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御日刊》1983年3月21日报道:美国海军战略潜艇分部主任凯尔索说,美海军将从第九艘开始(而不是从第十三艘开始)把新的三叉戟D-5导弹装进三叉戟核潜艇。这项决定可免除将C-4导弹装进3艘海神核潜艇的工作,并减少C-4导弹的库存要求。这样可节省6亿5千万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了七年的三叉戟Ⅰ(C4)导弹已开始部署服役,供作战使用。 16枚新导弹部署在改型的海神潜艇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上,此潜艇于10月20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出发,开始“首次威摄巡航”。三叉戟Ⅰ的射程已从海神的2,500英里增至4,000英里,因此,它在大西洋上打击苏联目标的作战海域比海神增加了600万平方英里。  相似文献   

3.
三叉戟Ⅰ潜地弹道导弹已于1979年7月30日完成了25次性能鉴定飞行试验,其中18次从陆上发射台发射,7次用潜艇在水下发射。自1979年8月28日始,进入验证和演练性作战飞行试验阶段。但试验未结束,三叉戟Ⅰ导弹便于1979年10月提前在改型海神潜艇上服役。目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23日,三叉戟Ⅰ导弹第18次飞行试验成功,从而完成了第一阶段陆地发射试验,并转入第二阶段潜艇水下发射试验。到目前为止,水下发射试验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失败,第二、三次成功。第一次水下发射试验:4月10日,在离卡纳维拉尔角80公里的海域里,导弹用海神改型潜艇(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号潜艇)作水下发射。导弹的水下潜艇发射和空中点火情况正常;但飞行30秒以后,导弹偏离航线,地面发出指令使导弹炸毁。发射导弹的潜艇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5.
美国在三叉戟Ⅰ潜地导弹1979年底开始服役以后,即着手准备下一代三叉戟Ⅱ潜地导弹的研制。鉴于三叉戟Ⅰ导弹是为装备当时服役的海神核潜艇而设计的,导弹在外形尺寸和重量上都受到限制,以致命中精度较  相似文献   

6.
“三叉戟”导弹是目前美国海军正在研制的潜艇发射的战略弹道导弹。它有两个型号:“三叉戟—1”(C—4)和“三叉戟—2”(D—5)导弹。“三叉戟—1”导弹预计1979年服役,射程为8500公里。(当正常负荷时射程为6400公里,减轻负荷时射程为9700公里,正常负荷时是由8~10个多弹头组成)。“三叉戟—2”(D—5)导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军已装备部队的潜地导弹共有五种型号:北极星A1、北极星A2、北极星A3、海神C3和三叉戟-Ⅰ(C4),全部都是固体导弹。前两种型号已经退役,而三叉戟-Ⅰ则正开始装备。  相似文献   

8.
1985年2月《国防》杂志报导。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艇发射弹道导弹和携带巡航导弹的轰炸机的战略“三合一”是协同式产物。哪一方面力量薄弱都需其它方面弥补。美国舰队弹道导弹潜艇力量为美国提供了苏联突然进攻美国的基地或城市后攻击苏联目标的报复力量。在海上,美国比苏联部署了更有生命力的弹头,而苏联已把70%的报复力量集中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上。目前,美国31艘海神和3艘三叉戟潜艇的核动力舰队弹道导弹潜艇力量,在受第一次攻击后能发射450枚以上的核弹头,打击苏联目标。12艘海神潜艇已  相似文献   

9.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田纳西导弹核潜艇于1990年2月12日上午在15~20,秒的间隔时间内连续发射两枚三叉戟-ⅡD5导弹。它们是自1987年1月开始的三叉戟Ⅱ-D5试射计划的第28和第29次发射,也是从潜艇上进行的第9次和第10次发射,另外19次发射是在陆基平台上进行的。这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之短,在历次试射中尚属首次。试射总成功率为24比5;水下发射成功率为8比2。 三叉戟Ⅱ-D5长13米,射程可达11100公里。据美国海军负责三叉戟计划的人士透露:这种导弹的命中精度以7500公里的射程为标准计算,为170米。其造价为2650万美元,相当于陆基10个弹头MX导弹的造价。根据美苏达成的协议,计划于3月底在田纳西号部署24枚三叉戟Ⅱ-D5,每枚最多允许携带8个核弹头。  相似文献   

10.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洛马运载器(美国)孙广勃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从1987年开始对把剩余的导弹改装成航天运载火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该公司负责生产北极星、海神和三叉戟潜射型弹道导弹),但研究中发现这些导弹的运载器满足不了商业发射对高可靠性(90%~95...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拥有潜地导弹的国家有美、苏、法、英四国。美、苏、法三国的潜地导弹是自己研制和试验的,英国的是从美国买的。一、飞行试验概况(一)美国美国从1956年底开始研制固体潜地导弹,先后研制成功北极星 A1、A2、A3,海神 C3和三叉戟 I C4导弹。目前正在研制三叉戟Ⅱ导弹,预计1987年初进行首次研制性飞行试验。美国潜地导弹的飞行试验,大致可分为研制性飞行试验、演练性作战飞行试验、作战训练飞行试验和后续飞行试验三种。  相似文献   

