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黄志澄 《航天》2010,(3):22-23
正当众媒体高调称颂:“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意义堪比探索南极”,没几天的功夫,这个伟大的计划却“胎死腹中”。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2011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报告,建议国会在未来5年内,为美国航宇局增加约60亿美元预算,同时建议取消美国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虽然这个报告还要经过国会通过,但要它起死回生,可能性不大了。  相似文献   

2.
日月 《航天》2009,(3):56-57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最高档俱乐部”,虽然它没有正式登记注册,也从未正式挂牌,没有具体的地址,但其“门槛”之高,却是连亿万富翁也只能望它兴叹,无论花多少钱也没法进入这个群体。这就是由“阿波罗”计划造就的,到过月球(包括月球上空)的24位航天员——其中的12位还亲自踏上了月球大地是“金卡会员”,他们都是惟一曾从另一颗星球上空回望过地球的人类。所以,他们的故事也能让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37年前,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圆了人类几千年的登月梦想,随后的航天员在月球表面所进行的各种研究活动,再次夯实了这个伟大的梦想,那么,我们可以说,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阿波罗号系列飞船犹如一艘艘载梦之舟,带着人类的梦想和祝福驶向遥远的月球……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3,(11):16-16
月球上的撞击坑多以人名命名。据统计,有近1400位世界级的名人“住”在月球的撞击坑里,他们基本上都是高风亮节的科学大师。月球正面居住的大多是古代名人,而月球背面则不乏现代名家,如雷贯耳的爱迪生、门捷列夫、巴甫洛夫、居里夫人、冯‘卡门、焦耳、马赫,以及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等均在其中。更有意思的是,月球上还有一个“航天村”,从祖师爷齐奥尔科夫斯基到著名火箭总设计师科罗廖夫,还有精英航天员,如加加林、捷列什科娃、列昂诺夫、季托夫、沙塔洛夫、阿姆斯特朗、怀特等十几个人。由于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上太空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陈曦 《航天员》2013,(3):66-69
2013年4月,第20届全球月球车大赛在美国太空和火箭中心拉开帷幕。持续举办了几十年的月球车大赛项目,在培养一代代热爱航天的学生的同时,也让月球探索之路更加大众化和科普化。不过,你是否知道月球车在月球上行驶是始于“阿波罗”15号登月任务呢?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阿波罗”15号航天员第一次在月球“开车兜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6.
王双军  宿东 《航天》2014,(1):6-7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怀抱“玉兔”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中国一举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3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本刊综合国内外各方报道,特编辑“嫦娥三号登月”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环月轨道器已发射成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建立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我国已成为国际月球俱乐部的成员,必将对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月球做出自己的贡献.国际上早就有一个外空条约叫《月球协定》,这个协定同我国正在实施的月球探测活动会有什么关系呢?本文试图通过对《月球协定》的分析,探讨我国实施月球探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2 0 0 4年2月报导,2 1世纪头2 0年中国对月球的探测,将按“绕、落、回”三步有序进行。第一步“绕”,拟于2 0 0 7年之前发射1颗月球卫星。有关这项探测的工程正在进行中。绕月探测工程的总指挥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栾恩杰、总设计师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孙家栋院士,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欧阳自远院士。第二步“落”,计划于2 0 10年以前发射带有着陆器的探测器,对月球进行实地考察。第三步“回”,计划于2 0 2 0年前完成从月球取回土壤和岩石样品的工作。中国探月计划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梦想,NASA在2005年制定了“星座”计划。在这一计划中,NASA将研制新型“阿瑞斯1”载人火箭和“阿瑞斯5”载货运载火箭、“猎户座”载人探测飞行器和“牵牛星”月球着陆器,并发展用于月球、火星和其他行星探索的相关技术。“阿瑞斯1”火箭将作为美国未来主要的航天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10.
对很多人来说,“医监医保”是个很陌生的词,更是一个很陌生的职业。因为选择了这个行当,医监医保医生们每天都要和航天员打交道,他们对航天员健康给予的关心远甚于对自己和家人的关心。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们如何来当航天员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1.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打算在2012-2013年间,实施德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探月项目"月球探索轨道器"。这个探月项目其实是由两个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借助微波和钻地雷达,"看透"月球表面以下2~100m,了解月球的内部构造;第二个探测器能测绘月球表面微弱引力和磁场的三维彩图。由于该计划会持续4年时间,所以它还有可能捕捉到月球表面因天体撞击新形成的环形山。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1,(1):36-37
夜空中除了月球之外,最明亮的物体是什么?太阳?这不是脑筋急转弯!金星?这个答案已经OUT了!2009年3月,在增添了新的一组太阳能电池板后,国际空间站超越金星,成为夜空中第二明亮的物体,仅屈居月球之后。假如今天地球上的文明突然毁灭,文明的进程重新来过,新文明的“古代”天文学家一定会对夜空中那个每92分钟就绕地球一圈、亮度超过金、木、水、火、土五颗星的“星体”充满了敬畏之心。在新创造的神话中,这颗“星体”所代表的神灵一定地位显赫。这样一想,国际空间站还真是人间奇迹,开始长期驻扎算起,国际空间站连续载人飞行已经过了10年。对于国际空间站来说,十周年已经算人到中年,该是对它的表现做一次中期总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翘首望月球     
月上中天,清辉满地,惹骚人墨客无数遐想。对于这个与人类相伴千万年的自然天体,—直以来,我们都赋以感性情思,理性上却知之甚少。至唐代诗人张若虚一句“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表现的淡淡的宇宙意识,才算是较早的对月球的叩问。如今,诗人已逝,诗情退却,将疑问留与后人探索。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登月器的降临,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计划的实施,人类在月球取走的样品,使我们终于对月球懂了一点点。这一点点让我们知道月球上也有山,它们比地球上的还高;月球上有宝藏,它们比地球上的还珍贵。也就是这一点点,激励着人类再次向月球迈出理性而坚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09,(4):8-8
据新华网报道,美国NASA2009年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见封2)。美国航天局的电视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东部时间18日17时32分(北京时间19日5时32分),两个探测器——“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月球坑观测和遥感卫星”(LCROSS),搭乘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开始了月球探测之旅。  相似文献   

