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挤压件的主要类型,提出所有冷挤件在冷挤压中都存在需要退料这一共同问题。在现通行的两大类退料方法中,大都较简单,只有当挤压件下段为管形时所用的环形顶件器(外顶式顶件器)较复杂,这种顶料方法有模具闭合高度大、模具零件多和结构复杂等缺点,同时,不适用于薄壁件的顶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顶料方法(或称内顶式顶料法),它没有外顶式顶件器的缺点:结构简单、模具闭合高度小、模具零件少,能顶薄壁件。在采用这种新顶料方式时,要进行一些核算,本文介绍了核算办法和应用实例。在航空工业中应用冷挤压技术时的三大难题(即材料硬、形状复杂和批量小)中,解决挤压形状复杂的零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模具结构的发展有关,本文介绍的新型顶件器,就是属于这类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挤压件的主要类型,提出所有冷挤件在冷挤压中都存在需要退料这一共同问题。在现通行的两大类退料方法中,大都较简单,只有当挤压件下段为管形时所用的环形顶件器(外顶式顶件器)较复杂,这种顶料方法有模具闭合高度大、模具零件多和结构复杂等缺点,同时,不适用于薄壁件的顶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顶料方法(或称内顶式顶料法),它没有外顶式顶件器的缺点:结构简单、模具闭合高度小、模具零件少,能顶薄壁件。在采用这种新顶料方式时,要进行一些核算,本文介绍了核算办法和应用实例。在航空工业中应用冷挤压技术时的三大难题(即材料硬、形状复杂和批量小)中,解决挤压形状复杂的零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模具结构的发展有关,本文介绍的新型顶件器,就是属于这类发展。  相似文献   

3.
初步结论     
本文概述了挤压件的主要类型,提出所有冷挤件在冷挤压中都存在需要退料这一共同问题。在现通行的两大类退料方法中,大都较简单,只有当挤压件下段为管形时所用的环形顶件器(外顶式顶件器)较复杂,这种顶料方法有模具闭合高度大、模具零件多和结构复杂等缺点,同时,不适用于薄壁件的顶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顶料方法(或称内顶式顶料法),它没有外顶式顶件器的缺点:结构简单、模具闭合高度小、模具零件少,能顶薄壁件。在采用这种新顶料方式时,要进行一些核算,本文介绍了核算办法和应用实例。在航空工业中应用冷挤压技术时的三大难题(即材料硬、形状复杂和批量小)中,解决挤压形状复杂的零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模具结构的发展有关,本文介绍的新型顶件器,就是属于这类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挤压件的主要类型,提出所有冷挤件在冷挤压中都存在需要退料这一共同问题。在现通行的两大类退料方法中,大都较简单,只有当挤压件下段为管形时所用的环形顶件器(外顶式顶件器)较复杂,这种顶料方法有模具闭合高度大、模具零件多和结构复杂等缺点,同时,不适用于薄壁件的顶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顶料方法(或称内顶式顶料法),它没有外顶式顶件器的缺点:结构简单、模具闭合高度小、模具零件少,能顶薄壁件。在采用这种新顶料方式时,要进行一些核算,本文介绍了核算办法和应用实例。在航空工业中应用冷挤压技术时的三大难题(即材料硬、形状复杂和批量小)中,解决挤压形状复杂的零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模具结构的发展有关,本文介绍的新型顶件器,就是属于这类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挤压件的主要类型,提出所有冷挤件在冷挤压中都存在需要退料这一共同问题。在现通行的两大类退料方法中,大都较简单,只有当挤压件下段为管形时所用的环形顶件器(外顶式顶件器)较复杂,这种顶料方法有模具闭合高度大、模具零件多和结构复杂等缺点,同时,不适用于薄壁件的顶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顶料方法(或称内顶式顶料法),它没有外顶式顶件器的缺点:结构简单、模具闭合高度小、模具零件少,能顶薄壁件。在采用这种新顶料方式时,要进行一些核算,本文介绍了核算办法和应用实例。在航空工业中应用冷挤压技术时的三大难题(即材料硬、形状复杂和批量小)中,解决挤压形状复杂的零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模具结构的发展有关,本文介绍的新型顶件器,就是属于这类发展。  相似文献   

