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2月8日,波音747-8货机第一次成功飞上蓝天,在经过3小时39分钟的飞行后安然着陆,这标志波音747-8飞机全面进入试飞阶段。波音747-8货机计划进行长达1600多飞行小时的试飞。2月8日的首飞是其中一部分,飞机起飞后在华盛顿州西部上空进行了飞机的基本操纵特性  相似文献   

2.
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首架安-38原型机已于1994年6月23日完成首次试飞。此飞机已接受初步订货109架,大规模的生产将于1995年中期开始,到本世纪末,年产量计划达到200架。安-38飞机的制造厂选定在俄国的新西伯利亚飞机制造联合公司不是偶然的。47年前,安东诺夫设计局就诞生在这里,是这个工厂给了以O.K.安东诺夫为首的年轻的飞机设计集体以栖身之地,给他们提供了设备、工具及生产场地等,从  相似文献   

3.
正ARJ21飞机顺利完成起飞复飞飞行指引优化试飞2017年2月25日,ARJ21飞机起飞复飞飞行指引(FD)设计优化研发试飞在西宁曹家堡机场全部完成。本项试飞工作从2月6日(正月初十)开始,历时20天,测试了阎良机场(平原机场)、西宁机场(高原机场),大重量、小重量、单发、双发等多种构型,共完成了16个飞行架次,71个试飞点的测试。根据试飞员的评估、试飞工程师的观察以及试飞数据分析,该版本FD软件满足预期的设计需求,在起飞复飞各个试飞构型和状态下,飞行指引仪易于跟随,可极  相似文献   

4.
ATR42-500试飞     
支线运输机ATR42-500是ATR42-300的加大型,已于1994年9月底在图鲁兹机场首飞成功,现已转入300飞行小时的取证试飞阶段。该机为双发涡桨客机,载客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安-70飞机的主要设计特点,讲述了西方飞行对安-70飞机的试飞情况,对试飞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西方飞行员对安-70飞机的总体评价 。  相似文献   

6.
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用于获取飞行模拟机研制及鉴定所需的试飞数据,涉及多项试飞科目。为提高试飞效率、降低试飞成本,针对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与型号试飞的优化结合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飞行模拟机研制进度要求、型号试飞规划、型号构型到位计划,以及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和型号试飞各试飞科目的试飞要求等要素,分别在试飞科目分析阶段和试验点分析阶段提出了不同的优化结合原则,包括试飞方法相似原则、科目类别相似原则、前置试验满足原则及构型要求兼顾原则。并给出了直接结合、试验点连续结合、形态变换结合及架次结合四种优化结合方法,以及优化结合方法所适用的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阶段。该优化结合方法已在实际型号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任务规划中得到应用,起到了减少试飞任务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148系列支线机是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正在开发中的55-80座客机。按计划,安- 148的取证试验将在2004年底完成, 2005年第一季度完成适航性验证飞行  相似文献   

8.
由于计划在1993年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全部布置完毕、并计划在1994年对波音777进行取证试飞,所以从1991年年初就开始了一项研究来验证GPS技术在空间定位中的应用。这项研究的第一阶段,即GPS差分码技术的研究,此技术论文曾在1992年试飞工程师协会(SFTE)会议上发表。本文介绍了GPS载波相位数据在飞行试验空间定位中的应用。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GPS载波相位数据用于飞行试验中可能和实  相似文献   

9.
完成3小时39分钟的首飞后,试飞机组对747-8的操纵品质和油耗情况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标志着总计1600小时的庞大试飞计划开了个好头。按计划,747-8将在年底前取得适航证并交付用户。  相似文献   

10.
波音787的飞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波音787的高密度飞行试验计划,6架波音787试飞原型机的试飞科目安排和试飞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军用航空     
米里设计局试飞改进米-24M俄罗斯陆军在从事一项试验性的米-24武装直升机升级计划。第一架改进的米-24M于2月8日和11日分别进行了两次飞行试验。这项计划由俄国防部投资、由米里设计局和军方试飞员联合试飞。米-24M是在米-24V/P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加装了米-28武装直升机用的新型、高性能主旋翼和尾桨,以及重量更轻的固定式起落架,以提高飞机的使用升限。机上吊挂武器的短翼进一步缩短,为的是节省重量和增加机动性。据军方说,这项计划的目的是让米-24M具有更好的夜间攻击能力。机上将加装先进的夜间攻击电子设备和Ataka—Vanti油箱…  相似文献   

