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了降低卫星的发射成本,波音空间系统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了空射型小型运载飞行器的概念,并推出了以离子推进器为动力的全电动卫星,引起了卫星用户的高度关注。 目前小卫星发射市场出现增长态势,但小型卫星的相对发射成本要比大型卫星高3~10倍。为此,研制人员正在研究将这类小卫星送入太空的各种负担得起的方法。另外,通过新技术降低卫星的有效载荷,也可以达到降低卫星发射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3时1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颗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中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3次发射。专家称,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已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3.
《国际航空》2008,(3):64-66
随着商用卫星服务业的复苏,卫星制造商、火箭制造商和发射服务商都将获得更多的商机。但政府合同依然是卫星市场和发射市场中稳固的主流。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已经借助太空旅游业进入了商业市场。  相似文献   

4.
尽管有过多次失败,美国国防预研局(DARPA)欲再次启动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作为运载火箭的计划,大幅减少轨道卫星所需要的发射成本和时间,以夺回失去的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相似文献   

5.
自1975年发射首颗ETS-1卫星以来,总计已发射了28颗NASDA卫星。关于卫星的操作,NASDA已经开发了实时遥测/遥控处理系统,可通用于不同类型卫星。  相似文献   

6.
这种由大力神HSD一3批次火箭发射的卫星,原计划在10月份发射,但由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卫平电子系统发生故障而导全推迟。SD—3批次火箭适于发射较大的有效载重,而且具有较大的电和计算机功率。这颗最新的卫星将由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使用。美国军事气象卫星发射推迟@生  相似文献   

7.
2005年8月11日,在库鲁航天中心“阿里安-5G”火箭将泰国的大功率(14KW)宽带卫星Thaicom4(IPSTAR)成功送入轨道。火箭发射升空约28分钟后,卫星顺利入轨。这颗卫星将在近地点575km,远地点约36000km,东经120。的预定轨道上飞行。Thaicom4卫星基于LS-1300S平台,共有114个转发器,设计寿命为12年。卫星发射重量为6486kg,这是迄今为止被送上地球同步轨道的最重的商业卫星。Thaicom4卫星将向亚太地区的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企业和商业客户提供宽带服务。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运用飞行平台进行卫星空中发射具有的优势,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的几种设计方案、发展趋势及我国对卫星空中发射飞行平台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1月8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香港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签订了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美国劳拉公司制造的“亚太”五号通信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卫星发射将于2003年一季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该合同的签约,打破了近几年因美国政府干扰而致使中国对外发射台同甚少的局面。在签署发射服务合同的同时,亚太公司还与美国劳拉公司签订了卫星购买合同、与新加坡电信公司签署了卫星转发器租赁合同。三项合同涉及资金约2.3亿美元。长城公司已为香港亚太公司实施过4次发射服务,与劳拉公司也有过3次符合国际规范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3):63-63
据波音公司网站2006年6月1日报道,波音公司开发的宽带填隙卫星中的首颗已经成功完成了动力学环境试验,从而证实了卫星的结构设计和机械完整性。试验在波音公司的卫星开发中心进行,宽带填隙卫星团队对卫星进行了振动和声学试验,以确保卫星能够忍受地面运输和发射进入太空时的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