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3月19日,美军正式对伊拉克发动攻击。这场21世纪初爆发的战争.不但是先进军事科技展示的舞台.同时.美国国防部规划多年的网络中心作战在伊拉克战场进一步被验证,这标志着作战指挥管制的革命性改变即将来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世界新奇事”系列单元之一的《21世纪战争》节目,将带领观众目睹美伊战争中的高科技武器,了解武器何以或为战争中致胜的重要因素,美军如何运用新一代军事科技,赢得这场战事。  相似文献   

2.
精确制导、空中发射的武器由来已久,二战中曾出现过靠惯性运动及带推力的炸弹;朝鲜战争中,美国曾使用过无线电制导的炸弹。当激光出现时,这种精确制导武器随即出现了质的飞跃。经过大大小小战争的洗礼,现在精确制导武器已被喻为空中势力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3.
美、伊战争中美军战机共投放了约7000枚制导炸弹,攻击伊拉克的军事目标,其命中目标的精确度极高。偏离目标的距离约在3-5实以内。这些制导炸弹皆系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的信号电波进行定位,通过装置于炸弹尾部的制导控制组件飞向目标。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GPS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军民两用系统。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GPS更是大显身手,68%的航弹和巡航导弹采用精确制导,命中精度显著提高,凸现了GPS作为武器系统效率倍增器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前不久,美国“迅龙”项目再传新消息,美国空军首次在美国本土之外进行了运输机发射精确制导导弹的实弹试验。美国国防部希望该项目能够改变美军轰炸机短缺的困境,打造数量惊人的空中“武库机”。那么,什么是“迅龙”项目?用运输机发射导弹又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6.
“标准”2型导弹是美国舰队防空的主力武器,与前身“标准”1型导弹的差距在于使用两段式导引:中述导引由母舰计算最有效率的角度爬升并飞向目标大概的方向,终端弹道才由制导雷达接手,导弹会紧追着雷达信号方向,虽然消耗能量但却能精确命中目标。因此两段式导引不但让母舰可以依靠轮流跟踪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也能增加了60%的射程。  相似文献   

7.
美国防部已决定从1994年起征购多达10万部既小又轻的军用GPS接收机,以普遍装备部队。法国也开始在部队装备GPS接收机。美国GPS的军用开发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武器制导中的应用。美国已在新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中采用GPS作为辅助导航手段。随着大型化技术、MMIC、VLSIC和微带技术的发展,已经研制出了可镶嵌到其它系统中的单片式GPS接收机和仅重3.2kg的GPS/INS一体化制导系统;二是用于电子战,实现“多平台定位发射机”和“多平台合作欺骗干扰”,甚至实现用一架战斗机确定敌发射机位置;三是提高E-8A、TR-1等飞机的合成孔径雷达和动目标指示器侦察200公里以外目标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泥潭中的M113     
越战期间,在越南南方,浑身沾满泥土又极端缺乏武器的越共游击队,本来不是用当时所有高科技武器武装起来的美军和南越伪军的对手,可赤足的越共游击队在北方老师的点拨下却使用了许多“可恶”的诡计,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对称作战,结果将战争引入泥潭,于是双方的位置立即交换。泥泞的稻田和沼泽成了美军和南越伪军的葬身之所,而越共游击队却得益不浅。  相似文献   

9.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气象卫星等。这些卫星在作战规划制订,武器精确制导,作战后勤保障和作战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前哨 《太空探索》2003,(12):34-37
一提到太空武器,人们就会想到是在太空战争中使用的、给太空中的敌人和装备造成伤亡和损坏的武器。不过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因为美军目前正在发展一类对地太空武器,这种武器的特点是从太空发射和使用,但打击的对象是地面目标而不是太空目标,它主要是给地面上敌人的武器装备造成损坏。  相似文献   

11.
近期,美军十分注重采取各项措施以提高其导弹的作战性能。其主要做法是: 更换先进的制导系统。美空军拟在2008年前更换500攸“民兵-Ⅲ”导弹的制导系统。目前TRW公司已成功制造了多个超过720小时警戒时间的新型制导装置,实现了美空军“民兵-Ⅲ”型导弹“制导更新计划”所提出的“初始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因军事目的建立了GPS。该系统在海湾战争、沙漠之狐行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阿富汗战争中,GPS/INS制导武器得到普遍运用,对战争的进程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为了保住全球霸主地位,美国一方面极力阻挠欧盟 “伽利略”(Galileo)计划的实施,另一方面不断投入巨资更新完善GPS系统,并对GPS系统进行技术攻关。 1 GPS星座卫星的更新换代 GPS系统星座最初使用的是Block-I卫星,接着使用的是Block-Ⅱ、ⅡA,后来是Block-ⅡR,最近使用的是改进型Block-ⅡR…  相似文献   

