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天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20世纪中叶,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137±2)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整个宇宙不断地膨胀,星系整体退行。各个方向上的星系都在飞快地离地球远去。 由于多普勒效应,地球上接收到离其远去的星系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会降低,也就是发射光谱向长波(红光)方向移动,天文学上称之为“红移”。离地球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大,产生的红移越大。遥远的、退行中的恒星、星系和类星体等天体发射的光本是可见光和紫外辐射,由于红移,地球上探测接收到的大多是红外辐射。所以,利用红外探测,…  相似文献   

2.
日月 《太空探索》2004,(11):38-39
宇宙中有2000多个星系,同样是百态千姿,彼此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方面的记录也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3.
编号为M31的仙女星系是离银河系最近的“邻居”星系,也是我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最遥远的星系,大约位于290万光年之外。有人也把它叫作“仙女星云”,这是因为它用肉眼看起来是云雾状的,早先的天文家不知道它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星系。以前你可能已经看到过仙女星系那震撼人心、令人浮想联翩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宗河 《国际太空》2005,(3):21-21
美国“星系演化探测器”观测到了宇宙中数十个诞生不久的大型年轻星系。这些星系在形成的过程中放射出了大量紫外线,因此被“星系演化探测器”发现。美国专家认为,新发现的星系现在可能已发展成熟,年轻星系的出现意味着宇宙中的某些地方仍在产生新的星系。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认为,星系形成的高峰时段开始于宇宙大爆炸发生后数十亿年。  相似文献   

5.
斯皮策和哈勃联手“称量”了几个遥远星系中的恒星质量。这些迄今所见最遥远的星系之中,有一个星系对于它所身处的年轻宇宙来说,似乎重得异乎寻常,也成熟得异乎寻常。这使得天文学家大吃一惊,因为宇宙中最早的星系通常被认为是小恒星的集合,它们逐渐合并,最终才形成了类似银河系的大星系。  相似文献   

6.
41.铃铛星系 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三个星系碰撞融合的现象。天文学家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小鸟”——不过它也有点像一个巨大的铃铛。这是一个巨大的“小鸟”,它由二个巨大的螺旋星系和一个不规则的星系组成。  相似文献   

7.
田野 《飞碟探索》2011,(6):22-23
这幅罕见的图像显示的是AB7星系,是麦哲伦星云中最活跃的星系之一。大小麦哲伦星云是银河系的二个卫星星系。AB7星系是一个双子恒星:一颗是高度演进的大质量恒星沃尔夫一拉叶星,一颗是中年0型恒星。这二个与众不同的恒星有强烈的能不断放射出高能粒子的星风,类似于太阳的太阳风,但是这种星风要比太阳风强烈107倍~109倍。这些强风能对周围的星际物质施加巨大压力,迫使星云形成“气泡”——图像中可见的有蓝光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5,(3):34
从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这幅长2.4米,宽1.2米的棒状星系NGC1300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闪烁的恒星,膨胀的气体以及星际尘埃的暗云,NGC1300被公认为是棒状星系的典型例子,不同于漩涡星系,棒状星系的旋臂没有一直延伸到星系核,而是同一个包含了星系核的棒状结构相连结。  相似文献   

9.
陈丹 《太空探索》2006,(7):60-64,F0003
七.红外线所见极亮天体星系未来将如何演化? 根据星系演化的模拟.我们知道星系随着年轻小星系不断相撞,合成一体而成长.其实宇宙中的成熟星系也会相瞳,由于相撞可能是星系演化的要素,今后星系还会不断相撞而演化吗?  相似文献   

10.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09,(12):56-57
色彩斑斓的“斯蒂芬五重星系”,是130年前由天文学家Stephan发现的一个致密星系团,距离地球2.8亿光年。其中有一个星系(紧挨蓝色“桥”右侧的星系)正在高速穿过其它几个星系组成的星系团核心区,并因此而产生激波,加热气体,产生X射线辐射。  相似文献   

11.
哈勃星空     
《飞碟探索》2012,(12):64-64
1.哈勃发现的螺旋星系 在2500万光年远的银河系中,哈勃发现了一个耀眼的螺旋星系,并将其命为NGC3344。这是一个体积十分庞大的星系,  相似文献   

