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正>IFLY: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山西通用航空飞行的现状和特点?陈记珠:山西与通用航空是有渊源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民航第二飞行总队由北京迁至山西长治,从事通用航空飞行。20世纪70年代初,民航第二飞行总队从长治迁驻太原武宿机场。1982年改为中国民航工业航空服务公司,1989年改为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下辖太原、长治、邯郸、天津4个分公司和中国航空货运公司,以及飞机维修部、航空器修理厂、航空摄影处理中心和太  相似文献   

2.
TB-20的发电机ALU-842ILS已于1998年下半年开始在飞机修理厂二车间进行大修.这种发电机为皮带传动的同步交流发电机,额定电压为28V,额定电流为70A.关于发电机 ALU-842ILS的分解、检修、装配、检验等过程,在TB-20附加维护手册里都有介绍,兹不赘述.本文仅对这种发电机的主要故障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一下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多电飞机将机载二次能源逐步统一为电能,有效提高了飞机的燃油经济性、可靠性和维护性,已成为航空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机载二次能源系统的核心,电力系统在多电飞机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电力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创新发展是实现飞机综合性能提升和全局优化的必要基础。本文从多电飞机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出发,分析对比了典型多电飞机的电力系统架构,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支撑多电飞机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讨论了未来多电飞机电力系统高压、直流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飞机电气化背景下的先进航空电机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多电/全电飞机将机载二次能源逐步统一为电能,电推进飞机进一步将电能用于飞行动力源,飞机电气化被认为是飞机机电系统与动力系统融合的重大革新,已经成为航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航空电机系统是支撑飞机电气化的重要基础。文中介绍了飞机电气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阐述了电气化对飞机电源与用电设备的重要影响,重点论述了航空电机系统对飞机电气化发展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研究机遇与挑战。基于此,系统分析了适应飞机电气化发展需求的先进航空发电机与电动机系统,并进一步总结了支撑先进电机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新型电工材料与器件、冷却技术、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与集成化综合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正在飞机问世不久后,它就被用于航空邮递和货运。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当时还十分粗糙的飞机很快变成了一种特别的战争武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战结束时,飞机的速度和运载能力都有很大提高,飞机的数量也从大战前的几十架发展到战后的几万架,民用航空再次得到关注和发展,迎来了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飞机的飞行性能已有显著提高,飞机的结构和动力装置有较大改进,速度和运载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此外,在20世纪20年代初,全世界飞机的数量也  相似文献   

6.
微说热点     
《今日民航》2013,(4):16-16
支线航空起飞进行时国内航空工业唯一交付运营的支线商用飞机——新舟60/600飞机虽已交付运营80架,获得订单210架,但中国本土作为新舟系列飞机最重要的市场,仅有15架在运营。@唐军: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研发更多型号的支线飞机,并降低支线飞机的使用门槛,为航空公司运营国产支线飞机,创造更好的环境。@幸福航空:没人愿意运营我们来。与其抱怨、质疑和嘲笑,发展国产飞机总要有人去做。大家就当看《阿甘正传》好了。小编点评: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  相似文献   

7.
多电飞机与电力电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多电飞机用电设备的非线性特性探讨了飞机电源的特点,分析了变频交流电源的不足之处。从高温电力电子器件对飞机电源、配电和用电设备发展的价值,考察了下一代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能量管理与热管理的必要性及其主要机电装置的研究方向。推动电力电子器件及其装置的发展,已成为实现多电飞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自制飞机在中国仍是一个略显禁忌的话题,但在美国,这却是一个传统。开始于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就来自于兄弟二人的纯手工打造。尽管随着飞机的工业化发展,自制的飞机显得笨拙而粗糙,但在飞行爱好者眼中,这样的飞机才是真正充满个性,且更接近于飞行本身的飞行器。在美国,注册的自制飞机数量已超过2万架,占美国20余万架通用飞机总数的10%以上,在欧洲,自制飞机在其通航中也占有很重要的比重。而在中国,自制飞机的爱好者们也开始了悄悄组装自己的飞机。  相似文献   

