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丹 《太空探索》2006,(4):56-61
从太阳系到深远的太空,尖端天文学究竟以探索什么为目标呢?在天文学领域里,过去对地外生命的探讨并不是很积极,但目前尖端天文学则开始努力搜索“第二个地球”。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系统,但是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甚至我们连直接观测巨行星都尚未成功。如同我们尽管认为太阳系外有“第二地球”却未发现一样,这些“应该有,但是无法全面观测和解释的天体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并不清楚,天文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仍为数众多。例如我们观测到“宇宙膨胀的速度比以前快”,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宇宙必须有“使膨胀速度加快的能量”,但是能量的原形是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在这篇系列连载中我们特别列出几个有趣的题目,介绍它们的现状,以及那些向解开这些谜团挑战的计划。  相似文献   

2.
未来的1000年     
未来的千年,天文学所取得的进步将是以天文数字来衡量的。 回顾上个千年,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天文学编年史上独一无二的时代,作为宇宙时间的短暂一瞬,它目睹了人类首次在更广阔的太空中寻找自身空间的努力。在认识宇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步,那么第三个千年里在勇敢无畏的未来天文学家和太空探险者面前必将展现出的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齐明 《飞碟探索》2008,(7):39-39
不知道从什么时开始,国内也流行起用西洋星座来谈命相,也有不少人认为天文学是星相学的一小部分。其实天文学是自然科学的一支,事事都要有实验或观测的证据,而星相学是门玄学,属于信不信由你的范围;两者之间不见得有多少关联。  相似文献   

4.
日月 《太空探索》2004,(12):20-21
著名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的确,天文学的独特魅力常常让人魂牵梦系,其中的故事更是五彩缤纷……我们将从本期开始,陆续刊登一些天文小故事,也期盼着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正>时间是1914年12月8日,战火正在欧洲大陆蔓延,坐在远离战场的畲山,蔡尚质神父开始为即将出版的《畲山天文年刊》第8卷撰写序言:"没有一门纯粹的人文科学能比天文学更接近天主。辽阔的天空向我们惊奇的目光揭示了统治整个天球的秩序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威廉·赫歇尔(1738~1822)英国天文学家,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生于德国汉诺威。1757年迁居英国。1757年以后开始专心研究数学和天文学。1782年被任命为英王宫廷天文学顾问。1821年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第一任会长,并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大型反射望远镜观测天象,发现天王星及其两颗卫星、土星的两颗卫星、太阳的空间运动。他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外辐射,编制成第一个双星和聚星表,出版星团和星云表,研究银河系结构。800年为了研制太阳观测用的单色滤光片,赫歇尔较光谱中各个色带的热作用,从而发现了红外线设备太阳光经过一个…  相似文献   

7.
中国空间天文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4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内发射了数颗天文卫星,未来几年还将有一些天文卫星计划发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空间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空间天文学过去4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包括1970年代第一颗天文卫星计划、气球空间天文探测、基于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天文实验以及天文卫星等.此外,介绍了中国空间天文项目,并对未来1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欧洲南方天文台是欧洲多国的天文学家合作创建的国际性机构,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北部的加兴,主要观测设施建在智利圣地亚哥以北600千米处的拉西拉山上。作为天文领域的领导者,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研究领域有恒星、星系、星际物质、星系团、类星体、X射线天文学、伽马射线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天文仪器与技术方法等。对现代天文学来说,天文  相似文献   

