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上,为奖励对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有功人员,中国航天基金会特别颁发了 2020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奖和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梦之蓝"特别奖。中国航天基金会奖是继承中国航天基金奖,经中国航天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在科学技术部备案而更名的科技类奖项,重点奖励为航天科技创新与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航天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7月27日,"东营杯"2017年度中国好技术、生产力促进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生产力创新发展论坛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旗下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荣获生产力促进特殊贡献奖,所长原民辉出席颁奖大会并领奖。中国好技术大赛及生产力促进奖评选、中国生产力创新发展论坛等相关产业化服务活动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联合全国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和开展,其目的是促进全  相似文献   

3.
5月19日,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在农业展览馆举行;5月22日,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开幕。盛大的科技展会,集中展示了近年国家创新建设的最新进展,重点推出了一批自主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科技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创新成果;众多的高科技产品,使得广大观众可以尽情体验科技的魅力。此次科技周与科博会上,航天科技产品重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航天院校学生科研、创新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环境支持,研究航天院校科技创新培养模式,有积极的意义。基于对航天特色院校创新创业团队的案例研究,提出以全过程育人为视角,梳理全过程育人与高校创新教育的互动关系,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的意义并基于此提出全过程育人视角下航天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宇航学报》2008,29(6)
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曾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别召开了中国宇航学会首届学术年会和第二届学术年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年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中国宇航学会拟于2008年12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航天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年会将云集我国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有关单位的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和航天科技工作者,就中国航天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将就以下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6.
《空中交通管理》2006,(5):F0002-F0002,I0001
5月19—20日,由民航总局人事科教司、民航总局空管局、全国民航工会、全国民航团委和全国民航青联主办的首届全国民航管制员岗位技能大赛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隆重举行,分别来自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西北、新疆地区的23个参赛队共46名管制员参加了此次技能大赛。大赛内  相似文献   

7.
航天科技四元勋获杰出科学家奖8月22日,功勋卓著、德高望重、被人们尊称为航天四老的任新民、梁守、屠守锷、黄纬禄喜接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重奖。颁奖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园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向十位杰出科学家颁发了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证...  相似文献   

8.
《遥测遥控》2012,(2):73-74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航天遥测遥控技术专业组将于2012年下半年(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举办"第十七届中国遥测遥控科技大会"。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的指示,将"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更名为"中国遥测遥控科技大会"。本次科技大会的主题为"先进的空间通信导航技术"。本届科技大会旨在鼓励创新思维,展示我国空间通  相似文献   

9.
发射短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6):145-146
正德国两辆月球车2017年底前登月据美国太空新闻网2016年11月29日消息,参加谷歌月球X大奖的德国私人团队"业余科学家"宣布已签署发射合同,将在2017年将两辆月球车送上月球。团队已向美国航天公司签署合同并购买了发射服务,两辆月球车将作为次要载荷搭载火箭升空,但具体使用哪种火箭目前尚未确定。团队目前已有12名全职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德国汽车制造  相似文献   

10.
《宇航学报》2004,25(3):272-272,277
中国宇航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 0 0 4年3月30日在北京九华大饭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宇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的专家、学者、航天科技工作者以及特邀嘉宾近30 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应邀出席大会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同志(出席大会闭幕式)、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同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同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同志、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航天老领导程连昌同志、马云涛同志、鲁之沫同志、王福庆同志。中国科协副主席、国…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20日-21日在京西宾馆召开了2005年全国质量管理奖暨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表彰交流大会。会议规模空前,郝建秀副主席,袁宝华、林宗棠、陈邦柱、王卿平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为获奖企业颁了奖。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     
正我国科学家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据科技部网站2018年5月28日报道,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清华大学魏飞团队与李喜德团队合作研究,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领域取得突破,团队通过采用原位气流聚焦的方法,可控地制备了具有确定组成、结构完美且平行排列的厘米级连续超长碳纳米管管束,通过制备含有不同数量单元的超长碳纳米管管束,定量分析其组成和结构对超长碳纳米管管束力学性能的影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8年4月24-25日在哈尔滨组织召开"首届中国航天大会暨第三届中国航天高峰论坛"(原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学术年会)。大会将结合"4·24"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活动,通过"大会报告+专业论坛+主题交流"的全新模式,充分发挥学会各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拟于11月12日-13日在北京(暂定)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年会将云集我国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有关单位的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和航天科技工作者,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将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等相关领域。两院院士、航天及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将就航天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为更好地服务全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共同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现启动2021年度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招募工作。一、招募条件拥护学会章程,热心支持参与学会各项工作、履行高级会员义务,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可申请成为高级会员:  相似文献   

16.
阐述作者对科研工作的体会,从5个方面说明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所应持有的原则和理念,佐以实例简要地阐明其重要性和影响,以供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亚马逊河流,有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掀起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今天,我们在这里点燃书香,也会熏陶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一个科技的、人文的、和谐的西南新空管。"5月25日上午,西南空管局第一会议室正在举行"读书伴我成长"演讲,这也是西南空管局举办的首届"书香满空管读书周"活动的最后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18.
正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恪守科研诚信准则,推动良好学风建设,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基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突出抓好科学诚信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聚力推动"十四五"时期航天学术与科研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激励和引导广大航天青年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加快培育促进航天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宇航学会向广大会员和航天青年科技工作者发出如下倡议:一、坚持正确方向,弘扬航天精神,做科研诚信的坚定传承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研导向、价值取向,坚定科技报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0月,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将在北京召开第六届飞行器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的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聚焦再入创新引领空天融合"。现开展会议征文,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广泛交流该领域内最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推动我国未来航天技术的持续发展。一、征文主题1.EDLA新技术及发展战略研究:航天器天地往返技术发展战略;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航天器再入/进入、减速与着陆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航天器再入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航天》2010,(7):36-37
2010年5月17日上午,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承办的第一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全国大中学生卫星导航科普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