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外收获     
白石 《飞碟探索》2002,(4):45-45
2001年12月14日,是双子座流星雨爆发的日期。我们天文馆一行两人还有一名天文爱好者于13日晚坐长途车来到位于石家庄市西边的井陉矿区清凉山。那天天气异常晴朗,寒风瑟瑟,我们于22时左右开始观测,这时已有流星频频划过夜空,似绽放的礼花。至14日凌晨5时30分,已观测到了五六百颗流星。  相似文献   

2.
有“宇宙流浪汉”之称的流星雨,在古今中外曾给人类带来许多奇思妙趣。1902年的一天,一位编年史作者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他所见到的情景:“夜间5时,整个天空星光四射,群星突然脱离了天空,向地球上降落。”而在钟楼上的打钟人恰好也看见了这次流星雨,他惊恐地对人说:“许多天使在射火箭,箭像瓢泼大雨一样掉落下来。”1933年的流星雨,使许多欧洲人和非洲人至今难以忘怀。那次流星雨让许多人丧魂落魄,以为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灾难。在非洲,人们击鼓以恐吓魔鬼。据说,流星是部落领袖死亡的征兆。但由于流星比部落的领袖要多得多,因此魔鬼显然做了某…  相似文献   

3.
《飞碟探索》2008,(8):F0003-F0003
本期我们开始一个新的栏目:天象奇观。本栏目旨在将一些易与不明飞行物混淆的天文现象、大气现象的图片——呈现给大家,可作为大家日后分析不明案例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菁 《太空探索》2007,(7):24-27
2008年7月阿里安-5火箭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欧洲空间局的2个先进的空间天文观测台——“赫歇尔”(Herschel)和“普朗克”(Planck)这2颗天文卫星将考察人类以前从未知晓的那一部分宇宙,也就是困扰科学家几十年的、通过远红外光谱才能观测到宇宙物质。  相似文献   

5.
季明 《飞碟探索》2006,(5):50-50
笔者一开始拍天文照片,是用Vixen的50S赏鸟望远镜拍月球及日、月食,另外拍一些星迹。这些照片当然是不忍卒睹,但是由于没有前辈的指导,所以当时也颇沾沾自喜。一直到专五,学校装了一台高桥FCT-150折射望远镜后,才算正式踏人天文摄影中追踪摄影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覃育 《飞碟探索》2008,(8):42-43
本文向天文爱好者介绍在选择天文观测器材方面的一些总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同好们在日前国内迅猛发展,同时又是鱼龙混杂的天文器材市场上能够冷静客观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天文器材。  相似文献   

7.
超新星爆发是十分稀有的天文事件。在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可是超新星爆发只能几百万年遇到一次。而最近在天文学界引起热议的,便是离我们640光年远、位于猎户座的参宿四有可能发生爆发的消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它何时会爆发。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物理系的布拉德·卡特宣称,  相似文献   

8.
中国空间天文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4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内发射了数颗天文卫星,未来几年还将有一些天文卫星计划发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空间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空间天文学过去4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包括1970年代第一颗天文卫星计划、气球空间天文探测、基于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天文实验以及天文卫星等.此外,介绍了中国空间天文项目,并对未来1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刚入门的天文初学者或是有经验的观测者,双筒望远镜都是不可或缺的天文观测最佳辅助工具,它有着专业天文望远镜无法取代的优点。就光学特性而言,一架适合看星星的双筒望远镜成像明亮、视野宽阔,就机械性能而言,双筒望远镜较专业天文望远镜轻便、操作容易、机动性强。对于想一窥星空奥秘的初学者而言,购买双筒望远镜要比投资专业天文望远镜在经济上的负担轻得多,所以笔者在此要推荐大家使用双筒望远镜了。下面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如何选择双筒望远镜,其次再说说双筒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实际应用。  双筒望远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  相似文献   