12.
宇宙膨胀的证据已经积累了六十多年。第一个重要的线索是红移。如果一个星系发射或吸收某些光的波长比其他星系强烈得多,而这个星系又正在远离我们,这些发射或吸收的光的特点是向较长的波长偏移———即当后退的速度增大时,它们会变得较红,这种现象被称为红移。哈勃的测量表明,一个遥远星系的红移比一个靠近地球的星系的红移要大得多。这种关系现在被称为哈勃定律,就是在一个均匀膨胀的宇宙中所企盼的。哈勃定律认为,一个星系的后退速度等于其距离乘以哈勃常数。而在附近星系中的红移效应相对来说是微小的,需要良好的测试设备来探测…  相似文献   

13.
星云大碰撞     
在宇宙空间中与我们居住的太阳系类似的星系究竟有多少 ?恐怕谁也说不清!或许是出于引力的缘故,一些星系得以聚合在一起。天文学家往往把由诸多星系构成的巨大组合体称为星云。宇宙空间中星系虽多,但天体之间相互碰撞的几率却并不大。回首过去,只有很少的证据表明星云之间可能发生过碰撞。不久前,一位天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梅兰妮·约翰斯顿·利特,借助澳大利亚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显示两个星云发生过碰撞的“残骸”,在天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约翰斯顿·利特女士一直在对一组由 500多个星系构成的星云进行研究。该星云被称为…  相似文献   

14.
宇宙起源:大爆炸还是分裂生长代敏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得温·哈勃证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银河系之外,还存在数不清的星系。这些星系之间,是巨大而空虚的太空。为了测定星系间的距离,他开始仔细观察其它星系中的恒星光谱。哈勃发现,其它...  相似文献   

15.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0,(8):6-7
【2010年6月18日][天文]“螺旋星系”梅西耶51星系撞向相距约3700万千米的同伴星系NGC5195。根据设在西班牙卡拉阿托的德国一西班牙天文台拍摄的最新照片.相撞产生的巨大能量形成了恒星螺旋形“手臂”。虽然有关梅西耶51星系的照片资料很多,但这张彩色增强图特别突出了氢气(呈粉红色)。  相似文献   

16.
温学诗 《太空探索》2005,(11):34-37
猎犬座的M51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深空天体,它是由一大一小两个河外星系组成的双重星系。主星系NGC5194比较大,是一个典型的旋涡星系,它正面朝向我们,使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螺旋结构。伴星系NGC5195比主星系NGC5194小很多,是一个不规则星系。  相似文献   

17.
图世界     
《飞碟探索》2005,(4):28-31
这幅引人注目的影像是一对正在交互作用的星系,由位于智利Cerro Pachon的8米南双子星望远镜所拍摄。作为背景,NGC1531是一个有着明亮核心的星系,正好位于作为前景,缀着一丝丝尘埃的漩涡星系NGC1532中央上方。这个组合在南天的波江座方向,距离我们大约5500万光年远。这两个星系因为十分靠近,以致于互相感受到对方的重力效应。这个重力的拉锯战引发了前景星系的恒星形成,沿着旋臂上方边界分布的年轻又明亮的蓝色星团便是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8.
众眼看宇宙     
这张NGC55的近照,是欧洲南方天文台为庆祝国际天文年前不久举办的“天文学100小时”活动而公布的。NGC55是南天玉夫座星系团中的一员,横跨大约70000光年的空间,只比我们的银河系(直径100000光年)略dI一点,距离约750万光年。不过按照星系的分类而言,它和我们的邻居大麦哲伦星系更像,部属于不规则星系,只是大麦哲伦云是面向我们,而NGC55正好侧对着地球。这张照片由位于智利的欧南台2.2米口径望远镜拍摄,所显示的视场宽度为30角分。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银河系大约由2000亿颗恒星组成。而在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超过1000亿个以上。 恒星制造机 星系中最常见的是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此外还有一些星系长得非常奇怪,有的像昆虫的触角,有的像一根大棒子。天文学家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星系的奇妙形状是由星系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我们知道,星系就象一个个“恒星制造机”,在历经100亿年以上的漫长岁月中,从诞生之初的气体中不断地制造恒星。而在这些相互作用的星系中,恒星诞生的速度比普通  相似文献   

20.
众眼看宇宙     
马静 《太空探索》2014,(2):62-63
这张美丽明亮的螺旋星系是位于后发座的M64,距离我们大约1700万光年。由于在望远镜的视野中它有着形似粗黑眼圈的外观,科学家昵称它为“黑眼”星系。影像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位于中心的恒星形成区。观测显示,M64是由两圈共心且绕行方向相反的恒星集团所组成,这与我们常见的螺旋星系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个恒星集团是距离中心3千光年范围内的恒星,另一群则往外延伸到四万光年左右。这样的运转模式应该会在交界处触发许多新恒星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