12.
2012年2月29日,ARJ21-700飞机首次审定飞行试验在西安举行。下午3时06分。ARJ21-700飞机申请方试飞员与中国民航局试飞员共同驾驶ARJ21-700飞机从西安阎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机场飞上蓝天.开始了ARJ21-700飞机第一个局方审定试飞科目—空逮校准的审定试飞。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自主研制喷气客机局方审定飞行试验正式开始.也预示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飞机适航取证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袁东 《飞行试验》1997,13(1):22-25
本文以1994年底在俄罗斯飞行试验研究院的Tu-154M空中飞行模拟器上进行的数字式显格式评定演示飞行为依据,详细地介绍了先进民机和军机上广泛采用的数字式飞行参数下显的试飞评定,内容包括由机载数字计算机控制的下显的特点,试飞任务,试飞员评定方法,下显格式评定内容和数据处理。供从事下显飞行试验研究和飞行模拟研究的试飞员的试飞工程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航空新闻     
《航空科学技术》2005,(2):40-41
“山鹰”鉴定试飞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新一代高级教练机“山鹰”正在西安某试飞基地紧张有序地接受空中、地面飞行检验,为飞机设计定型奠定基础。飞机已经过近10个月的鉴定试验试飞,两架参加鉴定试飞的飞机已累计完成210个起落,总计安全飞行148小时。“山鹰”从2003年12月13日和次年4月12日两架飞机实现首飞后,于4月28日进入鉴定试飞阶段。两架飞机从去年6月28日先后投入测试飞行后,截至今年2月28日,共安全飞行194个架次,完成了飞机无外挂状态调整试飞、基本性能、导弹发射等近20项飞行试验测试。飞行测试结果表明,飞机性能稳定,基本达到了第…  相似文献   

15.
直八型机定型试飞样机03架机于1993年6月改装完成后,同年8月试飞研究院按批准的试飞大纲进行了发动机设计定型高温试飞,随后装上国产旋翼桨毂进行地面长试与空中试飞,证明情况良好,同年10月底交试飞研究院进行主机设计定型试飞,载至1994年6月30飞完最后一个吊挂科目,前后两阶段共用173天,空中飞行85小时26分,计160个起落,全面完成了试飞大纲规定的124个任务单的试飞  相似文献   

16.
米格-21与米格-21Φ1957年底,前线歼击机E-5已正式命名为米格-21,其主要的飞行试验业已完成,而带后掠翼的类似试验机E-2A的试验工作实际已经停止,已制成的几架E-2A型飞机主要用作飞行试验台。不过,E-5(米格-21)并未立即投入成批生产,E-5的试验机继续试验。1958年5月,E-5试验机的试验全部结束。主要试验了M<1.85、飞行高度18000米的三角翼歼击机的气动力特性。不久前,用E-4试验机试验了尾旋和M<1.45的气动力特性。E-5试验机总共试飞了98次,E-4试飞了100多次,而带后掠翼的试验机E-2和E-2A则试飞了250次。  相似文献   

17.
3月10日,A380测试飞机飞行测试时间达到1000飞行小时。目前,4架A380测试飞机都已进行了试飞。前两架测试飞机安装了重型测试仪器,并频繁参加飞行测试项目。A380测试项目将贯穿2006年全年,从而为年底的认证做好准备。A380飞行测试达到1000飞行小时  相似文献   

18.
李存杰 《推进技术》1988,9(5):39-39
美国空天飞机计划的近期目标是在试验飞行器上研究和发展为使美国能研制出在大气层中以高超音速持续飞行的军用和民用飞机以及把有效载荷送往轨道的航天器运载火箭所必需的技术.到1989年底或者1990年初将选定一个弹体承包商和一个推进系统承包商,要制成两架X-30试验飞行器,并在1993年首次试飞.到作飞行试验时所花的钱估计约为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28日,ARJ21-700飞机103架机在完成银川航电系统试飞任务后,从银川河东机场起飞,经过51分钟飞行,顺利转场阎良试飞院机场,标志着此次银川航电系统试飞任务全部完成。此前,102架机已于10月19日从银川河东机场顺利转场阎良试飞机场。此次银川航电系统试飞任务由102、103两架飞机完成,其中102架机在银川共飞行3架次,完成了基本型仪表进近系统审定试飞科目;103架机在银川共飞行10个架次,完成了飞行管理、仪表进近、TAWS(地形防撞警告系统)、指示记录系统(结合)等审定试飞科目。经过参试人员对试飞数据的分析和对试飞结果的确认,此次试飞结果有效。  相似文献   

20.
电传飞机迎角限制器是大迎角飞行控制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迎角限制器功能可以有效地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GJB3814-1999中对于迎角限制器的验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试飞中必须针对迎角限制器开展飞行验证。根据某型飞机的气动特性、控制律设计原理,开展了飞行仿真试验验证,提出了合理的试飞方法,制定了合理的测试方案和试飞方案。在试飞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开展试飞,有效地规避了意外进入失速尾旋等试飞风险,保证了试飞安全,全面验证了某型飞机的迎角限制器功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电传飞机迎角限制器试飞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