6.
应用实例     
本文概述了挤压件的主要类型,提出所有冷挤件在冷挤压中都存在需要退料这一共同问题。在现通行的两大类退料方法中,大都较简单,只有当挤压件下段为管形时所用的环形顶件器(外顶式顶件器)较复杂,这种顶料方法有模具闭合高度大、模具零件多和结构复杂等缺点,同时,不适用于薄壁件的顶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顶料方法(或称内顶式顶料法),它没有外顶式顶件器的缺点:结构简单、模具闭合高度小、模具零件少,能顶薄壁件。在采用这种新顶料方式时,要进行一些核算,本文介绍了核算办法和应用实例。在航空工业中应用冷挤压技术时的三大难题(即材料硬、形状复杂和批量小)中,解决挤压形状复杂的零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模具结构的发展有关,本文介绍的新型顶件器,就是属于这类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内外有关钢带冲模的设计、制造经验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下列几个问题:1.大型厚钢板钢带冲模的设计与制造方法;2.简易切刀式钢带冲模的设计与制造方法;3.冲裁力的计算方法;4.聚氨酯橡胶顶件器与卸料器的顶件力与卸料力的分析;5.形状复杂的大型冲裁零件压力中心的简易测定方法。此外,还介绍了模具元件的设计与制造等。限于篇幅,本文分两次刊登。  相似文献   

8.
我们根据航空发动机零件形状复杂、品种多、材料难加工的特点,先后试验了十几种小零件的冷挤压,有的已投入批生产,有的待试车后作结论。这里仅就不锈钢零件凸块的挤压作一简要介绍。一、零件工艺路线及挤压方案的确定零件设计要求如图1所示,材料为1Cr18Ni9Ti。  相似文献   

9.
某型飞机结构框为薄壁框,零件尺寸较大,形状复杂,内外形根据理论外形的特征呈闭互补特征;薄壁整体框板3轴联动数控加工较困难,一般采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本文主要介绍了3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在该框上的应用,提出了双曲面筋条薄壁整体框板零件的加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金属冷挤压时,如为上下分模,一般下模存放坯料,上模将坏料挤入型腔成为零件,在未接触坯料之前,上模以一定速度移动,而坯料速度为零。因此开始挤压的瞬时,两者速度不同而出现冲击和振动。冲击力的大小决定于接触时的相对速度,而机械式冷挤压机的接触速度较高,故冲击力较大,机床和模具承受的冲击载荷也就较大。据有关资料介绍,采用缓冲装置后,模具寿命可提高50~200%作者认为对缓冲装置的要求应该是:  相似文献   

11.
泵轮冷挤压     
我厂铝合金泵轮,原工艺采用锻压毛坯,然后经1小时20分钟的铣削加工,再经50分钟的钳工修正,方能加工一件。现改用冷挤压方法加工,大大提高了工效,效果很好。挤压后的零件组织呈纤维状,没有任何缺陷,钎焊后拉力试验,强度优于机械加工件。经高低温试验及装于产品中试用情况良好。每件可节约材料30%。泵轮材料为LD2。挤压后的零件如图1。毛坯见图2,系由棒料车制。现就其挤压工艺和他用的模具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冷挤压成形技术是指在室温条件下 ,由模具借助锻压机械的压力 ,将金属坯料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工艺技术 ,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加工工艺。采用冷挤压技术成形金属零件 ,与传统的机械切削方法或铸造法相比 ,具有节省原材料、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零件的几何精度、提高强度和刚度、可加工形状复杂的异形零件等优点。本成果经过多年试验 ,已成功地把冷挤压成形技术应用到电连接器的铝合金壳体的生产中 ,制造出多种圆形、矩形电连接器的铝合金壳体零件。采用本项技术制造的铝合金壳体壁薄质轻比强高 ,形状复杂质量好。最小壁厚可达 0 .…  相似文献   

