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源 《国际航空》2009,(4):31-32
潜水飞行器是美国国防部预研局(DARPA)提出的一种可先后完成空中飞行.水面及潜水航行的新概念飞行器。该项研究由DARPA下属的战略技术办公室管理,目的是对飞行器在水下机动作业进行可行性和试验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
余辉 《国际航空》2008,(6):50-51
美国极光飞行科学公司针对美国国防部预研局(DARPA)的“秃鹰”超长航时无人机项目,提出了一种三段可独立飞行的模块机翼飞行器——“奥德修斯”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变体飞行器是指在飞行过程中根据环境及飞行任务的变化自主改变外形,从而在各种飞行环境下实现最优飞行性能的飞行器。1995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机构(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启动了智能机翼项目。研究者尝试使用自适应材料驱动系统以实现高性能的变形控制。研制了由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无铰链的、轮廓光滑的机翼后缘,风洞实验数据表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涵道风扇无人驾驶机用重油发动机飞行奥罗拉飞行科学公司已开始飞行试验装燃烧JP8或喷气A级燃油的重油发动机的“金眼”80垂直起飞无人驾驶飞行器(UAV)。涵道风扇可带机翼UAV系列中的最新型号“金眼”80用于参加美国国防远景研究计划局(DARPA)“制式飞行器”(OAV-Ⅱ)的竞争并用  相似文献   

5.
新颖的鸭式布局旋翼/机翼飞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音公司“臭鼬”工作队与美国国防预研局(DARPA)于今年第一季度签订了一项价值2400万美元的成本共享合同,用以进行一种鸭式旋翼/机翼(CR/W,Canard Rotor/Wing)飞机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飞行试验.这项合同为期3年,主要内容包括:用一架半尺寸无人驾驶型CR/W飞行器进行飞行试验,以验证这种新概念飞机的垂直起降性能以及该机在旋翼和固定翼飞机之间的过渡转换飞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在“环形翼”计划下,利用微型飞行器技术公司的“增升涵道风扇”(LADF)飞行器开始研制一种微型飞行器。后来得到美国国防远景研究计划局(DARPA)的合同,作为“制式飞行器”(OAV)计划的一部分继续进行研制,于2000年首飞。这一年,微型飞行器技术公司、GASL公司和通用动力工程公司联合成立联合航宇公司专门从事ISTAR无人机的研制。2002年制造了各种比例尺寸的验证机用于“情报搜集、监视、标目搜索和侦察”(ISTAR)。2002年初得到了DARPA和美国陆军的1500万美元的后续合同以执行微型飞行器(MAV)“先…  相似文献   

7.
舒天 《国际航空》2008,(4):22-24
今年1月美国的“HyFly”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在冲刺马赫数6的飞行试验中因发动机故障而坠落于海中,但是美国国防部预研局(DARPA)和美国空军并没有减缓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的步伐,并宣布将一直秘密进行的“猎鹰”高超声速飞机验证机计划提升为“黑雨燕”高超声速验证机计划,目标之一就是要研制一种飞行马赫数6以上的SR-71“黑鸟”间谍飞机的后继机SR-72。  相似文献   

8.
由 DARPA 负责研制的“海象”(walrus)项目,已经从过去的轻于空气的飞艇飞行器(参见本刊今年第6期),演进为重于空气的浮力-升力混合的超大型运输机,并且已经进入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所以尽管“海象”的外形仍酷似飞艇,但是它的飞行机理却是集空气动力、浮力和推力矢量于一体的可控飞行器。  相似文献   

9.
正鸟、蝙蝠(兽)和昆虫是大自然创造的"飞行器"或"微型飞行器",它们是飞行的佼佼者。在数亿年的飞行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不断"实验"和"选择",在形态、运动方式、利用"新奇"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动力学原理等方面,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人类在研制无人机及微型飞行器时应向它们借鉴。"仿生空气动力学"研究动物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及  相似文献   

10.
针对执行较长飞行任务的飞行器在飞行任务期间难以实时准确预测机动能力的问题,开展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的飞行器纵向可用过载预测方法研究。首先,对飞行器纵向过载相关参量进行了分析。然后,以纵向可用过载为性能指标,建立了基于LSTM网络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输入是一段飞行时间内可测量的飞行状态数据序列,输出是未来时刻的纵向可用过载。最后,基于某型飞行器建立数字仿真模型并开展了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准确有效,可以帮助实现飞行器飞行性能的实时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