15.
高歌 《航天》2012,(7):50-51
理查德-尼克松曾任美国的第37任总统,他就任的1969年正是阿波罗计划“瓜熟蒂落”的阶段。同年7月16日,美国发射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阿波罗11号飞船,随后尼克松参与了航天员成功登上月球和安全返回的有关活动。7月20日,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时,尼克松在白宫与他们通话,祝贺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相似文献   

16.
雨水 《航天》2014,(10):62-63
2013年12月2日,携带“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面,“玉兔”号驶上月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施探测器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为此国内相关单位制发了各种纪念邮品,它们见证和记载了这段辉煌的历史。现将个人收集的邮品分为发射篇、测控篇、落月篇、巡视篇介绍如下,希望读者喜欢。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09,(8):43-43
为了重返月球,美国目前正在打造新型登月飞船“猎户座”。这种新型飞船大胆借用了阿波罗工程的可靠经验:“猎户座”的外形酷似阿波罗飞船。“猎户座”月球着陆器仍采用阿波罗飞船登月舱的设计理念,即由上升级和下降级组成,上升级是航天员完成登月使命后将他们送回月球轨道的乘员舱,下降级是一个有4条腿、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着陆平台。  相似文献   

18.
子力 《中国航天》2007,(7):38-39
在天上的两大发光体——太阳和月球中,美国的“月球侦察轨道器”(LRO)项目感兴趣的是月球。该探测器将在2008年晚秋时节奔向月球,对月面进行测绘,以帮助为人类重返月球铺  相似文献   

19.
钱航 《航天员》2012,(6):61-62
高温炎热的夏季会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冰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使我们不再担心食物因高温而快速变质,也不再烦恼没有冰凉的饮品解渴。而对于长期值守太空的航天员来说。冰箱的到来同样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2012年10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的“龙”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输送来了约454千克的货物,其中就包括食品和一个冰箱,冰箱里还装有冰激凌,这对航天员来说可是奢侈品。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0日.历时5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在中心演示厅举办了“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发布暨颁奖仪式”。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作品被确定为月球探测工程标识.该标识在网络票选中以最高票数获得了网络人气奖。此外.由浙江设计师苏志怀和福建设计师林秀杭设计的作品获得了本次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