9.
正天文学发展遵循"观测-理论-观测"的途径,不断把人类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所以观测手段是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手段,由此逐渐形成了观测天文学。观测天文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常用于取得数据以与天文物理学的理论比对,或以测量所得的物理量解释模型的含义。在实物上,通过望远镜或其它天文仪器的使用来观测目标。伽利略被人们称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10.
《ZETA网罟星事件》一文发表以来,广大读者反应强烈.同样,原文最初在美国《天文学》杂志刊登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对“ZETA网罟星”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广泛而深入探讨,会使我们对所谓“第三类接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因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一些文章,对“ZETA网罟星”事件进行客观的、全方位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假如一个年轻人,他觉得自己一生的目的就是要做革命性的发展的话,他应该去学习天文物理学。——杨振宁2019年8月14日,人类再次探测到引力波。对引力波的直接观测开始于4年前,截至今天的每一次发现,都是新颖的,都是令人兴奋的新闻,至少值得科学家兴奋。以前探测到的引力波要么来自两个黑洞的并合,要么来自两个中子星的并合,但2019年8月14日这次不一样,这次引力波来自一个黑洞和一个中子星的并合。这三种引力波事件,构成了一种新型的观测天文学——引力波天文学。  相似文献   

12.
令中国人骄傲的是,中国有5名古代科学家的名字上了月球,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万户。 石申 石申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和楚人甘德,各自写了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提议将2009年定为以“探索我们的宇宙”(The Universe,yours to Discover)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这项提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支持,并在2007年12月20日由联合国正式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为使广大读者了解国际天文年的历史背景,编辑部和笔者共同策划了这个图说系列连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Catherine Cesarky说:“天文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人类智慧的集中展现,直到今天,天文学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刊载在这里的这些科学图片和历史图片,或许就是对Catherine Cesarky主席这一论述的很好注释。  相似文献   

14.
正天文学是一门观测驱动的科学,天文学的重大进展往往源自于新的观测发现。2015年9月14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黑洞并合的引力波信号,开辟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窗口,该发现完成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块拼图,揭开了引力波天文学时代的序幕。引力波发现之后,伴随引力波产生的电磁辐射(即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探测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鉴  相似文献   

15.
UFO 信箱     
UFO信箱★★山东李宏刚:关于南京师范大学孙金同学的问题。1.学习宇宙学要有相当的天文学基础,包括广义相对论,孙金同学需从基本的天文学知识学起。2.据我所知国内院校设有宇宙学这个专业。宇宙学是天文学的一门分类,孙金同学所在的南京市的南京大学设有天文学...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苏联已经选定了5个研究领域,以期在1982年或晚些时候可能进行的航天飞机/礼炮联合飞行中予以实施。它们是: 1) 高能天文物理(γ-射线、X-射线和宇宙线天文学),2) 大气研究,3) 磁层和电离层的活动实验,4) 医学和生物实验,5) 射电天文学。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提议将2009年定为以"探索我们的宇宙"(The Universe,yours to Discover)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这项提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支持,并在2007年12月20日由联合国正式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为使广大读者了解国际天文年的历史背景,编辑部和笔者共同策划了这个图说系列连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Catherine Cesarky说:"天文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人类智慧的集中展现,直到今天,天文学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刊载在这里的这些科学图片和历史图片,或许就是对Catherine Cesarky主席这一论述的很好注释。  相似文献   

18.
波特 《太空探索》2011,(7):62-63
在美国好莱坞,明星的价值是以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他们扮演的角色和影迷们的选票来衡量的。但在天文学中,我们怎么评选宇宙中最炙手可热的恒星呢?一颗恒星要有怎样惊艳的表现,才能赢得我们的敬畏和赞赏呢?有些恒星周围存在着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另一些恒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的起源;还有一些恒星周围有非常奇特的行星。这些恒星颇受天文学家关注,它们是我们宇宙趣星评选的强力候选者。  相似文献   

19.
陈丹 《太空探索》2004,(5):44-47
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掌握宇宙中各种天体的模样。但是.这些无体被浓浓的气体覆盖.即使是大型望远镜,也无法直接看见它们的内部结构。“数字天文学”就是经由电脑与理诧.阐明我们通过望远镜看不到的天体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20.
正FAST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简称。这个架设在中国贵州喀斯特洼坑中的"大锅",是目前世界上单口径最大也是最为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为我们探索宇宙之谜开启了另一扇窗户。除了进行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方面的诸多研究外,FAST还将监听太空中特定波段的信号,寻找地外文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星人"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