称"政策")。这是英国的首部国家级航天政策,也是面向全球舞台统筹英国航天未来发展的第一次。政策的出台对统筹英国军民航天发展,促进"2030年航天经济总量占全球10%"目标的实现,提升英国在欧洲乃至全球航天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保障英国航天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首部国家级航天政策出台的背景航天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社会越来越依赖空间资产,将其视为国家重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0-141
2008年9月11日,欧洲委员会发布关于欧洲航天政策进展的最终报告。欧洲航天政策是要回应全球挑战,起到全球性作用,欧洲航天活动的战略任务需要寻求:1)发展并利用太空,服务于欧洲公共政策目标,满足欧洲企业与民众的需求,包括环境领域、研发工作及全球气候变化;2)满足欧洲航天相关的安全及防务需求;3)确保强大、  相似文献   

10.
航天标准化工程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为支撑战略转型,推动自主创新,快速提升航天"软实力",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而做出的重要决策。方案明确工程的总体目标是: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 2 1世纪初 ,世界主要航天国家 (如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 )的航天发展战略与政策 ,包括航天计划、重点领域和投资情况 ;分析了上述国家航天政策调整对本国和对世界航天发展的影响 ,最后 ,对我国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10,(3):20-20
<正>航天业著名国际专业分析公司欧洲咨询公司2月23日发表报告,称2009年全球各国政府花在航天计划上的开支比2008年增长了10%,达到68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欧洲航天制造业是航天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组成部分,它植根于欧洲航空航天和防务产业之中,EADS、Finmeccanica、SAFRAN和Thales四大公司的雇员人数占欧洲航天产业总雇员人数的70%以上(如图1所示)。最主要的且专门负责航天业务的部门和主要产业能力都集中于欧洲航空航天产业巨头——EADS Astrium公司和Thales Alenia Space公司之中。  相似文献   

14.
欧洲13国航天部长会议于1991年11月18~20日在慕尼黑举行。会议目的是对欧洲的几个大型航天计划进行决策,确定各成员国参加项目的资金份额。因此,这次会议对欧洲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欧洲在未来航天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成员国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各持已见,会议最终未取得积极的结果,只就欧洲航天计划的继续达成了一项协议。 一、为继续欧洲航天计划 寻求共识 法国作为欧洲第一航天大国,把研制使神号航天飞机和哥伦布空间站与发展核能、高速火车和空中客车飞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法国对这次欧洲航天部长会议极为重视,从9月份开始就在国内大造舆论,争取国民的支持。法国寄望会议做出有利的决定,以使欧空局大型航天计划早日进入实质性生产阶段。 与此相反,作为欧洲第二航天大国的德国,由于东西部统一后,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无力支持这些投资浩大的航天计划。许多政治家也借机以各种理  相似文献   

15.
<正>Space and Innovation OECD在当下广泛互联的世界中,科技已成为提升生产力、理进经济增长和推进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航天正是这一动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2016年10月27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航天与创新》报告Space and Innovation.http://www.oecd.org/publications/space-and-innovation-9789264264014-en.htm.该报告由OECD战略技术和创新研究部下属的航天研究组(Space Forum)编写发布。航天研究组长期跟踪、研究世界航天产业发展,已出版《太空经济速览》、《太空经济度量手册》等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高度重视航天领域的发展,每一届政府都会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军事安全环境等的发展变化,对航天领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于鼓励促进美国航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调整业务布局,推动航天产业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6,14(2):17-24
新一轮世界航天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将航天领域视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舞台,投资航天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大国的战略共识。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呈现新的态势。月球、火星成为未来太空探索新热点,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卫星服务业展现新商机。本文按“国家和地区”及“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两条主线分别对最近3年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5月堪称美国商业航天的"立法季"。美国参众两院不约而同地加快推进新一轮商业航天立法进程,分别审议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的法案。两院的法案均涉及对现行《美国法典》第51编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完善,但众议院的法案进而涉及到太空资源开发等商业航天发展的前沿问题,内容更加丰富而敏感。这些立法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美国私营航天部门创新创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明确小行星采矿所获取矿物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7,(3):140-141
<正>欧盟研制成功航天专用特种碳纤维材料据科技部网站2017年5月23日,由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欧盟EUCARBON项目,成功建立起欧洲第一条面向卫星等航天领域应用的特种碳纤维生产线,从而有望使欧洲摆脱对该产品的进口依赖,确保材料供应安全。EUCARBON项目于2011年11月启动,致力于提升欧洲在航天用碳纤维和预浸渍材料方面的制造能力。项目历时4年,总投入320万欧  相似文献   

20.
航天运载器推进系统焊接自动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人为因素对发动机工作可靠性的严重影响 ,以美国航天飞机和欧洲阿里安推进系统机器人焊接技术发展为背景 ,论述了推进系统焊接自动化的必要性 ;用商用机器人进行焊接自动化的必备条件 ;欧美航天运载器推进系统焊接自动化现状及我们实现航天推进系统焊接自动化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