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众所周知,GPS(Golbal PositioningSystem)是由美国防部(DOD)研制的卫星全球导航系统,将于90年代初进入运行阶段。NASA决定包括下一代航天飞机在内的空间平台的主要导航系统将采用GPS方式,为此已经开始进行整体研究。不仅空间站采用GPS导航,而且欧洲航宇局(ESA)计划中的小型航天飞机Hermes也将以GPS和INS(惯性导航系统)为中心着手研究导航系统。只靠GPS一种方式得不到姿态情报,还要和INS方式组成复合系统才能提  相似文献   

2.
杨艳 《国际太空》2013,(9):62-63
近日,搭载在我国新技术试验-1卫星上的充气式重力梯度杆成功完成了在轨充气展开和成像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轨开展的空间充气展开结构技术试验,标志着我国充气展开空间结构具备了初步工程化的能力。其中重力梯度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气伸展臂是一种新型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以下简称机电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共同开发、联合研制,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制能力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水平,该项目也成为了企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3.
卫星控制用的脉冲等离子体推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空间推进用的电火箭发动机。该系统称作MDT—2A微推力器样机。文中叙述了这种样机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和样机的性能。样机的元冲量为6.5毫克·秒,比冲280秒,耗功5瓦,总重2.75公斤,工质为固体太氟隆(聚四氟乙烯塑料)。经过多年元部件的研制,样机的性能试验、力学环境试验和热真空试验已满足空间飞行试验的要求,有待于进行空间飞行试验。它也可作为同步卫星东西位置保持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多通道GPS共视法时频传递接收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共视法是国际上流行的远距离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核心是共视法接收机。我们成功研制了多通道GPS共视法时频传递接收机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自主研制的高精度时间间隔计数器和Motorola生产的VPONCORE GPS引擎组成,软件符合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CCTF)发布的GPS共视法数据处理软件标准化指南的要求,与单通道GPS定时接收机相比,界面更友好,操作更方便,具有很强的分析处理数据功能。经测试证明多通道GPS接收机零基线共钟共视时间比对的不确定度小于4 ns(仰角40°),与国外报道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应用空间技术 GPS 监测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定位技术GPS 可以达到很高的相对定位精度(10~(-6)~10~(-8)),是监测地壳运动、进行地震预报的一种新手段。中国华北是一个地震活跃地区。应用GPS 技术在华北布设了一个地震监测网,经过精心观测、优化设计和严密平差,获得了高精度的第一期成果。华北GPS 网的建立将为大震预测和地球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1990年5月,中国和(前)苏联空间技术代表团在莫斯科草签了空间技术合作协议书,协议书中提出了十个合作项目,其中第一项就是联合研制Glonass/GPS 兼容接收机。1991年4月30日,航空航天部Glonass/GPS 专家代表团与(前)苏联航天仪器研究所在莫斯科草  相似文献   

7.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数十年来其项目研制、运行管理及推广应用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据2004年12月发布的<天基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政策>,美国对GPS的管理运行体制进行了调整,本文从GPS联邦管理机构、空军运行管理机构及民用团体三个方面对GPS的运行管理体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动态GPS信号C/A码捕获方案及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检测高动态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信号,需要设计码环及载波环捕获与跟踪数字系统.尽量缩短盲捕时间,快速捕获到信号,是研制高动态GPS接收机技术的关键,而GPS信号C/A码的快速捕获是码跟踪和载波捕获与跟踪的基础.主要讨论了在高动态GPS信号C/A码捕获中,并行搜索法和串行搜索法的原理与实现,并结合GEC公司的十二通道相关器GP2021,给出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用串行搜索法捕获高动态GPS信号C/A码的算法实现.  相似文献   

