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准确的时间间隔生产器在时间间隔测量仪器的标定和短时间的定时控制中很重要。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用比较简单的线路,将稳定频率信号的周期转换成所需要的时间间隔信号,满足了这方面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空和时相关系的时频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导航定位、空间技术、计量、精密时频测控包括各种量子频标的发展,对特高分辨力的时间测量和处理以及高频率的点频信号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信号稳定传输现象为基础以及相位变化规律存在于任意频率信号之间等特性达到高精度测量的目的。基于信号传播的稳定性,根据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针对性的传输通道把被测量的时间间隔与相应的路径上的延迟时间拟合进行测量。能够把被测量的时间间隔,尤其是短时间间隔量在空间的方向上展开通过对相应长度量的测量和处理算出被测量。作为对短时间间隔的测量结果,它可以成为传统多种技术的替代品,并且成为大量频率、周期和时间间隔测量技术与仪器精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手段。这项工作与传统的时—空关系的认识及利用结合更有利于对于时间、传输、空间的联系、单位的相关性等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在频率信号之间基于最小公倍数周期会周期性地出现信号间相位重合的情况。这样在时间轴上,可以按照时间的延伸周期性地出现代表随着时间而进行的最小公倍数周期间隔的重合标志。在此基础上调整来自同一参考源的两个频率信号的频率关系,就能够调整时间轴上的时间标记。因此,基于上述频率信号特征的时间传输和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建立在频率信号特性基础上的时间信号的形成、传递和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代时间间隔测量领域对测量仪器大量程、多通道、实时分析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台时间间隔实时分析仪原理样机.采用脉冲计数法对时间间隔进行大量程粗测,结合时间-数字转换芯片构建插值模块进行精密细测,整个仪器实现了8通道时间间隔的并行精密测量.同时使用低成本小型化的微控制器对时间间隔测量结果进行图形显示、实时分析和存储....  相似文献   

4.
在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的传输漂移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数字信号漂移量的准确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介绍了数字通信信号漂移的定义、测量原理和目前国内外测量数字通信信号漂移指标的主要方法,示波器法和专用漂移测量仪表法适用于测量准确度要求不高的工程测量,而时间间隔测量法和频偏测量法适用于建立测量标准。最后简介了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建立的数字通信信号漂移测量仪检定装置。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时间间隔产生和测量技术的不确定度只能到1 ns左右,无法满足高速测量需求。介绍了一种新的时间间隔定标技术,利用现有仪器解决了皮秒级时间间隔产生、校准的难题,将皮秒级时间间隔溯源到了时间频率的国防最高标准,实现了小至1 ps的皮秒级时间间隔准确定标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力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在许多研究和应用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FPGA技术,利用高分辨力时间数字转换器TDC芯片,设计出了一种高准确度时间间隔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工作在不同模式及分辨力,也可以进行不同通道的选择,最多可以达到8个测量通道。测量结果显示,该测量系统可以达到18.6 ps的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7.
短波授时系统采用扩频信号将有助于提高其授时服务质量。顾及到短波信道的复杂性和系统带宽的有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个扩频信号之间的相对发播时间间隔实现短波时号发播的新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所提方案的基本技术思路,并通过理论分析与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案相比于常规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接收机的时号检测错误概率,可更好地实现协调世界时UTC和世界时UT1两种短波时号的兼容发播,为基于扩频体制的短波时号调制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时间—数字转换器在时间间隔误差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时间—数字转换器实现原理。讨论了时间间隔误差的定义及其在同步系统分析中的重要性。从提高测量动态范围和分辨力两方面 ,讨论了时间—数字转换器在时间间隔误差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时间比对中通常采用时间间隔测量仪作为测量仪器,在这种条件下时间间隔测量仪的分辨力制约时间比对的分辨力。分析了时间比对过程中的时间比对和频率源比相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利用频率源比相测量间接完成时间比对的思路并完成了验证上述思路的实验。指出了这种间接测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一种高精度的GPS-铷钟时间频率同步系统,系统输出标准10MHz频率,同时输出高精度的1PPS同步时间信号,在GPS信号驯服下系统同步精度可达到7.2ns,输出频率准确度优于1E-12。论文阐述了系统的原理,给出了测试数据,结果表明,系统指标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对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意义重大,论述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可以达到1ps量级甚至更高的测量精度。该方法利用声表面波色散延迟线作为时间内插器,时间内插器起到时间拉伸的作用,从而可以获得多个观测值,由于平均的效果,总的测量误差将被大大降低。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均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很高的时间测量精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双卫星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中不同路径间传播时延的差异会造成接收信号不同步。针对该系统中接收信号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时间反转全码率全分集空时编码方案。该方案中对发送的符号序列进行空时编码后,利用交织改变符号向量发送的时间顺序并对发送数据进行分组。将其中一组数据进行时间反转并插入保护间隔,使接收机在信号不同步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全码率和全分集增益,同时保留低复杂度最优译码算法的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提出的空时编码方案能够获得最优的性能。另外,系统采用高阶调制方式或信道条件较差时,该方案的性能增益更大。  相似文献   

