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民航企业导入 CI 的现实意义,即解决“为什么的问题”CI(Corporate Identity),即称为企业识别战略。5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CI 诞生于美国,在六七十年代随着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崛起,形成新的世界经济热点,CI 本身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集理念识别、活动识别和视觉识别的统一体。90年代的今天,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中西元男先生,尊敬的各国专家,各位代表: 你们好! 首先,让我代表“’95北京民用航空CI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向参加会议的各国专家和全体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这次“’95北京民用航空CI国际研讨会”,是在“’95北京CI大会”期间召开的,目的在于学习国外民航企业导入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民航总局体改法规司主办、《民航经济与技术》杂志社承办的’95北京民用航空CI国际研讨会于10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研讨会由体改法规司方时连副司长和民航一所副所长王知主持。此次研讨会是在“’95北京CI大会”期间召开的,是中国民航在企业形象设计方面召开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用航空》1996,(2):12-14
一、导入 CI 的背景和动机CI 风行,在我国是近几年的事,如果说前几年人们只听说过太阳神、浪奇等少数企业导入 CI 的话,那么现在可谓是“处处闻 CI”,不少企业正在或将要全面导入 CI,以利于“走出深闺让人识”。应该说,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广泛,原本已呈现高度竞争状态的企业经营型态和营销策略,更趋于激  相似文献   

5.
国家决定我国东方、南方航空公司股票在海外上市,对我国民航来说,这是件新鲜事。一方面,为中国空运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和树立形象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另一方面,还将促进我国空运企业改革。然而,由于我国民航空运企业刚从政企合一的旧体制中解脱出来,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期发表了刘功仕同志的《发展与边缘化的我国民航国际货运》,我相信很多民航人和关心民航发展的人读后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该文以公开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揭示了以下事实:1.从市场份额看,1995年,中国民航企业在中国的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份额还超过50%,但1996年市场份额下降了21.6个百分点,下降到了50%以下。自那时开始,份额逐年下降,2004年市场份额为28.6%,不到三成。9年来,中国民航企业在中国国际货运市场的份额年均下降4个百分点。2.从运输量看,2004年中国航空市场的国际货运吞吐量为213.1万吨,比1995年的35.2万吨增长6.1倍,年均增长2…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民航企业就是负责人和货物的运送。到了现在,人们的观念应该有所改变了,航空企业变成了一种综合化的企业,在保留了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大大扩展出了其他的功能,也就是说,航空企业已经脱离或者超越了“输送”这一功能,而以更广泛的服务作为经营的第一内容。哪个企业的服务最好,其获利率也就  相似文献   

8.
5月25日至27日,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航空运输市场开放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亚太地区各国政府及航空企业的代表济济一堂,就如何进一步开放这一地区的航空市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次会议是我国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后首次作为东道国承办的国际民航组织高级别研讨会。作为东道主,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在会议主题发言中表示,未来15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期,也是中国民航快速发展机遇期。中国民航将继续按照“积极、有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的力度,积极发展航空运输双边关系,不断扩大航权安排,拓展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重视发展航空运输多边关系,积极参与多种范围、多种形式的多边航空合作;加强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外国民航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这次会议的内容,本刊特别聘请会议代表之一的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刘伟民教授对这次会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加快培育和提升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6月28日召开的全国民航电视电话会议上,杨局长指出,“我国航空运输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已经受到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趋势的严峻挑战。”笔者认为,提高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既需要政府方面加强宏观调控,积极营造和保持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企业要立足市场,苦练内功,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我国主要航空运输企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分析近年来,随着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我国航空公司竞争力稳步提升。尤其是新一轮的航空运输企业重组完成后,民航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和优化,航空运输…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用航空》2005,(6):36-39
对于竞争环境下的航空运输企业来讲,深入地了解消费者需求特征,敏锐地洞察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的重要基础,是市场研究的核心内容。1999年以来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市场研究所对我国民航国内旅客市场特征进行了持续调查研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航国内市场的旅客构成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影响旅客的需求特征,必将逐步改变未来社会运输大市场的格局,进而对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我国民航国内旅客市场逐步趋向大众化我国的航空旅客市场是从公商务旅客运输开始起步的。上世纪90年代以前,…  相似文献   