13.
GPS是美国国防部投资并管理的军用全球全天候导航定位系统。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首次将手持式接收机装备地面部队,飞机使用GPS导航、定位和救援,导弹使用GPS精确制导,取得了显著效果。GPS已向民间用户提供降低了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标准服务,陆地和海上的许多民间用户已开始使用,唯独民航用户至今还未下决心把GPS作为全球导航手段。但最近一些事件表明,在苏联全球导航系统(GLONASS)和国际海事卫星的支持下,GPS将成为民航领域的主要卫星导航系统。不久前,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组  相似文献   

14.
“超级军旗”(Super Etendard)是一种适合中低空作战的超声速攻击战机,经过改进后配置有复杂精确的导航攻击系统和航电装备,以及多款精确制导攻击武器,加上可由加油机加油或是友机之间的合资企业式空中加油方式,可大幅增加作战航程,在“陈风”(Rafale)战机大量服役前是法国海军“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号航空母舰上的唯一攻击武力。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发现美军的一种战力。美军通过这场战争再度翻新了高科技战争的涵义。战争开打前。美军不仅在陆、海、空三军传统武器方面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在资通领域拥有强大的与不对称的优势,这项优势大幅扩大了伊拉克部队与美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使得以逸代劳的伊拉克部队处于被动挨打,地面战斗仅历时21天便告结束。美军的伤亡轻微,仅有114名美军在战斗中阵亡。以这样轻微的伤亡赢得胜利,军事专家们没有预料。第二次海湾战争是个典型的高科技战争。这场战争充分印证了军事资通科技的巨大价值,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军方目前莫不在这方面积极努力。当然,台湾地区也不自外于这个潮流.这几年军方在资通领域投入庞大的经费和人力。耗费经年的“博胜案”已经成为三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台湾全球防卫杂志社有限公司与思科公司合作举办本次的研讨会。会上邀请了前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和思科公司多位专家与会并发表谈话。  相似文献   

16.
美伊战争自3月20日爆发以来,伊拉克战事的发展的颇多出人意料之处,如今美军攻下巴格达,获得胜利。回顾美国在战前的外交挫折、军事动员与部署的拖延,到后来随着美国决定放弃联合国决议案、率领英、澳等国联军攻打伊拉克,法、德等国才改变态度,想在战后伊拉克临时政府插一脚,战后重建分一杯羹。更重要的是,美伊战争已经影响到国际政经体系的变迁。战后的新世界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格局,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GPS是由美国国防部(DOD)开发的,在20多年中花了100多亿美元才完成其部署。美国武装部队从导航到武器制导应用对GPS信号的依赖与日俱增。然而,在过去的10多年里,GPS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了其军事应用的初衷。它现在已成为全球的信息资源,支持着各式各样的民用、科学和商业功能,从空中交通控制到Internet网络,可以说,无所不包。GPS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其他国家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性行业,其有关产品和服务正在形成一个迅速发展的市场。王政策问题GPS政策问题已超越了传统的国界,目前GPS的国家政策跟不上迅速膨胀的商业与民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初期,日本军火工业损失贻尽。武器生产被禁止,技术人员散失。从1950年起,为了满足朝鲜战争期间的“特需”,美国逐步放松了对日本的限制,从而使日本的军工生产得以恢复。这一时期,日本主要是为美军生产弹药和维修军械。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日本生产武器的厂家也从160家减少到27家。1954年,日本陆、海、空三自卫队正式成立,给军工生产带来转机。但在这一时期,自卫队的武  相似文献   

19.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仅花了两个星期瓦解伊拉克部队的抵抗,美军势如破竹的地面攻势除了归功于各式战机、装甲车辆、导弹等高性能武器之外,在战场上大量机动的各种战术车辆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幕后英雄。但美军的地面攻势初期推进过快,使得前线的补给一度发生难以为继的情形,幸赖美军庞大的公路运输能力适时供应足够的粮食、燃料、弹药和其它补给物资.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相似文献   

20.
星宇 《国际太空》2001,(10):8-13
通信卫星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容量大和不受地形地貌影响等特点 ,而且能够快速组建临时通信网 ,发挥重要的军用价值。在海湾战争和“盟军”行动中 ,美国的军用通信卫星承担了大量的数据、话音传输任务 ,有效地支援了美军的快速机动部署 ,是维持美军全球力量的重要纽带。1 基本情况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战争中 ,美军先后使用了“国防通信卫星” (DSCS)系统、“特高频后继星” (UFO)系统、“多址通信卫星”(MACSAT)和“军事星”(MIL STAR)系统等。“国防通信卫星”系统是由 4颗静止轨道卫星构成的全球通信系统 ,能保证除两极外全球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