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超空泡水下航行体的结构动力响应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综合有关文献的理论,得到作用于超空泡水下航行体尾部的冲击载荷与航行速度的关系,然后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在不同速度条件下航行体的结构动力响应和变形特性.得到了加速度响应的主频率及其取值区间、航行体内的最大应变值及其分布位置;并给出了加速度响应主频率以及航行体内最大应变值与运动速度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存在2个加速度响应主频率,当航行体航速相对较低时,应采用第1个主频率作为结构设计时的参考频率,速度较高时应采用第2个主频率;计算还表明:航行体内最大应变值随着航速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结果对超空泡水下航行体的结构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包括活Ox、HOx、和NOx等成份在内的一维时变光化模式,研究了日全食时上中层大气臭氧和O2(1△g)的变化特性,并通过与观测资料的比较进行了光化模式的试验.结果表明,日全食时太阳辐照变化对1.27μm气晖影响的高度比曙暮期间明显偏低,利用1.27μm气晖光度计测量大气臭氧的高度范围约为52-67km.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时测量的大气臭氧含量变化幅度为50%.这与考虑Ox、HOx、和NOx等成份的光化模式理论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它表明在52-67km高度范围不存在臭氧亏损现象.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元天线阵对多颗GPS卫星信号进行测量,用最大似然估计或最大后验估计对载体的指向 (包括方位角、俯仰角) 进行最优估计。假设相位差分后,测量噪声服从均值为零的高斯分布,并对载体的指向测量进行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均方根误差为0.1°的效果。此法可以将GPS应用于航天器指向的实时测量和制导。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区域内五个GPS台站(一个台站处于日全食区域、四个台站处于日偏食区域)观测数据, 研究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 结果表明, 日全食期间, 电离层TEC值经历了下降和恢复的过程, 最小TEC相对于最大食偏的时间延迟约为1~10min; 台站测得最小TEC的星下点(IPP)越靠近日全食带TEC下降量越大, 在日食期间武汉站(114.35°E, 30.53°N) TEC相对于各参考日期的TEC, 其平均下降量最大, 达到4.58TECU.   相似文献   

