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再造一个「地球」张友新不管你属何种人种,也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地球生物圈之中,它是养育人类的“天堂”,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能否用人工的方法再创造一个“地球”呢?这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追求。如果人类能够创造“地...  相似文献   

2.
当你走进北京中华世纪坛时,在“公元1999年”栏里,你会看到这么一段碑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代业务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星发射成功。”也许这只是辉煌的中国航天事业中闪光的一点,但当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会深深感受到风云一号C成功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航天漫画     
点评:幽默也有时代性,此幽默画虽是虚构的作品,但它也是人类进入航天时代的产物,在宇宙飞船上犯梦游症这倒颇有新意。点评:如果宇宙旅游大开发,就一定会出现一种新的工种——太空清洁工。失业者:“回去吧,地球上生活费实在太高了!”点评:此画从太空人与地球人交流这个角度来画,也别有新意。银河探亲点评:我们想到一,漫画家却想到了二,这是漫画家聪明的地方。看来,银河系还应开办“托儿所”。航天漫画@缪印堂~~  相似文献   

4.
尹传红 《飞碟探索》2010,(11):57-57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堪称除人类自身外最可怕的有生命的敌人。在20世纪开始之前,没有谁想到过这种小东西的存在。然而,千百年来,它的某些种类却经常改头换面,跟人类玩“躲猫猫”或“变脸”把戏。甚至,时不时还会闹性子,像猎人一般猎杀人类,让人惊骇万分、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5.
太空漫步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了十多分钟。因此,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迄今为止在太空生活时间最长的人是谁吗?他是俄罗斯航天员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阿夫杰耶夫。他参加过三次太空飞行。第一次在太空停留189天,第二次在太空度过178天,第三次在太空居留378天,三次累计飞行746天,创下了一项航天最高记录。 阿夫杰耶夫生于1956年1月1日。1979年从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  相似文献   

7.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08,(12):13-16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走进“怪圈”章云华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一夜之间却突如其来地出现一个个圆圈,假如你目睹到这一景观时,是否会感到惊讶呢?这就是令人困惑不解的“怪圈”之谜。“怪圈”历史据记载,“怪圈”早在中世纪就出现过,惜乎未有书面记录。到了60年代,有关“怪圈”的报道开...  相似文献   

9.
金兑 《太空探索》2003,(10):4-7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拜科努尔 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重83.6千克,向地面发回“噼噼啪啪”的无线电发报声,叩开了进入太空的大门。从此人类活动进入宇宙空间,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F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太空停留108分钟,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后返回地面,人类进入载人航天的新阶段。1963年6月6日,苏联东方6号飞船把世界第一个女航天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载上太空轨道,绕地球飞行48圈,3天后安全返回地面。迄今已有40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0.
何宁 《飞碟探索》2000,(5):29-30
超过 95万人将他们的电脑投入到对外星智能生命的搜索中,以下就是该计划的实施过程。这一计划绝对是奇妙的:让你的电脑从事一项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索工作(当你的电脑闲置时),你可能有机会由于历史上最重大的发现而分享诺贝尔奖。你将用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深入银河系搜索外星文明的信号。从我们对天文学和生物学的了解可以判断,很有可能来自其他智慧生物的无线电信号,正等着我们从堆积如山的微弱的宇宙噪音中查找出来,人类也许有一线成功的机会。目前,大约有 100万左右的人已下载软件加入了外星人搜索之家 (SETI@home)-…  相似文献   

11.
齐悦 《飞碟探索》2002,(1):17-17
千百年来,人类主宰地球的意念在各种肤色的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没有人会去怀疑,就像当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一样即使有人猜测过也仅仅是稍纵即逝。但问题好像就出在这里: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所谓的“外星生物”会不会和我们正共同主宰着地球呢?答案是不肯定的,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但却至少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何谓“外星生物”?依本人观点,外星生物应是不同于人类的、存于另一种世界之中的、与人类具有同等水平而不同质的思维水平的生物体。这里之所以用“另一种世界”,包括了三种可能性:宇宙中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  相似文献   

