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有线连接的整星电缆网其灵活性差、通用性差及操作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解决卫星舱内有线连接在整星布局、装配、集成和测试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基于卫星舱内使用的无线传输网络设计和探索,包括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频率配置及通信抗干扰等内容。通过基于某型号卫星的数据传输应用场景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试验测试,验证了卫星舱内无线传输技术的可行性,为解决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平台自身管理提供了一个高可靠、高效率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星敏感器热设计研究及仿真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某高精度星敏感器在空间复杂热环境下的可靠应用,对该星敏感器的热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选取典型的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进行讨论。基于热网络模型对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计算及仿真分析,提出了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在导热和隔热2种安装情况下的热控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当星敏感器导热安装时,将安装面温度控制在-15~0℃,在其外表面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可使整机温度适宜;当星敏感器隔热安装时,在其盖板外表面喷涂热控白漆,将遮光罩与盒体隔热安装,设置用于温度补偿的电加热片,将安装面温度控制在-60~-30℃。  相似文献   

3.
文中主要介绍了某卫星舱体复合材料壁板即东板中的大型预埋件—天线连接框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以及初样阶段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分析了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在正样阶段机加工工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中主要介绍了某卫星舱体复合材料壁板即东板中的大型预埋件-天线连接框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以及初样阶段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分析了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在正样阶段机加工工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种兼具卫星舱板功能的相机承力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装承力板对于保证相机结构稳定性、技术指标以及承受运输到发射阶段的各种力学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整星轻量化要求的提高,之前常用的单面承载构型已无法满足目前对承力板多功能化的迫切需求。文章针对某型号光学相机任务需要,通过优化整体成型的碳纤维加强框架布局,设计了一种兼具卫星舱板功能的双面承载相机承力板,提高整星的功能密度,降低整星质量和体积。该承力板在保证轻量化的前提下满足大长宽比(4∶1)和较高的稳定性要求,不仅可以支撑多台相机,还可以作为卫星的舱板承载卫星设备。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承力板结构频率100Hz,位置关系稳定性优于2′,质量比传统承力板减小50%,可以满足相机和卫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卫星内部三维屏蔽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中构建了一些常用设备的形状模式,用来计算从不同位置、不同方向入射的粒子在设备中运行的径迹长度;另外构建了各种常见形态的卫星整体模式,可以计算不同位置上卫星舱壁和结构件所产生的屏蔽作用。这些模式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模块,可以计算由卫星舱壁和仪器设备相互屏蔽所形成的屏蔽效果。已经利用这一软件计算了某卫星舱内某仪器内部关键元件的屏蔽情况,计算中涉及到了复杂的卫星舱壁、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其他仪器、仪器盒、仪器内部的线路板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通信卫星舱段壁板的构造。该板为铝蜂窝芯铝面板夹层结构,埋有两根1380mm长热管。它具有刚度高、变形小、重量轻、抗振动、控温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旋转式星载辐射计转动体升降、天线收拢展开后整机动平衡状态不稳定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天线展开机构设计改进、转动体升降方式改进及动平衡试验方法优化。经动平衡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旋转式星载辐射计动平衡状态稳定,对卫星干扰力矩小,可以满足卫星的姿态稳定度指标要求,可为类似旋转式星载辐射计结构机构设计、动平衡控制、动平衡试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通信卫星舱段壁板的构造。该板为铝蜂窝芯面板夹层结构,埋有两根1380mm长热管,它具有刚度高,变形小,重量轻,抗振动,控温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张忠 《中国航天》1992,(4):12-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欧空局的红外空间观测器(ISO)的总体布局,详细叙述了ISO的任务和工作要求,其中包括进行红外观测时对卫星舱体的温度要求,光学部分的光采集和杂散光限制要求,观测天体的定向要求,地面站的防护措施,设计时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以及ISO卫星的数据采集和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