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锻造模具在热处理时由于氧化与脱碳,大量损耗金属材料,严重影响模具性能和使用寿命。特别是五吨锤以上的大型模具,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加之长期沿用模具装钢包填木炭、铁屑保护的旧工艺,造成氧化与脱碳特别严重。工人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及能源设备利用率低。我们厂是专业化锻铸件生产厂,模具需用量大,种类繁多,急需革新锻模热处理保护工艺。我们先后采用了控制炉内气氛、模具表面涂制耐高温漆及涂刷硼酸涂料等方案,经过较长时间对比试验,实践证明,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并解决造成机械零件报废的两个重要原因——淬火变形和脱碳。方法 以轴承圈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例进行变形和脱碳原因分析。结果 脱碳主要由于煤油的裂解效果差、淬火炉内产生的负压、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降低及操作者的淬火速度慢这四个因素造成的;变形主要与零件的摆放决定的冷却速度不同有关。结论 采用小贝力克箱式炉淬火加热,冷却用好富顿油,平装装炉,吸热式保护气氛很好地解决了淬火脱碳和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3.
锻造毛坯在加热过程中,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炉膛气氛将对加热金属表面造成氧化、脱碳、污染或合金元素的烧损,给锻件的组织性能和表面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并加快了模具的不均匀磨损,降低锻件的尺寸精度。炉膛气氛对加热金属表面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合金,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1) 钢锻件毛坯加热,主要表现为氧化和脱碳。钢中的铁元素,在高温下与炉膛中的O_2、CO_2、SO_2作用,由表向里形成Fe_2O_3、Fe_3O_4、FeO三种铁的氧化物,并以氧化皮  相似文献   

4.
周航  吴宁  马林 《洪都科技》2009,(2):43-49
超高强度钢在普通空气炉和盐炉中热处理后,零件表面氧化脱碳相对比较厚,再返回机加车间精加工,其高强度给机加带来不便。通过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保护气氛炉或真空炉淬火,在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少、无氧化热处理。  相似文献   

5.
在温热挤压中,选择温度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温度低,挤压力大;温度高,挤压力低,但氧化脱碳严重,挤压件的精度、光洁度显著降低。如何克服高温下的氧化脱碳,是温热挤压工艺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关于钢件加热防止氧化脱碳的方  相似文献   

6.
樊东黎 《航空学报》1986,7(4):391-392
渗碳过程中的炉气调节或碳势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较为成熟的是用发生炉制备的吸热式气氛的控制。即使通过调节炉气中CO_2含量来达到控制碳势目的的方法也还是相当粗略。其原理都是建立在气体平衡反应的基础上,滴注式气氛也不例外。但实际的反应平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整个过程又是在气体不断补充和不断排出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所有的控制方法都不是在平衡条件下完成调节过程。此外,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只是在某一固定温度下才有固定值,而实际上炉温自动调节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伴随有一定程度的上下波动。这些都给炉气或炉气碳势的精确控制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7.
ПН-32井式电炉(图1)主要用于中小型铝镁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淬火及时效。电炉的工作区温度要求控制在±5℃以内。为了合理使用这种炉子,我们曾对电炉作了测温试验,取得了一些数据。小结如下,以供参考。ПН-32井式电炉带有强行循环空气装置,炉内空气被通风机构沿加热元件强行下压,受热后进入装料筐,并将热量传给加热零件,最后流回到通风机构。如此反复循环。从图1可以看出,基准(仪表)热电偶虽然处于炉内最高温度区域,但由于其仅仅是反映一个点的温度,加之其它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8.
盐浴炉是工厂热处理不可缺少的电加热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加热工件快,氧化脱碳少,变形小等优点。它的缺点是启动时间长。因此盐炉一般不停炉,节假日休息时,盐炉也只能给电保温,浪费了大量的电能。  相似文献   

9.
我厂锻造的空心涡轮轴在加热过程中报废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40CrNiMoA的轴锻件有严重的表面氧化和脱碳现象,在1200℃保温一小时时,氧化和脱碳深度在1.5~2.0毫米以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大力协助下,我们采用涂料保护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及试生产,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能达到脱碳深度不超过0.4毫米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适应范围我们所采用的202涂料是一种常温的硅酸盐涂层,在锻件加热时能对其表面起保护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高强度钢30Si2MnCrMoVE在密封箱式多用炉热处理生产线中采用普氮+甲醇(N2+CH3OH)氮基气氛热处理的氢脆问题。结果表明:30Si2MnCrMoVE在H2≤3%氮基气氛中热处理,其力学性能、断裂韧性、金相组织及断口形貌与普通热处理一样,无氢脆倾向。此外还发现热处理时采用氮基气氛保护,尽管表面不产生氧化皮,改善了表观质量,但仍有脱碳现象。  相似文献   

