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创新性的将双目视觉图像定位技术应用在自动压铆机上,以实现对铆钉的精确定位,针对压铆机的压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圆并采用一步移动的双目立体视觉标定方式,建立了双目识别图像定位技术对铆钉的标定方法.对自动压铆机数控托架系统进行了设计,实现了自动压铆机数控托架系统的自动压铆.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代飞机装配铆钉种类众多的特点,采用可移动选钉系统加固定填充站的模式,设计了一套新型自动送钉系统,并在对送钉过程种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故障检测和排除措施。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近百种铆钉的自动填充、选择与输送,可以保证自动钻铆过程可靠、高效、持续地进行,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飞机蒙皮铆接质量视觉检测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蒙皮的铆接质量是影响飞机蒙皮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分析了蒙皮铆接质量检测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飞机蒙皮铆接质量的视觉检测系统。通过分析视觉检测系统中图像分割方法的特点,使用改进遗传算法与OSTU方法相结合对蒙皮图像进行分割,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并在分割图像基础上,介绍了铆钉特征的提取方法以及检测要素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蒋君侠  张启祥  朱伟东 《航空学报》2018,39(1):421380-421380
送钉系统作为飞机壁板自动钻铆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铆接效率和设备的稳定性。对沉头铆钉的软管气力输送系统进行分析,并根据沉头铆钉外形着重对铆钉运动、输送管道内径和管道入口输送气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弯道卡钉分析,并结合铆钉输送动力系数,得到最优的管道内径;理论分析输送铆钉过程中的压强损失,并结合铆钉输送时间,计算得到合适的管道入口输送气压。最后通过不同内径管道送钉的试验验证了输送管道内径的选择方法,通过不同输送气压送钉的试验验证了管道入口输送气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动钻铆机的新型供钉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钻铆机的新型供钉系统法国AHG紧固件公司与达索飞机公司联合研制了一套新型的自动钻铆机供钉系统。该系统由铆钉储存料斗、输送铆钉的送钉管道和铆钉自动分选器组成。使用这种新型供钉系统可以提高自动钻铆机的生产效率。AHG公司说,自动钻铆机停机故障中的90...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壳段自动钻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拉铆型环槽铆钉广泛的应用于航天复合材料壳段装配,实现其自动钻铆对提高复合材料壳段的装配效率及装配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概述了环槽铆钉拉铆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自动钻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概况,以自动钻铆设备供应商为代表,介绍自动钻铆技术的最新发展,并对常见的自动钻铆系统工作特点及效果做了系统分析,针对复合材料壳段装配特点提出一种自动钻铆技术方案,为实现复合材料壳段的自动钻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测量电视的自动调焦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调焦系统是保证测量电视获得被测目标清晰图像的一个关键部分,快速有效地实现自动调焦,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调焦方法,采用Sobel边缘检测算子来检测图像的边缘点数,并根据该值判断是否聚焦,同时采用自适应搜索步长的登山算法控制调焦镜头组得到清晰图像。实验证明,使用本论文算法可对复杂条件下的目标实现自动调焦,增强了测量电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飞机服役过程中设备舱口盖上钛铆钉多次发生断裂的问题,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钛铆钉内部质量进行检测。制作对比试块,选择适合的探伤仪及探头,对异常波形进行评定与分析,以达到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度的目的。实践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保证钛铆钉超声波检测不漏检、不误判,保障了装备修理质量及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弥补飞机铆钉凹凸量的传统检测方式在精度、效率及稳定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的铆钉凹凸量双目视觉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工业投影仪将结构光投射到铆接表面,由双目相机采集投影图像。然后根据铆钉边缘特征提取出铆接区域,并采用改进的格雷码解相位方法计算铆接区域表面的相位信息。根据相位信息匹配特征点,利用视差原理计算出点云。最后通过点云数据处理,计算出铆钉的凹凸量。制作标准件并完成了凹凸量测量试验,测量误差在±20μm以内,重复测量标准差小于3μm,单个铆钉测量用时约2.2 s,能够满足现场测量精度和效率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述一种基于二维视觉的刀形检测及调位系统,给出了测量系统的机械结构以及刀具 原理,分析了系统测量坐标系建立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相关的实验数据。系统的研制实现了高效、精确、自动的刀形检测和位置调整,为高精度数控加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自动识别飞机蒙皮磁光图像中铆钉裂纹缺陷的新方法。针对铆钉磁光图像的不规则圆形特点.采用阈值法确定近似铆钉区域中心,将由中心发出的星形射线矢量作为识别的基本特征,采用模糊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铆钉周围裂纹的方向进行分类。其中,支持向量机采用径向基核函数,利用网格法选取核宽度惩罚常数.并结合模糊隶属度函数解决多类分类问题中存在的错分、拒分现象。样本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很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钛合金铆钉热铆存在的镦头成型不足、镦头表面灼伤、钉头现灰黄色氧化层等问题,分析得出其主要原因是铆接加热时间未精确控制和铆接过程带电,提出了一种钛合金铆钉热铆系统优化方法,基于PLC实现加热时间参数化控制和铆接自动断电功能,通过铆钉加热试验获得多组铆钉温度和对应加热时间数据,采用牛顿插值法得到铆钉加热至目标温度时所需加热时间,形成一套针对不同长度和直径铆钉的热铆工艺参数,最后通过热铆试验确定钛合金铆钉热铆一次合格率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3.