9.
飞机电源系统BIT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飞机电源系统内自检测技术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介绍了BIT技术及其四个方面,即;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故障识别和诊断技术,故障处理技术。阐述了飞机电源已经历了四代发展及其已实现了数字化,标准化的现状,指出飞机电源BIT技术的核心是故障诊断技术,并对我国今后飞机电源BIT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螺旋桨滑流对飞机机翼流场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螺旋桨滑流的发展规律和滑流对飞机各部件的干扰机理 ,很有必要精确测量滑流区不同截面的流动参数 ,研究滑流对飞机各部件表面压力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在4m× 3m风洞应用该风洞配备的空间流态测量与显示系统 ,对某运输机螺旋桨滑流流经的空间区域多个截面的流动参数以及滑流对飞机机翼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测量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螺旋桨滑流对飞机特别是机翼流场有明显影响 ;滑流区的空间流场测量与显示特别有助于对滑流的发展规律和滑流对飞机各部件干扰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和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论文对我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一种基于网络化管理的执照考试和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实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通过系统的实际运行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够满足我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与管理工作的需求,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于无法使用冗余技术的结构故障及损伤,欲最大可能地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最有前景的方法是采用自修复技术。本根据自修复飞机的特点,明确规范了自修复飞机的若干基本假设,提出了自修复飞机控制输入、操纵输入、指令输入、修复输入以及操控因子等特有的新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飞机的自修复控制提供了简单可靠的数学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某型飞机飞行控制系统修理中创新技术的案例,梳理飞机修理技术创新的思考角度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损伤金属结构的复合材料胶接修补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复合材料补片对损伤的金属飞机结构进行胶接修修亘,可以经济而有铲地恢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金属材料裂纹板胶接修补前后的静强度和疲劳寿命对比,验证了这种修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裂纹板经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后,其静强度和疲劳寿命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增加补片的宽度或者减小补片的长度,都可以提高结构的修补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湖南省示范特色专业一飞机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rfI.通过构建符合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序组合实践教学项目,重点分析“进阶式”课程总体设计和教学情境设计方案,采用能力进阶的项目教学法着力培养飞机维修专业学生机体结构修理的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6.
以全尺寸飞机为载体,进行均匀充气轮胎和跑气轮胎两种工况条件下前起落架最大回弹载荷静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加,跑气轮胎条件下拉应变、压应变以及左、右轮心的位移基本为线性增长。均匀充气轮胎条件下,结构拉应变和压应变随着载荷增加也基本成线性增长,但在加载百分数超过80%以后,拉应变增幅加大。同时该条件下左、右轮心位移值呈线性增长。与均匀充气轮胎情况相比,跑气轮胎条件下的应变和位移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由于低空空域环境复杂,威胁通用航空器运行安全。复杂低空多飞行器航迹规划方法是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的关键技术。在特定空域范围内,依据地形特点、环境威胁以及飞行器自身物理条件等约束和安全效率等性能指标,为飞行器规划出最优航迹。然而,多飞行器的航迹规划问题存在多约束、强耦合、多目标等难点,现有方法缺乏对问题先验知识的挖掘和利用,导致难以兼顾安全与效率。针对多飞行器航迹规划问题,建立了多飞行器航迹优化 多目标模型。为了进一步提升优化效率,基于启发式算子的自适应差分多目标进化算法,引入多种群协同进化,每个飞行器通过不同种群独立进化,建立合作机制提升种群进化质量,避免陷入极值。最后通过二维与三维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翼型结构、操纵系统、动力系统和仪表布局四个方面为出发点,阐述了TB200型初教飞机和SR20型初教飞机存在的差异,从机型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差异改装和教学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飞机结构多处损伤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损伤是老龄飞机最主要的损伤形式,在文中介绍了多损伤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和多裂纹连通准则,飞机结构多损伤裂纹扩展模型和可靠性分析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金属结构损伤复合材料微波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一种利用微波修复金属结构损伤的新技术,阐明了微波修复机理,探讨了界面形成与快速固化理论。复合材料微波修复通过在修复区注入微波吸收剂提高导电磁率来吸收微波辐射,并将微波能转换为热能,利用特殊设计的微波施加器发射微波可以使热量直接加在修复区而不加热整个结构。本文还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微波修复试件的强度高于传统方法修复的试件,微波修复技术适合于现役飞行器在各种环境下的外场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