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FO:七年之痒     
gtyzol 《飞碟探索》2009,(9):28-28
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月击到UFO,但在7年前,我曾有幸目击到UFO,这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UFO目击事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篇1980年8月23日,北京昌平拍摄到中国开展UFO研究以来第一张UFO照片,并发表在同年11月5日的北京晚报》上。《1981年8月11日19时过后,四川闻山州上空出现了一个菱形的不明飞行物。1982年8月,台湾第一个UFO组织—台湾——UFO研究会成立。1985年8月23日~27日,中国UFO研究会首  相似文献   

3.
北京UFO研究会 2007年11月3日,济南的包玉洲先生拍摄到一个UFO照片在网络上发表,引得人们议论纷纷.针对这一现象,北京UFO研究会的QQ5群进行了一次讨论,并找出许多与此相关的图片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不断目击到空中的不明飞行物.由于它的奇异性和高科技飞行特征,一直以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探究兴趣.一些人相信UFO的存在;一些人对UFO是否为真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更多人因没有兴趣或无暇顾及而不置可否,这很正常.根据可靠的目击报告,我们可以肯定有真的UFO的存在,但肯定存在UFO现象和肯定UFO可能来自天外,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刚刚接触到UFO这个字眼时.报刊上讲的UFO奇闻不是出现在南美洲的偏僻山林.就是大洋深海中的荒岛——总之是你到不了也查不清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几乎1/3近距离观测的UFO事件中,都伴有电子系统失灵的现象,最常出现的情况是汽车的无线电、大灯和引擎失灵.除此之外,UFO学者还收集到其他一些电子设备失灵的例子.UFO肯定论者普遍认为,这些现象的发生是由于UFO的推进系统产生了某种微波,而微波产生的电磁感应造成了周围的电子系统失灵.  相似文献   

7.
当今,假冒伪劣充斥社会的各个系统和角落,在科技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在UFO研究战线上,对于目击现象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当然笔者所指的并非是人为地制造假冒目击报告,而是由于分辨不清导致目击失真的现象。倘若因为目击失真而又通过媒体宣传出去,不仅使UFO研究得不到有益的价值,反而会因此让否定UFO研究的人士握有确凿的把柄。那么,如何分辨目击UFO的真伪呢?与人造飞行器的区别目击到的UFO往往与运行中的人造飞行器混淆起来,从而把UFO的出现,误认为是人造飞行器而忽视了目击记载。反之,有时误把人造飞行器的运行当成了UFO…  相似文献   

8.
星空动荡记     
如果要问中国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目击范围最广、目击频率最高以及搜集到相关影像及文字资料最多的UFO事件,相信任何一个对中国UFO目击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说是螺旋状UFO。直到今天,螺旋状UFO仍会时不时地来撩拨一下公众的心弦,洒下一团迷雾。那么,"6·17UFO"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呢?主持人在这里为你展现有关此事的第一手目击报告、会员的分析以及网友的各种猜测,相信对你的正确判断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中国篇 China 1980年8月23日,北京昌平拍摄到中国开展UFO研究以来第一张UFO照片,并发表在同年11月5日的《北京晚报》上.  相似文献   

10.
自从肯尼斯·阿诺德看到碟形物体在天空中飞行,并最早在世界上提出不明飞行物(UFO)的问题以来,几十年间人类对UFO探索和研究的进程一直都十分缓慢而且步履蹒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UFO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目击资料的占有,迄今仍处于无任何实质性进展的研究阶段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人们对UFO的存在是否属于虚无飘渺之争论的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UFO现象及其研究,反映了人类文化心理的一个侧面,即对自身命运的关切和探究。因而不论结果如何,就UFO探索的本质而言,其研究过程仍然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多少世纪以来,人类一直不懈地探索着…  相似文献   