10.
覃育 《飞碟探索》2008,(1):44-45
经常会碰到天文爱好者问:我想买天文望远镜,到底买怎样的好?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因为不同的爱好者水平、经济能力等因素各不相同,要给出同样的答案勉为其难。这里我整理了十个有关问题。希望能给他们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1.
数字天空     
覃育 《飞碟探索》2008,(4):47-47
数码相机以其鲜明的特点向传统相机发起挑战的同时,也渗透到了天文摄影的领域。数码相机应用于天文摄影领域,其实并非创新之举。冷却CCD早就应用于天文摄影当中了,而数码相机只是一个带有光学镜头、没有冷却功能的CCD而已。尽管这样,数码相机的大量普及,对天文爱好者进行天文摄影仍是一大福音。  相似文献   

12.
李元 《太空探索》2007,(9):60-61
法国天文科普大师吕都(Lucien Rudaux 1874-1947)是世界太空美术的先驱者,是一位真正的天文艺术家。他利用摄影和绘画来普及天文知识,先后达40多年,出版的天文科普巨著有《La Ciel》、(天,1923年)、《Sur Les Autres Mondes》(在别的星球上,1937年)、《ASTRONMIE》(天文学,1948年)均由巴黎著名的拉鲁斯出版社出版豪华版。  相似文献   

13.
星际信使     
1610的,伽利略出版《星际信使》,这是人类以望远镜观测天文现象后,所写下的第一本书。伽利略眼中的星空,开启了宇宙新章。  相似文献   

14.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09,(11):58-59
这是法国天文爱好者Thierry Legault拍摄的国际空间站凌日照片,众多天文图片网站的编辑们对它的评价只有一个——不可思议!国际空间站在空间的运动速度很快,为46.6角分/秒,而太阳的视直径只有30角分,整个凌日过程还不到0.7秒,因此很难捕捉到它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王思潮 《太空探索》2009,(11):44-45
今年8月中旬至9月初,天文爱好者在观测土星时突然发现,巨大的土星光环“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土星光环谈起。  相似文献   

16.
李元 《太空探索》2007,(3):60-62
与大师巧遇在重庆街头 1944年的夏天,我在重庆街头的地摊上偶然翻开一本5月29日一期的《LIFE》(生活画刊),其中有好几幅奇妙的“土星组画”立刻吸引了我,我虽然已经初知天文也看过几幅土星彩画,但这样的土星美景我从未见过,我完全沉醉在土星世界中,当时还不满20岁的我已立下志愿——终身从事天文工作,这些画页保存了六十多年,一直是我的珍藏。  相似文献   

17.
《飞碟探索》2014,(2):63-63
2006年12月26日夜晚,我在家里听到一阵狗叫声,准备下楼到街上转一转。我朝东南方向仰望星空(因为我是天文爱好者),结果发现在300米的高空有一个苹果大小的亮点。我立足仔细观看,结果发现这个亮点奇异地发出七彩光芒。于是我急忙跑回家中,拿上相机下楼去拍摄。这个奇特的现象持续了10多分钟,就突然间从黑色夜幕中消失了。  相似文献   

18.
季礼 《飞碟探索》2006,(3):36-37
在前几期的杂志上,我们了解了很多天文摄影的基本知识.现在来说说最后一种天文摄影--那就是扩大摄影. 扩大摄影跟直焦点摄影一样,都是属于追踪摄影,只是曝光时间比较短罢了.但是扩大摄影受外在影响很大,所以笔者认为扩大摄影是所有天文摄影中最不好拍、最不容易拍到好作品的一种摄影法.  相似文献   

19.
天文导航在航天工程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张恒 《深空探测学报》2016,3(3):204-213
导航作为航天器核心技术之一,是确保航天任务成败的关键。天文导航以其连续性好、自主性强、实时性优、导航精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航天器导航的有效手段。基于国内外天文导航理论及应用的现状,结合近地卫星、深空探测任务特点,探讨了天文导航在航天工程应用中的理论问题与技术问题,如导航目标源观测量精确建模问题、高精度感知与检测问题等,并对新型天文导航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天文导航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解决航天工程中的连续自主、实时高精度导航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学术与工程界进一步深入开展航天器天文导航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丹 《太空探索》2003,(9):45-47
什么是水星凌日 水星凌日是水量投影到日面上的天文现象。与日月食相似,这也是一种交食现象,只是由于 水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水星凌日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这幅呈现 完整水星凌日过程的时序影像,是今年5月7日一位比利时天文爱好者在自家阳台上拍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