13.
国外某直升机,钣金件约有4000种,共需3252套工装;钣金外协件、标准件约有3000种。下面就钣金工艺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钣金下料模具化大的隔框和形状复杂的钣金件的下料采用数控仿形铣。一般零件,如平板零件的展开料、折弯件的展开料、单曲度长桁的导孔、装配孔都用冲模冲孔、下料。冲模的模板采用精制层板制作,结构见图1。模具制造方便,导柱、导套、上下模板都  相似文献   

14.
图1所示的零件是一种带深槽环的薄壁零件,其特点和技术要求如下: 1.形状较复杂。在1.75毫米的薄壁筒外还有两个带深槽的薄环; 2.B与C两侧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毫米,在  相似文献   

15.
金属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金属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是一项新技术 ,具有能快速成形复杂形状金属薄板件的优异特性。本文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原理、要点和工艺路线 ,并指出它能翻制用于批量生产的模具  相似文献   

16.
对灯罩形状件进行了成形工艺分析并对其模具实现了数字化设计。通过研究零件的冲压工艺,制定了零件的成形方案。对传统落料与弯曲成形模具进行了结构性修改以适应本零件的落料和压筋工序一次成型的特点。利用CATIA软件建立了模具的三维实体模型,对模具进行了数字化预装配,并用软件检查,排除模具内部干涉,从而提高了模具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7.
冷挤压是一种塑性加工工艺。它在不破坏金属的前提下,使金属的形体发生塑性转移,达到少切屑无切屑而使金属成型,可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冷挤压是在压力机上进行,一般每分钟可生产几十个零件,因此生产效率很高。冷挤压件的强度大、刚性好而重量轻,还可获得理想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的另一特点是可以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几年来,我厂在以冷挤压代替锻造、拉延及金属切削加工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因此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工业和精密仪表制造业中,有许多0.01~0.3毫米厚的薄料零件。采用钢模冲裁工艺制造这种零件时,通常遇到模具结构复杂、配合精度高、制造困难、成本昂贵等问题,而且所得零件往往质量不稳定、毛刺大,尤其是零件形状越复杂,困难也越大。  相似文献   

19.
复杂异形截面薄壁环形件动模液压成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压成形技术是成形薄壁零件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针对具有异形截面结构的某型发动机高温合金薄壁环形件,提出了液压成形结合动模轴向加载的复合成形方法,依据塑性力学方法和增量理论对成形过程进行了应力应变特征分析,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拟和工艺试验,研究了筒坯成形区高度和型腔液压加载路径等关键工艺参数对零件成形结果的影响,探讨了成形过程中壁厚过度减薄、材料堆积"折叠"、形状不对称等失效形式,提出了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提出的工艺方法可实现复杂异形截面薄壁环形件的整体精确成形,采用优化的筒坯成形区高度和液压加载路径可获得壁厚分布均匀、成形质量较好的零件。  相似文献   

20.
通常,冷挤压在人们心目中是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的一种工艺,但随着冷挤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向多品种小批量转变的趋势,使冷挤压适于小批生产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了。本文分析了将冷挤压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条件,认为在大批大量生产时,对冷挤压工艺及模具等要求较高和较严。而对于小批生产,有些条件可适当降低。这样,就将冷挤压划分为适于大批大量生产的冷挤压及适于小批生产的冷挤压两类。而后探讨了将冷挤压用于小批生产时可能采取的措施,并选择了四种典型零件按大批生产及小批生产条件进行经济核算,得出在按小批生产条件改造后,冷挤压的经济批量起点可落在100-1000件的范围内,因而认为冷挤压对于100-1000件的小批生产也是适宜的。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分析的方法,这一方法特别适合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