11.
锻造毛坯的加热是保证锻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单位采用的重油炉及火焰炉(煤气火焰炉、煤粉火焰炉等)加热锻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锻件的质量,并阻碍了锻造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对某些航空产品或特殊需要产品,往往达不到工艺技术上的要求。锻造毛坯电加热方法很多,其中感应加热及接触加热应用较多。有色金属大多采用电阻炉加热。感应加热技术具有效率高,加热速度快,锻坯氧化少,产品质量高,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操作,生产成本低,无污染,劳动条件好等优点。所以,这项技术已在广泛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由于加热,金属材料产生氧化、脱碳、吸收气体,使材料的质量受到影响。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因氧化烧损的材料占整个零件重量的7.5%,即每台载重汽车损耗优质钢材40~50公斤;由于脱碳,钢的机械性能显著降低,如脱碳使弹簧的弯曲疲劳强度降低30%;为清除氧化皮则又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对于那些热处理后不再加工或表面要求光亮的零件矛盾更为突出。随着国防和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金属材料热处理质量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因此,如何减少和防止金属热处理的氧化、脱碳,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目的早在十年前,国内已有一些单位陆续开展了燃油敞焰无氧化加热炉的试验工作,并取得一定的进展,钢料(碳素结构钢,不锈钢等)无氧化加热效果良好,基本上能满足精锻新工艺对加热设备的要求,但还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即为要在炉内获得保护性气氛,油必须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不完全燃烧,此时将会  相似文献   

14.
直接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模具可大幅度减少模具–构件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的构件固化变形。复合材料模具自加热技术是实现构件高质、高效固化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现有模具自加热方法难以避免地引入大量加热元件和线缆,在反复热循环后易导致模具结构失效,寿命缩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各向异性层合结构的复合材料模具分区自加热技术,通过向碳纤维层合板层间插入电导率调制层形成单向导电的碳纤维层合结构,直接对其局部通电形成若干可独立控温的条带状加热区域,最终在不引入任何加热元件、线缆的前提下,实现模具温度场的分区控制。相较传统自加热模具,分区自加热复合材料模具面内温度均匀性提高了92.1%,固化C型构件的回弹变形量减小了27.0%。分区自加热复合材料模具在满足与构件的热膨胀系数匹配的同时,实现了温度场的分区控制,为构件的高质高效固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冲裁模的主要件(阴阳模、阳模、阴模)如采用先机械加工成形,后淬火、抛光、研磨的常规工艺步骤时。往往会产生不被注意、又不容易发现的表面氧化、脱碳现象,出现表面硬度降低、刃口不耐磨,模具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冲制冲切间隙小,材料强度高的  相似文献   

16.
HT700提供了用于热处理工艺的红外气氛控制系统,它最适宜于炉里的吸热反应,能防止氧化作用和工件材料表面上碳的损失。 使用这一系统可以避免灰垢堆积,而且热处理后的金属有一个光洁、光亮和均匀粗糙度的表面。 由分析开发公司研制的这一系统能用于控制碳-氮化、非氧化退火,另外能通过测量热处理炉或气体发生器中各点采样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来控制渗碳和渗氮气氛。  相似文献   

17.
模具的淬火变形给模具制造带来了很多麻烦和困难,制作一套模具有的高达上百甚至数百小时,淬火变形后要化费很大精力去整修它,有的甚至无法整修而报废,这不仅影响生产而且还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下面根据我们厂多年来模具淬火的实践经验,把影响模具淬火变形的主要因素加以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TG-DSC、XRD、SEM、ICP 等分析手段,对某一典型多孔氮化硅样品进行4 个不同温度点的
静态和微动态连续氧化试验,最高氧化温度为1 400℃。结果表明:多孔氮化硅在0. 1 MPa 静态空气气氛下,
800℃之前,氧化反应非常微弱,800℃以上可见明显的氧化反应,1 000℃以上氧化反应加剧,增重速率加快,并
优先发生在表面与外部孔壁处,之后再发生在样品的内部孔隙处,氧化反应受界面处的化学动力学控制,以被
动氧化为主,主要生成物是SiO2,属吸热反应。当生成的SiO2 将氮化硅表面和孔壁处覆盖时,在其界面处,随
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或时间的延长,会生成Si2N2O,且需要注意防范样品可能出现脆性断裂情况。此外,同等
温度下,动态氧化气氛将加速氮化硅的氧化,特别是多孔和粉末状样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超高强度钢氮基气氛保护热处理氢脆问题。测定了40CrMnSiMoVA钢经氮基气氛保护加热后淬火、回火和自然停放情况下的氢含量及缓慢扩伸、延迟破坏等性能。试验表明:氮基保护气氛中氢含量约6%,保护加热叶,氢由钢件中向气氛中扩散,钢不会渗氢.40CrMnSiMoVA钢经氮基气氛保护加热后淬火或225℃等温淬火时,钢中氢含量降低,但仍有氮脆危险,回火后可以消除氢脆;室温自然停放时氢扩散逸出较慢.故超高强度钢经氮基气氛保护加热、淬火后及时回火可避免氢脆.  相似文献   

20.
钛合金精锻防护润滑剂是涂复在钛锻件毛坯上随炉加热的一种高温涂料。它在加热时,能防止毛坯氧化和渗气;并能防止出炉后的二次氧化和减少毛坯的温降;在锻造变形过程中还能起到理想的润滑和脱模作用。为了适应航空科研和生产试制的需要,由北京玻璃研究所、西安化工研究所、六二一所、一七○厂、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