12.
世界权威统计机构的一项研究表明:造成国际航天发射故障的原因,其中高达38.5%是由火箭发动机所引起。然而迄今为止,在中国航天发射的故障率统计中,由发动机引发的故障率却是零。这项记录一直被世人视为世界航天史上的一项奇迹。创造这项奇迹的人,来自陕西西安,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一个被世人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1996年航天中的一个大新闻是美国女宇航员香农·露西德一举创下了多项“世界记录”:(1)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了188天,打破了俄罗斯女宇航员康达科娃一年前创下的169天世界记录,也使美国萨加德115天的成绩相形见绌,成为目前美国航天界的最好成绩;(2)二次成为年龄最大的女宇航员,1993年她以50岁的高龄、3个孩子母亲的身份上天时已经蜚声世界,而1996年53岁再创辉煌,无疑又是一项了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起源之谜是科学史上的六大悬案之一。早在19世纪,第一个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现人类的进化过程有缺环,即人类不可能直接从猿进化而来。之后,日本科学家则明确指出:在猿与人之间应有一种“类猿人”。但这一理论一直未得到证实,原因是从未发现过类猿人化石。在这一问题上,科学史上还曾经闹过一个笑话。20世纪初,英国自然史博物馆的青年学生马丁·欣顿,将现代人的头骨进行染色加工,戏弄他的上司史密斯·伍德沃德先生,谎称这是从英格兰苏塞克斯郡皮尔当发现的类猿人遗骨。谁知这位著名…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便在太阳的一颗行星上生生不息地繁衍着,上帝为何要偏偏钟情于地球呢?为确切起见,还是冠之以“地球人”为好.由于地球人的好奇心,新奇的天象总被载入史册.“UFO”现象和“超新星”的爆发现象的诸多记录成了当代天文学家研究天象的重要史料,其  相似文献   

16.
姚承 《飞碟探索》2006,(1):16-17
人类对金星的探测曾遭遇过多次失败,前苏联先后发射金星系列探测器十多次,但大多数无果而终。面对探测器在金星表面的坠毁问题,宇航部门不得不一次次改进“着陆”技术。1972年,前苏联的“金星8”号航天器在金星向阳面上第一次实现软着陆。1975年“,金星9”号和“金星10”号航天  相似文献   

17.
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有一种比人体细胞还微小的东西,外观像船舰。它不仅能穿梭于病人的血液之中,还能发现和锁定病变细胞,透过其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释放出一定剂量的药物实施治疗。尽管这样的场景更像是从好莱坞科幻大片中剪辑出来的,但事实上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主人公被称之为“纳米外科医生”。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研人员正着手试制这样的“纳米外科医生”———一种非常微小的胶囊。一旦纳米胶囊试制成功,人类不仅可以用它来治病,还可能在它们的辅助下实现另一个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登陆火星,甚至移居太空。科学家发…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的这个世界无论怎样纷繁复杂,但终究还是一个单纯的人类文明世界。肤色、种族、宗教、文化的差异无论如何巨大,总还是人类这一共同物种下的内部差异。但好景不长,人类文明似乎正面临着“异化”和“重组”的危险。说不定在21世纪或22世纪的某一天,当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天下已经大乱,除了我们自己理所当然地称为“人”外,还有三种用传统观念看来是非我族类的“人”正活跃在我们中间。他们甚至拥有更高的智力和更大的支配世界的能力,相比之下,我们成了“弱势群体”!这三种“人”分别是:克隆人、机器人、外星人。  相似文献   

19.
死神岛之谜     
俗话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果我说一座孤岛也能吃人,你肯定不相信吧!但是事实上,在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东南约300千米的大洋中,真就有这样一座能吃人的岛,人们叫它死神岛。死神岛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沉船之岛”,这里沉没的海船,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什么是“雪碟”吗?如果有一天,“雪碟”真的在你眼前飘然而降,你或许会把它当成飞碟呢!1915年1月10日,德国柏林曾经历过一场令人惊奇的降雪。雪花犹如餐桌上的盘碟一样,直径可达8厘米~10厘米;其形状也酷似碟子,四周边缘朝上翘起,故有“雪碟”之称。它从空中下降时,不易随风飘舞,几乎都是“长驱直入”。在地面上的人眼里,那简直像天仙将“餐碟”撒向人间,落到地上时居然没有任何一个翻过来。1887年,英国也发生过一次“雪碟”现象。刚开始降雪时雪花并不太大,后来逐渐增大为6郾5厘米、7厘米、9厘米。当时有人将采集到的这些“雪碟”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