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推进系统在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上应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未来静止轨道平台上应用电推进系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氙离子电推进系统(XIPS)应用于静止轨道卫星平台,除了要解决电推力器本身的问题之外,还要在系统应用方面做大量工作。以该静止轨道卫星对电推进系统的需求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电推进系统在未来静止轨道平台上应用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类及梳理:一是电推进系统与电推力器之间的关系,包括电推力器与推进剂贮存和供给子系统、电源子系统、控制子系统联合工作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二是电推进系统与化学推进系统的协调工作,包括两种推进系统的任务分工及相互影响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三是电推进系统对整星及大系统的影响,包括电推进系统对电源、热控、羽流污染控制、电磁兼容性(EMC)、遥测遥控、自主管理等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明确了电推进系统在整星上应用所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利用扫频技术形成的相关干涉信号和用该信号指示被测距离、时间、延迟、频率等多种参数的原理。此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对电子器件、部件的电参数和非电参数进行测量,而且也可用于复合多层介质(包括金属复合层)材料的无损检测。文中给出了在较宽频段内用多种设备和方法所取得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公分频段时,可检测出10毫米的缺陷,在八毫米频段时,可检测出0.7毫米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实践九号A星携带的离子电推进系统首次点火成功,稳定工作3分钟,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次点火,稳定工作了近4分钟,实践九号A星离子电推进系统飞行试验取得了开门红。40年磨一"箭"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卫星上使用离子电推进系统。这个离子电推进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研制,从预研到成功上天,该所的科研人员整整花费了40年的时间。整个离子电推分系统包括1个推进剂贮存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空间站控制各种类型的推进系统。研究结论是推进剂消耗量是一个重要成本因素。电推进系统具有比化学推进器最少高一个数量级的比冲,所以采用电推进系统可以大量减少推进剂质量。电推进系统适用于比较大的总冲量的任务,诸如阻力补偿和轨道转移。  相似文献   

5.
小行星探测电推进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行星探测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对国家抢占深空探测主动权和制高点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电推进具有高比冲、长寿命和高度自主巡航等特点,小行星探测器采用电推进执行巡航阶段轨道机动任务,将大幅减少推进剂重量和提高载重比。调研了国外小行星探测的电推进系统方案,针对我国小行星探测对电推进系统的任务需求及现有电推力器的技术基础,提出了5种电推进系统方案,并进行多维度对比,对最优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关键技术梳理。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研制的某卫星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顺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标满足总体要求,标志着我国首个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研制成功。该套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采用新一代霍尔电推进技术,代表着国际上目前的主流发展方向,可广泛应用于我国新一代通信、全电推进等  相似文献   