12.
海射型战斧巡航导弹三叉戟Ⅱ潜射远程弹道导弹正飞离潜艇 海射型战斧巡航导弹 挂在载机上的空射型AGM-84A捕鲸叉反舰导弹美国海军装备的几种导弹  相似文献   

13.
1989年,美国战略导弹试验屡遭失败。3月14日,美国海军的三叉戟ⅡD5导弹的首次潜艇试射失控,导致导弹自毁;8月15日,三又戟ⅡD5导弹在进行第三次潜艇试射时,飞行了4秒钟就出了故障;5月11日,美国空军的侏儒导弹首次试射在飞行70秒时发生翻滚,致使飞行终止;9月14日,美国空军的MX导弹在首次作战试射时也失败了。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美国潜地导弹从1955年提出第一代北极星方案,经历了第二代海神 C3,直到1979年10月第三代三叉戟 C4服役,历时二十四年。导弹射程从北极星 A1的2200公里增至三叉戟 C4的7400公里,这是因为固体发动机作了重大的改进,同时推力向量控制系统也在不断更新的缘故。从多喷管发展到单喷管,从非潜入到潜入,从固定到可动,以此来适应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保证飞行器按所需的轨道飞行。  相似文献   

15.
试验     
《航天》2014,(12):47-49
台湾海军成功试射了两枚购自美国的潜射反舰导弹。测试中,鱼叉导弹由荷兰制造的海虎号常规潜艇发射。台湾海军自去年起开始接收这些导弹,装备其两艘常规潜艇。 潜射型鱼叉导弹射程278千米,可大幅提高搭载平台的作战距离,此前,台湾两艘潜艇只装备了鱼雷作为反舰武器。台湾目前已为其护卫舰和F-16战机配备了鱼叉导弹,自2008年其开始采购潜射型鱼叉。整个采购共耗资65亿美元,其中还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相似文献   

16.
美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就研制战略固体导弹。已研制的地地导弹有民兵Ⅰ、Ⅱ、Ⅲ和MN 导弹。MX 导弹目前正进行飞行试验,首批10枚导弹将在1986年放在现有的民兵地下井服役。侏儒洲际导弹目前正处于方案选择阶段,估计1987年进入工程研制,1992年初步服役。潜地导弹有北极星 A1、A2、A3,海神 C3和三叉戟ⅠC4。三叉戟Ⅱ1984年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估计1989年初步服役。这些导弹的战术性能见表1,从表1中的战术性能可以看出民兵系列导弹直径不变,长度变化也不大。但是投掷重量却增加一倍,射程增加约2000公里;潜地导弹从北极星A1到 A3,外形尺寸基本不变,射程却增加  相似文献   

17.
美海军为了承担更多的“先发制人”攻击任务 ,将改造四艘最陈旧的 ,并计划于 2 0 0 3年退役的“俄亥俄”级“三叉戟”弹道导弹潜艇 ,使每艘潜艇携带并能发射 1 66枚“战斧”巡航导弹 ,取代原每艘潜艇装备的 2 4枚潜射核弹道导弹。改造后的核动力潜艇将用于快速和隐蔽攻击敌纵深防空火力等致命目标。海军其余的 1 4艘“三叉戟”弹道导弹潜艇仍担负核打击威慑职能。改造后的这四艘“俄亥俄”级潜艇将装备战术“战斧”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系统 (TTWCS)和复合式球型导弹装运箱 (MAC)。TTWCS现已装备在“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  相似文献   

18.
许会 《中国航天》1993,(6):42-44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实施各类弹道和巡航导弹计划,大约有34个国家或地区装备了中近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的射程在70~4750公里之间。一些老式导弹系统,如普鲁东、MGM-52长矛和SS-1飞毛腿很快就要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新研制的导弹。 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签订后,一些老式潜射型弹道导弹(SLBM)系统将不再服役,如SS-N-6和UGM-73海神导弹将在90年代退役。英国的A-3TK北极星导弹也将由三叉戟D5导弹来取代。  相似文献   

19.
《航天电子对抗》2008,(3):24-24
2008年5月,美国海军成功地进行了2枚“三又戟”ⅡD5舰队弹道导弹(FBM)的潜射试射。D5是一种3级、固体推进、惯性制导的导弹,标准射程为7408km,可携带多弹头分导再入式战斗部。这两枚导弹在水下从位于太平洋的潜艇“内布拉斯加”号(SSBN739)发射,导弹没有装备弹头。从1989年至今,“三叉戟”ⅡD5导弹已经连续完成122次成功的试射。  相似文献   

20.
法国防部长最近建议研制M-5战略核导弹,这种导弹将在2005年后装备新一代的潜艇。M-5导弹将配备6枚隐型核弹头和先进的反防空装置,其射程为6000~8000公里。这种导弹将用来装备4艘胜利级潜艇。M-5导弹计划的费用估计为385亿法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