11.
有关CI的基础知识,本刊的第一期曾做了介绍,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理解,相信读者应对CI的本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使读者更为有效地掌握其法则,本文将存CI的功能和目的两个方而,以最通俗的语言围绕着民用航空业的基本特质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2.
民航运输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民航运输企业已从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经营型的经济实体。建立科学的民航运输企业经营状况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无论是对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还是对政府强化宏观管理,加强对企业的引导、监督和调查,使企业走集约经营的路子,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民航运输企业经营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一、民航运输企业经营评价指标体系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非常明确地规定:“企业总结…  相似文献   

13.
2005年航空客运市场结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用航空》2006,(2):43-4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户的需求是企业生产和服务的导向。企业只有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市场,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产品、提供服务,才能赢得市场,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在“2005年旅客话民航”用户评价民航服务质量活动中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航的市场化问题,或者说按照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航发展的动力。从1980年开始,民航一直在走企业化的路上改革进取。期间,经历了管理局、航空公司与机场分立、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民航全行业严重亏损以及规范国内航空运输市场、扭亏为盈等重大事件,在探索中积极推进民航市场化。民航六大企业集团组建并与民航总局脱钩,标志着民航市场化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面临新的形势,以下几个问题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应该着重把握的。一、民航市场化的基本目标和内容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民航市场化仍处于初始时期,很多问题还在探…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航空运输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民航经营者就必须了解市场、研究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民航运输具有跨国经营的特点,直接参与世界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因此,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成为民航企业经营者的紧迫课题,本文仅就运用弹性理论,提高经营决策水平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朱镕基总理在刚刚结束的人大五次会议上要求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快中国民航的改革重组。刘剑锋局长在200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今年将全面推开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三大航空运输企业集团和三大服务保障企业的改革重组,研究制定民航行政和机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开始实施。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资产和业务的整合往往要比企业文化和员工思想的融合更容易一些,但恰恰是后者,对企业重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作用。中国民航重组时间紧、任务重,为了防止文化融合成为民航企业重组过程中的瓶颈,使重组遭遇困难和失败,必须重视企业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17.
自从IBM公司首创CIS战略并取得极大成功以来,CIS的浪潮风起云涌。国内最早的CIS由太阳神引发,此后历经十几年的积淀,出现了海尔、联想等范例。当今,中国航空运输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同样离不开深刻、完整的CIS和与之相关的品牌运作的理念。以“势”的运用为核心,分析CIS战略在航空运输企业的运作过程,目的在于通过CIS战略的实施,确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使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95北京民用航空CI国际研讨会结束了,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代表们聆听了日本CI理论创始人中西元男先生、日本航空公司的奥谷礼子小姐、美国美利坚航空公司的Patrick O'keeffe先生、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的J·Scholvink先生、英国维金航空公司的Mark Siladi先生和新加坡民航局陈益先生的精彩演讲,同时,国际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19.
AnAnalysisoftheCodeShareEffectsonChineseAirTransportMarket代码共享是国际航空业的一次战略革命,代码共享风云已波及中国民航市场。本文将从巾场机制、巾场需求、民航企业产品、中国民航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等多方面探讨代码共享对中国民航市场的影响。一、代码共享的影响1.积极影响(1)代码共享的引入将加速中同民航市场的培育成长。代码共享的引入将健全民航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法制法规。代码共事既为中国民航企业打入「由际巾场提供了机会,k为外航进入中因航空巾场提供了契机,竞争将会空前激烈。民航市场将由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用航空》2005,(6):68-68
5月24日,在经过近4年的系统开发、测试磨合和上线运行调试.深圳民航市场首个收益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民航专家指出,该系统的投入使用是国内民航企业第一次在收益管理领域与高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开发的成果,同时也是国际高水平的收益理论与中国特色航空市场的有机结合。据深圳航空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1年启动收益管理项目以来.深航与深圳瑞马软件有限公司先后经历了系统开发,测试和部分上线试运行的过程,该收益管理系统于4月15日在深航正式上线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