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达组网中的两点源反辐射导弹诱骗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辐射导弹(ARM)是现代防空系统面临的五大威胁之一,它能直接摧毁雷达设施并杀伤操作人员,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在反辐射导弹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提高防空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能力意义十分重大。文章主要介绍了雷达组网中,采用两点源原理,利用两部雷达组网抗反辐射导弹,得出在不同情况下诱骗反辐射导弹成功的概率,由此推断如何更好地安排雷达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效果。最后给出了两部联网雷达距离不同时,对反辐射导弹诱骗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雷达组网可以解决大范围资源共享、大力度协同工作、大动态处理等难题,具有极高的军事应用前景,基于传感器栅格的雷达组网则具有更大的信息优势和组网性能。介绍了传感器栅格的基本概念和基于传感器栅格的雷达组网系统模型,并对组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复杂电磁环境背景下,研究了组网雷达基于粒子滤波算法对隐身目标的跟踪滤波问题,建立了雷达观测方程和隐身目标的多基地雷达截面积模型,分析了基于U PF的组网雷达目标跟踪滤波算法。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组网雷达利用粒子滤波技术跟踪隐身目标的有效性,并对几种跟踪算法的效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雷达组网系统辐射源威胁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对地电子进攻作战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地面组网雷达对空中作战飞机的威胁度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给出了组网雷达威胁度评估的层次结构,确定了一套评估指标,建立了三级评判模型,并确定了各因素权重。最后,给出了组网雷达辐射源威胁度的量化评估方法,并通过实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国宏  李世忠  白晶  吴巍 《宇航学报》2012,33(12):1781-1787
针对压制干扰下组网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制干扰下雷达量测模型的跟踪技术。该跟踪技术包括压制干扰下量测模型和组网雷达序贯滤波跟踪两部分。压制干扰下量测模型根据雷达采取抗干扰措施前后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干比分别计算检测概率,进而模拟传感器在压制干扰下对目标的检测情况。组网雷达序贯滤波中,首先对压制干扰下各雷达的量测数据进行串行合并和点迹合成,而后采用基于交互多模型(IMM)的序贯滤波方法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跟踪。该检测与跟踪技术可模拟出雷达在压制干扰下由于检测概率下降造成的目标暂消现象,提高组网雷达跟踪航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鲍江英 《空中交通管理》2007,(B11):27-30,21
近年来,雷达组网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针对雷达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问题,文中结合工程实施经验,分析了雷达信号的引接技术,最后提出了现阶段雷达传送网中组网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收发分置雷达探测目标的特点,建立了收发分置雷达的目标定位模型,并且对收发分置雷达的目标定位精度进行了仿真和分析,重点讨论了目标参数的变化对定位误差分布的影响,得出了有用的结论,最后指出了研究内容在雷达组网作战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对中低纬度带特定区域的时间分辨率,对雷达卫星可选择低倾角地面轨迹重复轨道进行了研究。定义了地面轨迹重复轨道,考虑因地球带谐项摄动地方时存在周期性变化,结合轨道和载荷特点,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多星组网、轨道面均分、合理设置纬度幅度使地面轨迹一致,实现互补最大重访时间盲区的组网设计方法。给出了以福州为目标区域的雷达卫星轨道及组网设计,分析了其覆盖能力和重访特性。仿真表明:采用低倾角地面轨迹重复轨道具备对特定区域每天连续4~5轨的覆盖能力,通过3颗卫星组网,最大重访时间即可缩短至2h内,可较好地适于雷达卫星对特定区域成像侦察任务。  相似文献   

9.
机载雷达组网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组网是近年来军事领域很关注的问题。一般意义的雷达组网是指地面各雷达站通过网络达到信息共享,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目标,这里介绍的是机载雷达组网技术。各载机之间通过内部数据链系统交联信息,对目标进行被动和主动定位、跟踪,使得武器平台的战斗力得到成倍提高。本文简要阐述了该系统的作战需求、系统组成和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雷达组网的抗干扰性能是雷达网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客观、准确地定量评估其抗干扰性能是该领域一个热点问题.根据雷达组网的特点,提出了以雷达网内各雷达自身战技性能和雷达网配置布站情况为主的静态评估指标,以及以对抗过程中雷达网探测距离变化率为主的动态评估指标,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不同位置关系3D雷达对3D雷达的成功引导概率及引导误差,讨论了成功引导概率随参数特征变化的性质,仿真分析目标到提示雷达不同斜距时目标在被提示雷达中的角度分布及引导误差变化。研究对雷达组网中3D雷达对3D雷达引导提示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隐身技术在现代武器装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预警探测系统反隐身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雷达空域反隐身的基本原理,以雷达接收信噪比改善因子、雷达作用距离增大程度和雷达发现概率增大程度为指标,对雷达空域反隐身的效能进行了分析。雷达从隐身飞机的侧翼进行探测能够有效增大隐身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从而较好地实现反隐身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弹道导弹传统突防干扰机受到导弹提供给自卫电子对抗系统的体积、重量及装机位置的种种限制,在干扰频段、干扰功率和空间覆盖等方面不足以对抗现代雷达和雷达组网防御系统。通过对协同干扰理论研究和干扰效果仿真与分析表明,协同干扰系统对现代雷达的频率分集、频率捷变及射频掩护信号具有很好的干扰效果,同时该干扰系统也是对抗现代组网雷达防御系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战场环境下网电对抗平台对不同信息层次的探测、攻击与防御能力以及通用化、模块化、协同的需求,设计了基于SCA的网电对抗平台的功能体系架构,并以组网雷达对抗为例,给出了基于此体系架构的多平台协同组网雷达对抗波形开发方案,仿真测试表明此网电对抗平台的功能体系架构具有可行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空地反辐射导弹对抗雷达关机全弹道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抗雷达关机是反辐射导弹一项重大关键技术。本文采用了被动雷达寻的复合惯性末制导做为反辐射导弹的抗雷达关机方案;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解决了惯性基准轴误差修正问题;最后结合导弹运动方程组对导弹从发射点开始至雷达关机点,直到导弹落地的飞行全过程进行了全弹道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抗雷达关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组网雷达抗ARM能力分析与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组网雷达抗ARM攻击的工作机理 ,继而提出评估组网雷达抗ARM攻击效果的方法及指标 ,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例验证了评估方法和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齐博会  张金成  金耀东 《上海航天》2010,27(1):40-42,50
对制导雷达组网实时误差配准算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大地坐标系(ECEF)的实时Kalman(ECEF-Kalman)滤波算法和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此算法能有效地估计系统误差,配准效果明显优于实时Kalman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复杂电磁环境下组网雷达和各种干扰样式的特点,分析了该环境下单部雷达发现概率模型、雷达网发现概率模型和雷达网对空中进攻编队的预警时间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计算思路和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了雷达组网中坐标转换的过程,并模拟分析了系统误差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采用航迹补偿的方法,将系统误差补偿转换成多变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优化算法得到全局最优的航迹补偿量,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对组网雷达系统误差的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20.
反辐射导弹雷达回波信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反辐射导弹自身特点及其飞行特性,对反辐射导弹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进行了计算,并根据微波暗室中所获得的类似反辐射导弹的导弹数据进行了幅度分布分析,至反辐射导弹的雷达回波序列进行了建模,为反辐射导弹的检测与识别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