7.
张敏 《国际太空》2016,(12):42-45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研制的“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在实践-17卫星上完成了全部在轨飞行验证工作,这是世界首套完成在轨飞行验证的“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采用新一代霍尔电推进技术,代表着国际上目前的主流发展方向,可广泛应用于我国新一代通信、全电推进等卫星平台。相比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化学推进系统,“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技术比冲高出6倍以上,对于同样的宇航任务,电推进消耗的推进剂约为化学推进的1/6,甚至更少,可显著提升航天器有效载荷,延长航天器在轨寿命,降低航天器发射成本。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航天器主要使用化学推进系统和电推进系统。化学推进系统是在航天器内加注化学推进剂并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推力,推动火箭飞行;电推进系统是使用电能产生推力,推动航天器飞行。相比起化学推进系统,电推进系统所需要加注的推进剂少,且不必受推进剂产生/释放化学能量大小的制约,可以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具有比冲高、工作时间长的优势。在太空特有的真空失重状态下,电推进系统能够长时间工作,持续做功,帮助航天器完成位置保持和轨道机动。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电加热器系统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系统装置。常见的,如取暖用的电炉和熨衣服的电熨斗;精密的,有卫星恒温控制电加热器和陀螺电加热系统。大的,如烘房;小的,可做成直径只有0.5毫米的套管式电加热器或者几张纸那么薄的薄膜电加热器。其工作范围,可从20℃的仪器保温,到900℃的汞离子发动机的预热。通常,电加热器系统由电加热器、温度敏感元件和恒温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恒温控制器有两位控制和比例控制器两种。前者采用开断控制,即当仪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电加热器以额定功率加热,而达到设计温度时,电加热器完全断开。比例控制器则是采取比例控制,电加热器连续加热,但其加热功率随仪器温度而变,因而这类控制器温度调节质量较高,实际温度没有上下波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X射线实时成像器件缺陷校正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由射线转换屏和CCD相机组成的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而言,成像器件缺陷是影响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射线转换屏缺陷、CCD像元光响应不一致性等成像器件缺陷的特性及其成像规律,提出了一种数学模型和成像器件缺陷校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消除成像器件缺陷造成的图像降质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中无拖曳控制技术对推进系统的特殊要求,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备选推进类型:冷气推进、离子电推进、会切型霍尔电推进、胶体电推进。针对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电推进系统的寿命评估工作进行了任务分析,报告了目前微牛级电推进系统寿命试验研究现状,举例说明了目前主要应用的电推进装置寿命预测方式,包括半经验模型预测、数值模拟预测、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以及系统层面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对目前微牛级电推进系统的寿命评估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给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具有高灵敏度精密机械系统、小推力闭环自动测量系统、真空舱内的在线定位系统、在线调零系统、在线校准系统。消除了电火箭自重、供电系统及高压供气系统对小推力测量的影响,实现了系列电火箭小推力的自动、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电介质材料电参数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电介质材料1MHz-1GHz射频电参数量值溯源和测量方案:采用自行研制谐振法校准装置和(射频Ⅰ-Ⅴ法和自动平衡电桥法)商用仪器组建电介质材料射频电参数校准系统。介绍了系统基本原理,阐述了谐振法校准装置电极系统结构设计特点,分析了校准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4.
吸气式电推进系统作为有可能实现长寿命超低轨飞行的技术而被关注。根据不同轨道环境条件,采用管状结构进气道、以及机械增压的吸气方式,讨论了吸气式电推进系统所需的可行条件。分析表明,在轨高度180~240km,航天器所需总功耗与迎风面之比需要大于2kW/m2,电推力器比冲需大于4×104m/s,方可满足推阻平衡需求。分析得出,实现吸气式系统在地球轨道的运用,关键技术在于增加气体收集效率并且降低收集功耗,同时电推力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801所电推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千瓦级霍尔推力器的空心阴极长寿命试验率先突破28000小时,累计点火15000次,验证寿命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的突破为我国电推进系统的空间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空心阴极被誉为电推力器的"心脏",是决定电推力器、电推进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推进系统高功率需求,以整星能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电推力器的复杂工程参数和整星能源为约束,提出基于太阳电池阵和蓄电池组联合供电的静止轨道卫星电推进在轨工作策略,定量分析不同电推进类型、太阳翼构型、电源系统配置等对工作策略的影响,得到复杂工程约束条件下的南北位保、东西位保和角动量卸载控制周期的优选方法.仿真算例表明,在留有工程设计余量的情况下,根据该方法优选得到的电推进工作策略可以满足电推进系统的使用要求和整星能源平衡要求,与采用增大太阳帆板面积的方法相比,可避免卫星平台承重能力降低(约60 kg),并提高整星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正>新春伊始,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了解到,我国东方红三号B卫星平台应用的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地面1:1长寿命考核试验取得重要成果。经过一年多的考核试验,目前已突破6500小时,开关机次数3250次,按照东方红三号B平台电推进冗余设计的标准,完全具备确保型号在轨可靠运行15年的能力。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应用型号的电推进系统,它开启了电推进系统工程应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进入空间时代以来,电推进系统成了欧洲的热门研究课题,原因是它的比冲要比最好的化学推进系统还高出一个数量级。尤其是1982年ESA做出决定,同意接纳RITA10在尤里卡作飞行试验,这一决定更促进欧洲电推进的研究工作,以便满足未来空间任务的要求。随着欧洲空间技术的发展,ESA目前正加速发展星际高能空间科学任务和低轨道地球观测任务。电推进系统不仅对高能科学任务非常实用,而且对于地球观测任务以及与哥伦布计划/空间站有关的其它低轨道任  相似文献   

19.
李云 《国际太空》2014,(3):21-23
全电推进卫星是指星箭分离后完全依靠电推进系统变轨进入工作轨道,且入轨后位置保持也采用电推进系统的卫星。2012年3月,波音公司(Boeing)在一次商业通信卫星竞标中,首次推出全球首款全电推进卫星平台—波音卫星系统-702SP(BSS-702SP)卫星平台,拉开了全电推进卫星研制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化全域通信导航的应用背景下,卫星平台所需具备的精确轨道预测与实时轨道控制能力对电推进系统的推力精度、分辨率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高精度的电推进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空间应用需求和电推进技术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当前电推进技术的推力输出精度不足以支撑高精度连续导航、超低轨卫星实时阻力补偿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动中成像等空间任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霍尔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研制高精度推进系统的技术难点,从霍尔推力器技术、流量控制技术、电源及控制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思路,为高精度霍尔推进技术未来的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