11.
钱磊 《飞碟探索》2008,(5):18-19
然而,要求政府公开更多UFO信息的呼声并没有停止。 1958年3月8日,凯伊豪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电台采访时,宣称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涉入调查UFO现象并负责罗伯特森小组。一时间,从凯伊豪到一名化学工程师(UFO研究者里昂·大卫森博士)都收到了许多信件。他们要求公开罗伯特森小组的全部报告,并论证中央情报局是否也参与了UFO现象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苗旺 《飞碟探索》2000,(6):26-28
对于 UFO的研究,最基础的依据是目击报告。而尽量能够收集到更多的目击报告,又是研究 UFO的重要内容。   然而,对比频繁出没的 UFO象,目击报告的数量显然微不足道。而目击者人数,在所居住的人群中也是寥寥无几。笔者认为这也是 UFO研究成果难以辉煌的重要原因。而 UFO研究队伍迟迟不能壮大,也与此因素有很大关系。   那么,为什么目击报告数量如此少呢 ?缘何 UFO研究队伍发展不快呢 ?笔者谈点拙见与各位老师商榷。   1.时间短暂   从目前已经得知的目击报告中了解, UFO现象往往发生的时间短暂,可以说是稍露即失…  相似文献   

13.
然而,要求政府公开更多UFO信息的呼声并没有停止。1958年3月8日,凯伊豪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电台采访时,宣称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涉入调查UFO现象并负责罗伯特森小组。一时间,从凯伊豪到一名化学工程师(UFO研究者里昂.大卫森博士)都收到了许多信件。他们要求公开罗伯特森小组的全部报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3月23日,雷锦超告诉北京UFO研究会秘书长周小强,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的郑博士拍摄到UFO图片.拍摄时间是2005年3月22日9时46分~11时16分,共有343幅连续的UFO照片. 3月24日20时30分,周小强、印兆霞、谷庆文一行三人,前往北京理工大学,对郑博士进行了现场采访调查.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47年第一次发现“飞碟”以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随着中国大门向外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西方飞碟学逐渐东移,进入古老的华夏国门,在中华大地掀起阵阵飞碟热。两大标志是:武汉大学出现的“中国UFO爱好者联络站”和进而成立的“中国UFO研究会”(英文缩写为CURO);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创办并全力以赴的全国性第一家UFO杂志《飞碟探索》。UFO从发现到消失一般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留给人们神秘的感觉,让人们怀疑和猜测。这给人们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UFO现象给2…  相似文献   

16.
卡塔尔(Cabor Tarcall)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匈牙利UFO研究者,也是匈牙利UFO研究网的发起者之一。2005年金秋,他来到大连参加中国UFO研究者举办的世界UFO研究大会。在会上,他宣读了自己多年研究的UFO论文,并向大家介绍了几起发生在匈牙利及其周边地区的UFO案例。特约记者子骥应《飞  相似文献   

17.
UFO=飞碟     
UFO现象的产生,给地球人类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话题和无限的遐想:UFO是什么?UFO现象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广漠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高级生命形式存在?等等。对困扰了人们几十年的UFO现象,广大青少年朋友也很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了科学地解释UFO现象,我刊与中国UFO研究会合作,从本期起,开辟了这个“UFO之谜”栏目,邀请有关专家和人员来谈谈UFO这个话题。青少年朋友看过这个栏目后,有什么想法和疑问欢迎来信,我们将在“UFO信箱”中予以解答并和青少年朋友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UFO的研究人员来说,1952年是一个丰收年,据报道,在那年的7月发生了最为壮观的一次UFO事件。一架泛美DC-4飞机飞离纽约,驶向佛罗里达的迈阿密。在接近弗吉尼亚的诺福克和柴瑟匹克海湾附近时遭遇到UFO。当时天气晴好,能见度极高,纽斯新港的灯光隐隐可见。机长暂时不在座舱,二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过去并不是一个UFO爱好者,甚至对UFO不屑一顾,偶尔看到一些有关UFO的文章也认为是无稽之谈.然而,一次偶然的奇遇,使我开始对UFO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20.
UFO,简单的三个字母却涵盖着不知多少奇异诡谲的秘密.UFO的造访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兴趣,进而世界各地不少组织和个人以秘密或公开的方式展开UFO研究,试图解开UFO现象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