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1990年7月16日北京夏令时9时40分,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助推火箭和一、二级火箭正常飞行,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这枚火箭是由我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征途中,有一型运载火箭格外亮眼,那就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这一型运载火箭对于我们国家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从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算起,到今年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迎来第100次发射,一举跨入"百发俱乐部",已经过去了25个年头。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包括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第1次到第100次发射,用了37年;而从第101次到第200次,只用了7年,中国航天走过了自主、创新、超越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1996年2月15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灯与夜的交织中,更显高峻挺拔。这是我们的"梦之箭",是当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集大成者"。有了它,中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跃上5吨大关,外可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内可为我国空间事业拓宽高轨舞台。发射工位附近的控制室,火箭雄姿展现在大屏幕上,兼任火箭"两总"  相似文献   

5.
刘佳 《国际太空》2014,(12):79-79
2014年12月7日11:06,随着震耳欲聋的轰响,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1的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飞行。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运载火箭200次发射的国家,这也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火箭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 首飞大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先后开展了长达20年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论证工作.2006年,长征-5运载火箭正式获得国防科技工业局和财政部联合立项,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经过10年的艰苦研制,研制队伍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大量技术难关,完成了方案、初样和试样阶段的各项设计和试验工作,将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蓝图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7.
正6月25日20时00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 0 0千米、远地点3 9 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为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作为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可靠的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代表了中国近60年运载火箭研制领域的最高水平。此次发射刷新了中国航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4,(11):4-7
9月27日,我国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20颗返回卫星送入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0次发射,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第38次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9月25日9点41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火箭——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运送浦江一号和另外3颗微小卫星奔向太空。这4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随着星箭成功分离,长征十一号火箭将4颗卫星顺利运送至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11次飞行,也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第二次飞行。这次飞行与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秀型号"——长征六号火箭的首飞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9月25日,首枚长征-11固体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的4颗微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在固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1 1次发射。1飞天小快灵长征-11是我国新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全长20.8m,箭体直径2.0m,质量58t,起飞推力120t。其700km高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350kg,低轨运载能力可达700kg。它采用国际通用星箭接口,可满足不同任务载荷、不同轨道的多样化发射需求。  相似文献   

11.
1日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在东部标准时间下午9时28分,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用阿里安2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Tele-X斯堪的那维亚电信与直播卫星,这是阿里安2型运载火箭的最后一次发射。 4日格林威治时间18时40分,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宇宙号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2.
<正>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高度为500km、倾角为50°的低地球轨道(LEO),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引力一号首次飞行试验也创造了世界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国内首款全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首个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首次在海上实现中型火箭“三垂”测发模式、国内首个自带导流槽的发射船首次应用等诸多纪录。引力一号海上发射的成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海上发射技术水平,扩充了我国中型运载火箭海上机动发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 瑞典空间公司已与我国签订了利用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瑞典邮政卫星的“发射订座协议。”这是自我国去年十月宣布用我国的运载火箭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业务以来签订的第一个协议,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即将进入国际市场,为外国提供卫星发射业务。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17日,长征-3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第3颗"北斗"(英文名COMPASS,中文音译名BeiDou)导航卫星,卫星于1月22日定点在160°(E)、轨道倾角1.8°的赤道上空。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这次发射是我国2010年的首次航天发射,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22次飞行,还是全球2010年的首次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液体运载火箭技术是在液体弹道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为长征一号,是以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为原型进行研制的.尔后,又在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我国的第二种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经过研制,衍生出了长征二号系列火箭、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和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所以长征一号和长征二号研制成功的历程即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创建历程.  相似文献   

16.
长征三号甲试射成功 2月8日,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试验发射成功。 “长三甲”是为适应我国通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求而研制的,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是我国2000年前后重要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17.
高朝辉 《太空探索》2005,(12):26-29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也是我国目前可靠性和安全性最高的运载火箭。2003年10月15日.第五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承载着我国第一位航天员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8.
正自1956年创建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便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中国不仅有了自己的运载火箭、自己的人造卫星,还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这些成就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汗水,也凝聚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创者之一任新民一辈子的心血。1949年,在美国获得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的任新民,本有一份衣食无忧的安稳工作——已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为讲师。可是,他却始终放不下自  相似文献   

19.
我国航天发射的新摇篮-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6月25日晚,长征-7运载火箭执行首飞任务,首次启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这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绿色生态环保、技术创新跨越的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发射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4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成为中国首个发射次数达到100次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自1977年12月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启动总体方案论证算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4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不断跨越发展、不断创新融合、不断开放共享,闯出了一片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