冯振宇  柴崇博  邹君  牟浩蕾 《航空学报》2021,42(5):524250-524250
应力强度因子(SIF)分析是含多部位损伤(MSD)结构的裂纹扩展分析及寿命预测的基础,对于连接结构采用简化模型难以考虑次弯曲、铆钉变形等因素影响。本文建立了含MSD对接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损伤模式、设计构型和约束条件下的裂纹尖端SIF分布特性以及随裂纹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边裂纹Ⅰ型SIF起主导作用,Ⅱ型和Ⅲ型SIF可忽略不计;由于次弯曲效应,SIF从外表面到内表面近似呈线性关系逐渐增加;MSD裂纹之间存在较强的干涉作用,且裂纹间距离越短数量越多,干涉作用越强;SIF随拼接板厚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原因是拼接板刚度和铆钉柔度对铆钉载荷传递有一定影响;采用埋头铆钉会使SIF值增加,且内外表面差异变得更大;反翘曲约束对裂纹尖端SIF均值影响很小,但能显著降低SIF沿厚度方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干涉检测是自动钻铆加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全文分别通过几种不同的干涉检测方法实现了运动仿真中的干涉检测,通过对各自方法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通过基于CAAC++的方式调用CATIA自有的干涉检测功能不仅运算速度快、干涉检查信息全,并且程序运行稳定,效果最好,同时应用于开发的四轴数控托架仿真系统,辅助自动钻铆机生产加工,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刘少波  高永寿 《航空学报》1986,7(3):281-286
一、引言 铆接桁条加劲钣是飞机结构中的典型构件,对其断裂特性的研究,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都仅限于纯Ⅰ型问题。由于飞机结构通常承受复合型载荷,所以研究加劲钣的复合型断裂特性更为重要。在应力分析的方法中,解析法相对数值方法有计算简单、精确、数据工作量小、计算机时少等优点。为此,我们导出了含斜裂纹的铆接桁条加劲钣,在单轴拉伸作用下的应力场及应力强度因子等参数的解析计算公式,为该类结构的强度分析提供了一种精确、简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立伟  宋清华  秦丽华  肖军 《航空学报》2015,36(12):3991-4000
为保证自动铺丝成型构件的性能,实现对成型构件表面质量的高效检测,本文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自行研发自动铺丝成型构件表面缺陷检测闭环控制系统,使自动铺丝过程中预浸纱之间的间隙或重叠在允许范围内,从而保证铺丝精度。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铺丝成型构件表面图像提取与缺陷检测,检测数据传输,运动轴反馈控制,实现在自动铺丝过程中对成型构件表面缺陷检测实时闭环控制。针对电荷耦合相机采集到的预浸纱图像存在运动模糊和信噪比低等问题,将图像预处理划分为图像复原和降噪两大功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噪声采用对应滤波法进行降噪处理,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为后续检测提供高质量图像;预浸纱缺陷主要由其边缘直线这一几何特征进行表征,因此通过对预浸纱边缘检测实现缺陷识别;利用工控机向图像采集控制器发送命令实现图像采集,同时通过工控机与运动控制器之间信息流和数据流的交换实现检测数据的传输。探讨模糊控制理论用于闭环控制的研究,在反模糊化环节后面,加入自适应参数调节,以适应加工过程的突变,并成功地应用到自动铺丝缺陷检测闭环控制系统中,提高了伺服跟踪精度和跟踪实时性,从而提高铺丝精度。  相似文献   

17.
简谐力激励下多组件结构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继宏  赵华  刘涛  张卫红 《航空学报》2018,39(1):221575-221575
多组件结构系统整体优化设计通过协同优化支撑结构拓扑构型和组件布局来使结构系统的位移响应最小。本文提出通过模态加速度法(MAM)求解多组件结构系统的位移响应,并以位移响应值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引入多点约束(MPC)方法模拟组件与设计域间的铆钉或螺栓连接形式;采用有限包络圆法(FCM)来避免组件之间及组件与设计域边界产生干涉。建立了多组件结构系统整体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对动响应目标函数关于设计变量的灵敏度进行了推导。最后,通过几个算例验证了整体优化方法在简谐力激励下求解问题的可行性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型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特性,通过对光电场景图像与系统输出图像特性的客观比较,推导了场景图像灰度到光电成像系统输出图像的灰度转换模型;首次提出了基于系统级的测量参数:SiTF、MTF、NETD、噪声等效背景照度的光电输出成像的仿真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最后现场试验验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金属图象的特点,利用传统阚值分割技术和基于最大熵原则的图象分割技术对金属图象分割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金属图象分析要求,提出了先二值化金属图象再进行边缘提取的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大熵原则的图象分割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分割效果,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连续闭合的晶粒边缘,为下一步的金属图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