13.
个人计算机(以下简称PC)的系统时间由其自带的RTC晶振提供,其时间频率准确度并不高。为此,综合考虑各种方案,采用外部校准时间的方法提高PC时间的准确度。通过时间间隔测量的方法获得了作为校准时间结果的钟差值,并对实验结果做了详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C与铷钟同步标准偏差小于1ms。经过时间校准后的PC可以作为网络时间服务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引燃纸和引燃纸燃烧速度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时间间隔校准的难点进行了分析。研制了校准适配器和校准夹具,建立了校准装置。通过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产生的连续可调的时间间隔信号,驱动2只晶体三极管先后饱和导通,使2只发光二极管先后发光来模拟引燃纸燃烧,从而实现对引燃纸燃烧速度检测系统的时间间隔和燃烧速度测量的校准。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精确设定要校准的时间间隔点,从而造成所校准的点不能覆盖整个量程范围的难题。同时,对校准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评定。研究和实践表明,本校准装置简单可靠,方便实用,满足量值传递要求。  相似文献   

15.
较详细地介绍了捷变时间的定义以及6种常用测量方法的原理、数据处理过程、及测量结果等内容。6种方法分别为检相-示波器法、鉴频-示波器法、检相-时间间隔计数器法、鉴频一时间间隔计数器法,HP5372A测频和HP5372A测相。给出了这几种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双混频时差系统时间间隔分辨力的两种校准方法——频偏法和时差拟合法。给出了校准方法的理论推导,两种方法均基于时间差的测量,通过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得到准确度较高的时间间隔分辨力。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双混频时差系统的时间间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用 HP—5363B 时间间隔探头与 HP—5370B 时间间隔计数器、HP—5345A 电子计数器或其它带时间间隔测试插件的通用电子计数器相连接,就可组成一种高精密时间测试装置。它是以数字显示的方式自动或手动测试脉冲信号的快前沿、后沿以及两组重复频率成整数倍的脉冲信号的延迟时间。这种方法代替了过去的示波法和取样法,使测试系统的分辨率可以高达±20ps,测试系统的精密度提高了两个量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测试速度。  相似文献   

18.
时频测量的新技术——相位重合点检测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相位重合点检测技术和周期性信号参数测量各种高精度的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这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所派生的频率、周期、相位差和时间间隔测量方法作了介绍。这些新方法测量精度高,测量频率范围宽,设备构成比较简单,在时频测量领域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能逐渐取代已有的某些测量技术,并可在其它量测量领域获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GPS 单点定位中, 参数解算的收敛时间和收敛稳定性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影响收敛时间和收敛稳定性的因素很多, 本文主要就观测资料的不同采样间隔、卫星钟差资料的不同采样间隔、不同的定位精度要求对精密单点定位中参数收敛时间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以中国上海GPS综合应用网中的12个测站资料为例, 分析了采样间隔、定位精度要求与收敛时间的关系, 并对不同采样间隔的收敛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对北斗二代导航定位接收机输出的1PPS信号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字滤波器滤波和电压的积分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滤除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使其输出相对平稳的1PPS信号来驯服铷原子频标。研究北斗接收机驯服铷钟原子频标的模型,采用精密时间间隔测量、高精度数字比相、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种先进技术,完成对铷原子频标的跟踪控制,实现与星载铷钟同等精度的时频信号输出。研制了一套北斗接收机驯服铷原子频率标准源,该频率标准携带方便,性价比高,既可以为时统、通讯系统提供现场计量技术保障,又可以实现对原子频率标准的远程校准、核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