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宽带中频相位计的研制过程。论述了相位计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框图。对各个部件的设计做了介绍,并给出了相位计所达到的技术指标。还介绍了系统测试方法和检定方法,对系统的误差做了分析,并给出了理论计算误差与实测误差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今后的进一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冷镜式露点仪的原理,分析了露点仪测量中的影响因素,针对开尔文效应推导了开尔文方程,通过计算的方法,验证了开尔文效应的影响大小。此外,还分析了乌拉尔效应和过冷水形成过程及原理,并提出了减小这些影响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计算机电磁泄漏的危害及测试的意义,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组成,对某国产微型计算机进行了测试,并对其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展开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着陆机构是月球探测器实现软着陆的关键部件。针对一种四腿式软着陆机构方案,论述了该软着陆机构展开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机构的奇异性,推导了机构不发生奇异的条件,建立了展开机构的运动学方程组,采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了该非线性运动学方程组,获得了主支撑杆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高可靠性航空电子设备热分析中的有限体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热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对比了数值法求解温度场分布的优缺点.针对航空电子设备热分析中同时要求满足高的分析精度和快的计算速度的问题,提出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温度场分布的计算方法.根据典型航空电子设备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用有限体积法对待求解方程离散化,给出了离散化过程中网格划分及边界的处理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温度场求解,计算结果与热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较高的分析精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计算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热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某类型专用检具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坐标测量机的利用基准桥接测量其位置误差的方法,对平行度和垂直度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推导,给出了实现测量的方法,提升了测量范围和测量能力,同时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用转子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再入航天器滚速变化引起的落点误差。通过分析一般攻角方程,给出了再入航天器的进动规律和配平攻角,据此,求出了不旋转航天器的落点误差;将轨迹分段后,推出了常值滚转速率航天器的平均落点误差;在滚速过零一周范围内,通过确定过零高度,分析了过零误差机理,并对该误差进行了计算;最后,分析了低空联锁共振现象,给出了发生联锁共振的条件和误差计算公式,并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8.
焦维新 《国际太空》2009,(12):19-23
1引言 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1月球探测器,月球-1成功飞到月球附近,开创了人类太阳系探索的新纪元。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实现了飞越、环绕、着陆(包括硬着陆、软着陆与巡视车)、取样返回和载人探测(只在月球上实现了)等多种探测方式。50年的太阳系探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极大地加深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空间技术的发展。现在,探索太阳系已经不是少数几个国家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了独立探索太阳系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并制定了未来的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9.
针对载荷转动对星体产生的呈周期变化的干扰,开展了干扰抑制方法研究。利用干扰的周期特性,基于李亚普诺夫原理设计了参数未知的周期干扰力矩的辨识算法,实现了卫星姿态的自适应控制。最后进行了物理仿真试验,利用真实的星载计算机和控制部件,在气浮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地抑制了载荷转动的干扰,卫星的姿态稳定度提高了50%,且算法简单,易于星上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姿态控制设计技术研究,推导了工程适用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了刚体质心和绕质心运动方程、液体晃动方程,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火箭弹性振动方程,弹性运动方程基于空间模态,反映了横向、纵向、扭转与助推器局部模态对火箭的姿态与载荷的影响.基于空间模态的姿态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姿控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工程适用的姿控系统设计方法.开展了容错重构技术研究,分析了伺服机构故障对姿控系统的影响,为提高运载火箭的飞行可靠性和抗故障能力奠定了基础.对主动减载技术进行了研究,能够对高空风产生的气动载荷进行主动抑制,放宽了发射条件,对新一代捆绑运载火箭姿控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扫描开关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扫描开关的主要用途,对扫描开关的检测项目、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进行讨论,重点说明所采用检测方法的原理,给出了扫描开关的检测数据,并分析了扫描开关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的原位自动校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系统的原位校准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实现原位校准自动化的原理和方法。在建立和分析用于原位校准的加载系统的力学模型基础上,推导出了原位校准加载系统作用力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影响作用力的因素,为原位校准中进行作用力的准确控制奠定了力学和数学基础。据此,运用自动控制理论提出并分析了实现加载系统工作自动化和数据采集自动化的方法,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实现原位校准自动化的装置工作的原理及其应用。提出和论述的原位自动校准方法与装置适用于所有喷气动力发动机推力测量的原位校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经纬仪对高速运动目标测量数据的色噪声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介绍了目前对经纬仪测量数据随机误差进行处理的常用方法,指出了该方法对色噪声处理存在的问题,在对测量序列相关性采用差分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色噪声数据采用的两种处理策略——非相关转换法和相关数据平滑法,详细介绍了两种处理策略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的处理实例,验证了所提出处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对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电介质材料电参数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电介质材料1MHz-1GHz射频电参数量值溯源和测量方案:采用自行研制谐振法校准装置和(射频Ⅰ-Ⅴ法和自动平衡电桥法)商用仪器组建电介质材料射频电参数校准系统。介绍了系统基本原理,阐述了谐振法校准装置电极系统结构设计特点,分析了校准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5.
The terrestrial infrared radiation pressure effects on the motion of an artificial satellite are investigated. The radiative field is described by a series of spherical harmonics. The equations for the changes of the elements are found and numerical examples for the case of the satellite D-5-B (1975 39 B)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卫星导航信号生成载荷故障会导致信号畸变,对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模拟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建立了北斗导航信号模拟畸变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推导了北斗信号发生模拟畸变后的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函数和相关损耗,并仿真分析了北斗信号模拟畸变的相关峰曲线、功率谱密度曲线和相关损耗曲线;最后,利用S曲线及S曲线锁定点偏差的模型,仿真了北斗模拟畸变信号S曲线及S曲线锁定点偏差,并分析了北斗信号发生模拟畸变对测距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斗信号发生模拟畸变的畸变程度越大,伪距测量误差越大,则导航系统的测距精度和定位精度越低,增强系统的完好性越小。  相似文献   

17.
离散系统仿真输出数据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了分析仿真产生的数据的方法,讨论了离散系统仿真输出分析的目的以及应用统计方法的要求,对单变量情形,给出了有关估计来自终态仿真和和稳态仿真参数的技术。对多变量情形,以终态仿真为例,给出了用于分析离散系统的仿真输出的某些多变量统计技术,并提出均值向量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动加载系统分数阶迭代学习复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电动加载系统存在多余力矩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以位置闭环和力矩闭环为反馈控制、迭代学习控制为补偿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为提高加载系统动态性能及降低建立模型的复杂性,驱动永磁同步电机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方式,建立加载系统频域模型。在位置闭环和力矩闭环采用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代替常规PID控制器,迭代学习补偿控制采用分数阶迭代学习控制器,利用分数阶微积分的信息记忆特性提高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通过理论分析给出分数阶P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的收敛条件。对正弦和梯形波载荷进行力矩加载实验及多余力矩抑制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星间网络可靠传输重传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星间网络特点和数据可靠传输要求,提出分段重传和端-端重传两种重传机制,重点对星间网络多跳传输场景下,单包和多包可靠传输在两种重传机制的性能表现和影响条件进行分析.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重传机制对单包传输影响不大,而分段重传机制更适合于多包传输,特别是在跳数、包数和丢包率较大时,能达到较高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仿生硬件及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详细介绍了仿生硬件的概念、主要特征及用途 ,阐述了仿生硬件的进化原理及实现思想 ,重点分析了仿生硬件的关键技术———可进化硬件电路、硬件进化方法 ,并总结了研究状况与最新进展 ,讨论了需要解决的核心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最后指出了仿生硬件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