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在不同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就是动物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和动物都需要睡眠,睡眠几乎是所有动物共有的行为,如果破坏睡眠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方面的缺陷。尽管可能有很多因素导致睡眠缺失,但是我们对睡眠和感官处理间相互作用的神经基础还知之甚少。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墨西哥洞穴鱼,以期弄清其调节睡眠缺失的进化原理。他们在研究睡眠是如何进化的,实验以墨西哥洞穴鱼为  相似文献   

3.
人类向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这种探索的背后有科学家的努力,同时不能忽视的还有动物们的帮忙。 请看——  相似文献   

4.
正在地质时代的某一刻,地球上绝大多数动物和植物灭绝了。这样大规模的谋杀是谁干的?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了获取答案,科学家展开了调查,结果在地下找到了"凶手"留下的"脚印":一种独特的地层,处于白垩纪和早第三纪之间。在那里,此前丰富的化石突然消失了。这样的地层形成于距今6600万年前,科学家称之为"K-Pg边界"。通过研究K-Pg  相似文献   

5.
空间实验室是航天飞机携带的一个多用途、可反复使用的国际性研究设备,其首要的飞行任务是培训有效载荷专家。为此美国航宇局指定把4名科学家培训成为空间试验室~3的有效载荷专家。这4名科学家是:  相似文献   

6.
失落环节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6-18
生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动物·学家和今日的学者一样,都很想了解何种动物的血缘与智人最接近。达尔文在他的名著从类传衍》一书中曾提出一个假说,认为人类与有毛猿类的共同祖先可能来自非洲,科学家也一致认为黑猩猩与大猩猩的血缘在所有动物中与人类最接近。一般人在直觉上都赞同这种看法,也觉得没有必要做任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科学家研究认为,宇宙其它星球上将可能有跟地球人类一样的生命,称之为“外星人”或“宇宙人”.火星与金星跟人类地球邻近的星体,科学家对火星、金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上天气的变化情况.因此,火星与金星向来就被科学家看成是两座自然的实验室,人们可以从中研究出有关行星大气的总体理  相似文献   

8.
《飞碟探索》2006,(12):18-19
几十年来,人类向太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些探索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同时也有动物们的功劳。在载人航天器正式载人飞行前,往往都要用猴子、白鼠等动物先做飞行实验,以获得有关的实验数据,分析飞行过程和环境对人的影响,然后才开始尝试载人飞行。动物成为  相似文献   

9.
就如何将多媒体与仿真结合起来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进行研究,解决了动画仿真软件中无声音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已有的动画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向仿真模型中嵌入声音信息的方案,并成功地解决了动画与声音信息的同步问题.作者已开发出相应的软件,将同步声音/音乐与背景声音/音乐和仿真动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方林 《飞碟探索》2010,(7):58-58
<正>经过分析非洲一对噬人狮子的遗骸,科学家对这种社会性猎食动物的习性有了新的看法,但也引起来一些争议。100多年前,一对噬人的野狮,联手在肯尼亚的建筑工人住所逞凶。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两头狮子对人肉的好恶不尽相同,而两头狮子仍是联手作恶,这  相似文献   