9.
美国军用空间飞机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22日,美国在卡纳维拉尔角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了X-37B空间飞机的试验飞行器——轨道试验飞行器-1(OTV-1)。X-37B是有翼无人空间飞机,由美国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RCO)管理,其任务是加强美国国防部特种作战支援和武器系统的研制与部署,增强全球的快速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GPS的中、高轨道航天器定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GPS确定空间航天器轨道,尤其是GPS在中、高空间航天器定轨中的应用,针对中、高轨道中可见星少及GPS信号微弱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微弱信号检测算法,提高了GPS接收机的接收能力,同时提出了利用伪加速度测量和轨道约束进行定轨解算的新方法,使得在HEO(高偏心轨道)中利用两颗可见星可以解算定位解,对GEO(静止地球轨道)只用一颗星就可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印度为了发展自己的空间事业,近几年来兴建了两项大型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以用于自己研制的卫星试验,一项是大型声试验设备,一项是空间环境模拟器。大型声试验设备已经在1988年建成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该设备由印度国家航空实验室(NAL)及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共同设计和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制定了空间平台计划,其中共轨平台计划(ATP)已于1987财政年度开始了概念设计,大约要花费8年时间,即1995年发射入轨。这个带有大型双翼太阳电池板、大型辐射器、智能机械手、大型天线的共轨平台(见图)和当前正在加紧研制的大型技术试验卫星ETS-V、日本空间舱(JEM)的开发将对日本空间开发工作产生重大推进作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通过共轨平台的开发,将  相似文献   

13.
GPS/GLONASS定位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作为两种实时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为满足离线试验研究的要求,设计开发了GPS/GLONASS卫星定位仿真器.该仿真器分析GPS和GLONASS星座的运动轨迹,并模拟卫星接收器的解算,以纯软件的方式实现卫星定位.仿真计算表明此仿真器定位精度与实际接收机相当,可以模拟真实的卫星定位,为仿真调试等研究工作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为推进国内的空间实验和应用,于1986年2月设立了“空间环境应用推进中心” (财团法人),目前已经开始制订年度事业计划。设立该中心的目的是进行有关空间环境应用的调查、试验研究,以及空间应用的普及等活动,以利推动产业界方面的空间环境应用,进一步提高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为产业界的发展作出贡献。新制订的事业计划如下:一、有关空间环境应用的试验研究和研制。二、有关空间环境应用的调研。·作成空间实验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 GPS)是一项全新的卫星导航定位的高技术工程,是全球可共享的技术资源。它具有全球覆盖、全天候工作、全天24小时连续而实时地为无限多个用户提供高精度七维(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的能力。实时定位精度可达10m 以内,事后处理的定位精度可达1m 左右。测速精度可达0.1—0.01m/s。时间传递和时间同步精度可达10—1ns(10~(-9)s).本文简要介绍了 GPS 的概况和国内外开发研究的动态。着重就 GPS 时间传递的原理、力法和误差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报道了国内首次 GPS 共视法时间同步大型试验的情况和取得的结果。最后,作者专门论述了 GPS 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航天简讯     
美国空军向工业界提出招标,制定空间试验计划(STP)中的 P86—2军用卫星。研制周期要45个月,1991年交货。美国洛克韦尔公司用26天时间完成了导航星改进型的第一颗卫星的空间环境试验。该卫星为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的第13颗。1989年欧洲将启用卫星数据传输的阿波罗网。该网可用于西欧渚国的文献查阅和  相似文献   

17.
一、空军准备研制军用空间飞机美空军正在准备研制一种与现有航天飞机不同的小型可载人军用空间飞机(Spaceplane)。这种军用空间飞机的有效载荷能力为20,000磅,它可从任何大机场的跑道上起飞,并直接加速,进入各种轨道。设计和研制这种空间飞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九十年代军用航天任务的要求。美  相似文献   

18.
GPS实时定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PS OEM板为基本硬件,在自行研制GPS实时定姿软件的基础上,搭建了GPS实时定姿系统。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定姿软件解决了数据接收、解码、同步,模糊数快速计算,动态检校等关键技术。经多次静态、动态试验验证,系统运行稳定,动态跟踪性能良好。基线长度为1.2m时,定姿精度优于0.3°,可单独用于系统的导航,或作为系统导航设备的校准装置,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实践-5(SJ-5)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它是一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科学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和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试验等。SJ-5卫星是与风云-1(FY-1)气象卫星一起由长征-4B运载火箭发射的。1 回顾SJ-5卫星从1996年8月开始正式研制,1999年3月通过出厂评审。在该星的研制任务单位选择上,首次采用招标方式,最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标,承担SJ-5卫星的研制任务。SJ-5卫星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用户(中国科学院)的要求,同时由于是搭载发射,所以还面临着多种约束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前言众所周知,空间模拟器是一项技术复杂、投资多的大型地面试验设备。美国在60~70年代建造了一批这类设备,用于航天器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其他国家与国家集团(如我国、日本、法国与欧空局),在70年代后也相继建成了尺寸相当于美国中等尺寸水平的空间模拟器,用于对各自研制的航天器进行有关试验。此后,未见到研制大型空间模拟器的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