5.
雷电梯级先导通道电流模型是雷电运动仿真和雷击研究的基础,在防雷工程、雷电绕击输电线路的理论研究中必不可少.建立了梯级先导的物理模型,该模型由主通道和先导头部区域两部分组成;给出了雷电梯级先导通道电流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较精确地描述了雷电向地面发展的梯级性和先导头部电荷聚集特性;采用模拟电荷法和偶极子法求解了雷电梯级先导产生的地面电场,仿真结果表明,远区地面电场的平均峰值、峰峰时间间隔与雷电观测值,以及不同回击电流峰值下的近区地面电场与人工引雷观测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2009年6至7月华南地区电离层TEC扰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层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扰动与多种扰动源相关联.2009年6至7月期间存在地震和日全食的扰动源.利用广州地区GPS监测网在2009年6至7月连续监测到的TEC数据,通过采用前15天数据的滑动窗口对数据进行处理,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分析了华南地区电离层TEC扰动特征.结果显示,2009年6至7月华南地区电离层TEC扰动和该时期发生的地震以及日全食事件可能有关联;2009年7月多个地震发生引起的电离层扰动特征为,震前出现的是正异常,发震当天或震后有可能是正异常,也有可能是负异常;7月22日日全食当天TEC扰动为正异常,推测该正异常是地磁活动、地震活动及日全食综合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阿仑方差”σ_y~2(τ)已成为用时域法测量振荡器不稳定度的事实上的标准。振荡器的频率不稳定度往往可以用幂律谱适当模拟:Sy(f)~f~α,其中 y 为标准频率,f 为付里叶频率,而α在某一付里叶频率范围内为一个常数。已经证明,对于幂律谱σ_y~2(τ)~τ~μ,且在-3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的伺服系统,该系统近来已经应用于铯频率标准之中。与以前的伺服系统相比,它采用了一个具有2赫频率调制的模拟锁定系统。新的系统具有多种优点,例如:调制和解调的线性好,信号处理的直流失调小并容易补偿到最佳控制。其他实验室所做的实验表明:输出信号的线性直流漂移可用二阶差分的信号处理方法消除。本文中介绍了采用高阶差分计算处理的伺服系统的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它对于改进频率稳定度看来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旋转形导体上任意取向线天线辐射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任意旋转平滑形导体上任意取向的线天线所辐射的扬进行探讨。采用了矩量法和傅里叶分析法,给出了导体感应电流谐量表示式,由此可求辐射场。进而以球体上任意取向赫芝振子为例求出辐射场,并与经典法公式计算结果比较,两者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COSMIC掩星数据监测电离层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COSMIC掩星数据反演电子密度的方法,利用实例研究反演方法的特点,并采用ISR非相干散射雷达获取的电子密度数据进行验证,进而反演了长三角区域SHAO(IGS)站上空在日全食和太阳风暴期间的电子密度廓线图. 通过与平静日期间电离层电子密度进行比较,发现日全食及太阳风暴导致电离层发生的异常变化,从而提出COSMIC掩星数据反演电子密度在监测电离层变化时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1998年5月空间天气大事件的地磁场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磁场与1998年5月空间大事件相对应的是5月1日至16日发生的大磁暴(k=8)。磁暴主相开始的几个小时伴随有丰富的Pc型地磁脉动,包括P c2,Pc3,Pc4等。在增暴的恢复相,甚至还有Pc5巨型脉动,在行星标磁场Bz由北向转向南向时,磁暴主相开始;南向分量达到最大值后大约2小时,地磁H分量达到最小值,恢复相开始,并且,这次磁暴与太阳风电场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一维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损失锥电子速度分布激发的哨声波非线性演化过程, 并与双麦克斯韦电子分布激发哨声波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这两种情况下, 在线性增长阶段哨声波的主导频率 (能量最集中的一个频率) 是一样的, 波动的激发使得平行于背景磁场方向的电子温度有所提高. 比较而言,在损失锥分布情况下, 哨声波具有主导频率的波模可较早地被激发, 而在线性增长阶段, 哨声波的能量更倾向于集中在高频(短波长)波段. 部分粒子被散射到损失锥中, 而使损失锥分布得以补充. 本文还研究了不同各向异性分布和磁场强度条件下的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甚低频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衰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甚低频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由碰撞引起的衰减进行了分析计算.利用二维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导出了衰减量随电子的碰撞频率、波的工作频率和地磁场的方向变化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不同地磁场方向下衰减量随工作频率变化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论绳系卫星系统的运动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稳定状态下绳系系统运动中心及相关的力学与应用问题。绳系系统运动中心与系统质心不重合。确定了运动中心在系绳上的位置,并从运动中心概念出发,导出系绳拉力的表示式,阐述了系绳拉力偏差对摆动频率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给定的湍流扩散系数的形式下,由准线性的扩散方程解出了在湍流等离子体中运动的试验电子束的分布函数。利用所得的分布函数和动力学方程,定义、并导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电子能量变率:一种是具有一定速度的电子的能量变率dε/dt;另一种是各种不同速度的电子的平均能量变率dε/dt。将所得结果与过去这方面的公式作了对比和讨论,结果表明本文所给出的能量变率表达式更有普遍性,过去采用的公式只是本文结果的特例。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体彗星的某些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进行了彗星的分类统计,给出了"太刚活动"和"等离子体彗星出现频数"的统计,表示出它们之间无相关性。作了"太阳活动"与"彗星事件"的相关分析,表明其相关性是弱的;但是,"太阳风风速"与"彗星事件"的相关性较强。最后,用我国自己的资料作为一个实例,讨论了等离子体彗星的象差角及其扭折骚扰。   相似文献   

17.
The ionospheric HEATING facility near Tromsø, Norway, has recently been used to modulate the ion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thus conductivity at frequencies from 200 to 6000 Hz during times of moderate electrojet current. Analysis of the received VLF signals shows generation down to the lowest frequency (200 Hz).  相似文献   

18.
视场内导航星分布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理想情况下视场内导航星分布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敏感器的星等门限和测量精度,进一步实现了存在星等误差情况下导航星分布的预测,使得该模型更为接近真实的情况.实验表明,采用该模型获得的分布与用MonteCarlo方法获得的统计分布极为接近,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得到了一种事先对视场内导航星分布作出较为准确估计的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等效弹簧模型对空间光学遥感器主镜的旁瓣子镜与中央子镜的锁紧刚度进行简化处理,分别分析了"旁瓣子镜与中央子镜之间锁紧力"和"旁瓣子镜与中央子镜之间定位装置的定位球直径"对空间光学遥感器主镜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旁瓣子镜与中央子镜通过运动支承定位并由锁紧装置锁紧后,结构1阶固有频率由整体式结构的33.592赫兹下降为十几赫兹,下降幅度约50%。增大锁紧力和定位球直径都可以提高主镜结构的固有频率,但是增大定位球直径对固有频率的提高比增大锁紧力对固有频率的提高要明显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