11.
从慵懒的咆哮和浓沉的呻吟直到甜美尖利的颤音,雄驼鲸发出种过多得惊人的声音.甚至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它把那些声音编排成精妙的歌曲,它记住这些歌曲,并且每年不断加以修饰.创作出新的驼鲸妙音.驼鲸歌曲是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一头大西洋驼鲸唱出一曲不同于它太平洋堂兄的美妙音乐.并且无论何时,一个鲸群中——甚至整个海域中——都低吟同样的曲调.然而,过了一定时间.一首歌曲带上新的花腔,以至于5年之后,美妙的音乐仅仅保留最原始小调的一点点味儿,科学家们不知道,为什么驼鲸被迫作曲.加利福尼亚州的莫斯兰丁海洋实验室的塞尔瓦多·切尔齐奥说,它们的革新可能是有目的的,但也可能是鲸不能正确地模仿每个新的细微音调差别而犯了“模仿错误”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生 《飞碟探索》2011,(7):32-33
30种现生单细胞生物,它们寄生在淡水鱼、螫虾和热带两栖动物身上。内黏菌虫或鱼孢菌是类似变形虫的和(或)具有单鞭毛阶段的寄生动物。由于它们的名字比较难记,因此科学家渐渐习惯于使用其俗名DRIPs。这一俗名来源于这类生物已知四个属的首字母。D、R、I、P分别来自皮囊孢虫、鲑鱼寄生虫、鱼孢真菌和胶孢子虫。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4个月中对浩瀚的宇宙进行了30多万亿次的监听探测,截收到了1.1亿个无线电信号.但这其中只有164个信号还值得作进一步研究,从中搜寻外空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迹像.据报道,60年代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进行了几十次搜索,希望能够截收到其他星球上“外星人”无线电广播或雷达发出的信号.从1980年开始,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着手实施一项有史以来最广泛的太空搜索.这一耗资40万美元的计划使用安装在波多黎各岛上、迄今为止功率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作为探测手段,利用其300米宽天线覆盖了安装地上空86%的天际,相当于地球之外整个天空的28%.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空间站最大的用处,显然是科学研究。因为具备微重力、宇宙辐射等多重地球上难以模拟的条件,国际空间站一直是相关行业科学家们向往的高端实验室。严格来说,国际空间站目前还没有取得特别重大、足以颠覆人类认知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而且多数科研项目的内容艰深晦涩,难以为外行所理解。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国际空间站目前为止取得的成果、特别是进一步开展高端科研的潜力,让全世界科学家们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5.
李齐 《飞碟探索》2011,(11):52-52
现今的动物实验,研究人员多回避使用雌性动物。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教授苏克与神经生物学家毕里认为,要实行严格的措施,才能有效遏止这种偏见行为。  相似文献   

16.
孙文德 《飞碟探索》2013,(11):30-30
每当你看到来自太空的画面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为什么与这些镜头相伴的,总是人类制作的美妙音乐,而不是来自太空的“同期声”呢?这是因为,迄今为止人类还从来没有真正捕捉到过任何来自其他星球的声音。在英国温彻斯特附近的阿斯特里姆天文馆里,当人们看到太空的画面时,同时也能听到与视觉相匹配的神秘的声音,此时你会感觉眼前的图像“活”了起来。而实际上,你所听到的只是根据对太空的想象模拟出来的声音。科学家通过对声波进行物理学处理,来尽可能地反映其他星球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家在一件距今约5.3亿年的化石上发现了最古老的眼睛的痕迹。该化石属于一种早已灭绝的三叶虫,其古老的眼睛形态在今天的许多动物身上还能见到。这件三叶虫化石发现于爱沙尼亚北部的Lükati地层,可以追溯到寒武纪。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古老的三叶虫具有一只原始的复眼,与今天我们见到的螃蟹、蜜蜂等动物的复眼类似。复眼由一系列微小的视觉器官——小眼(ommatidia)——组成,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动物身上出现。小眼并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与动物之间,并没有什么独特、显著的不同之处将二者区分开来,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一些阶段论者试图去发现这一区别.他们把人描述成这样的动物:能够制造工具、会推理、会使用火、会笑,以及凡此种种一大堆引人注目超乎一般的特性.在这些描述中还可以添加上这样一条;人类是能够思索的动物,执着并无止境地探寻着他们的起源.  相似文献   

19.
<正> 绳子,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却又并不起眼的东西,如今却得到了航天工程师和空间科学家的特别青睐。独具慧眼的俄罗斯航天科学家Tsiolkovsky 早在1895年就设想用一根细的长绳连结空间两个大质量飞行体来探测微弱的重力梯度力。这个设想所依据的原理——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0,(12):5-5
<正>子宫移植瑞典哥德堡大学产科和妇科系主任马茨·布兰斯特罗姆教授日前宣称,瑞典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成功移植子宫的奥秘,并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成功。瑞典科学家计划在2年之内为不孕妇女实施世界首例成功的人体"子宫移植手术"。这一手术若能成功,意味着一个男人理论上也能移植一名女性捐赠者的子宫,从而让自己也能怀上身孕!研究人员还对羊和猪进行了子宫移植实验,效果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