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全国民航空管为保障业务多路由安全传输,利用TES卫星系统作为备用路由,传输雷达、甚高频、话音等信号。论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对TES卫星远端站长时间的维护与管理,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维护管理和典型故障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是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民航系统加快发展,基本实现空管现代化最为关键的阶段。当前,如何在不断满足地区空中交通保障需求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质量,实现民航空管现代化目标,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民航空管系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一、前沿在民航VHF通信网中,VHF设备通常接入内话系统或者遥控器工作。随着民航空管事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情况下,VHF设备与内话系统、遥控盒异地部署,需要通过传输设备连接它们,因此解决不同设备之间接口的配合问题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引言 近年来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各大管制区域内的空中交通流不断攀升,为适应这一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使空中交通安全有序,空管调度指挥专网已朝着多网合一的多业务通信专网方向发展,多业务接入传送网也在专网中得到快速发展。在西南空管通信专网中接入网采用的产品主要为华为公司的HONET(Home Optical Network)接入网FA16(F1exible Access 16E1)型产品,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类PCM设备在空管系统中广泛使用,是甚高频、雷达等业务接入传输系统的主要途径。由于空管雷达、甚高频设备的特殊性,其接口电路以及工作方式均与PCM设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造成在业务接入的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笔者曾多次遇到此类故障,本文就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过程进行简要分析讨论,希望对维护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AT-VCS0422内话系统由民航东北地区空管局沈阳空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该系统是国内首次自主研发成功、通过民航使用许可和成果鉴定的国产内话系统。系统实现了飞行运输中语音通信的综合调度,提高了地空管制和地地协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保障飞行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该系统已经有了遍及全国的近三十个用户,包括空管分局、站、航空公司和机场等民航单位,其中93%以上的用户均为主用。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民航数据网是近年由中国民航总局投资,向中国民航空管相关部门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基础网络平台,可以提供传统数据、IP、话音等多种业务服务。随着民航空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域网络传输的重要性愈发显现。然而广域传输干线的带宽资源匮乏与高昂费用之间的矛盾,降低网络运行成本同安全保障之间的矛盾,使如何提高中继电路带宽资源利用率成为网络管理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民航空管各系统、各岗位开展岗位训练,以适应民航快速发展形势的需要,既是提高空管人员综合素质、保证安全的迫切之举,也是打造企业文化、实现人本管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民航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空管系统作为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保证部门,责任重大。空管体制改革虽然只有短短的4年时间,但空管系统各单位在抓安全、促改革、谋发展等方面还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对杭州空管来说,今年将努力实现安全运行49周年,可以说,形势喜人,形势逼人。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空管安全形势在总体向好发展中还存在着局部不够稳定的现象,包括我们在内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值得认真反思,予以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0.
《空中交通管理》2009,(11):52-52
11月11日,第二届中国民航空管(气象、情报)岗位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古城西安隆重开幕。此次大赛由中国民航工会、民航局人事科教司、中华全国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全国民航团委主办,民航局空管局承办,民航西北地区空管局协办,大赛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加强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精神,推进中国民航“科教兴业”、“人才强业”战略的主要举措。来自民航空管系统90余名业务技术精英汇聚一堂,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和网络仿真技术基础,探讨了网络仿真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产生的作用;重点用实例论述了网络仿真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教学相结合后老师提高的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手段,学生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对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7,(4):67-73
为了将地面IP网络技术应用于航天器内部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并实现与地面站的互连,根据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通信链路的特点,提出一种IP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实现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在航天器上采用以太网协议完成内部网络数据交换,配置天地网关设备完成与地面测控通信网络之间的IP包交换;地面测控通信网络采用计算机IP网络,并配套相应的天地网关设备,完成与航天器的IP包交换。根据航天器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速率控制策略,优先传输控制数据,控制图像话音数据周期平均速率,控制试验数据IP包平均速率。地面仿真试验及实际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航天器IP网络设计,适应航天器与地面站的通信链路,可直接应用于高、中、低轨航天器的天地一化网络通信,也可为后续月球、火星等探测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目前网络上常见的、威胁网络安全的诵洞,指出厂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保护网络安全的一些基本措施,同时给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目前网络上常见的、威胁网络安全的漏洞,指出了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保护网络安全的一些基本措施,同时给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创造出全新的虚拟世界,导致网络侵权法律混沌不清,存在无数个疑难点,网络管辖权问题首当其冲.文章从网络侵权的概念人手,探讨了互联网上侵权案件对传统管辖权的冲击,介绍了互联网上侵权案件管辖权的新理论及司法实践,以期为网络侵权方面国际私法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文对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网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在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访问速度和提供更安全的网络服务,提出了基于Linux的网络代理和网络安全策略,并详细地阐述了在校园网环境下如何实现该策略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卫星网络的拓扑时变性会影响网络的性能,导致现有的许多网络技术在卫星网络上不能有效地使用。文中从卫星网络特点出发,给出一个可以反映卫星网络时变拓扑特点的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具体地分析了拓扑时变性对卫星网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仿真试验,指出造成这些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卫星节点间的切换,而卫星网络的连续状态主要影响节点间的传输时延大小,且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18.
Microwave transmission in a space network is greatly restricted due to precious radio spectrum resources. To meet the demand for large-bandwidth, global seamless coverage and on-demanding access, the Space All-Optical Network(SAON) becomes a promising paradigm. In this paper, the related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programs around the world are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Then the intelligent Space All-Optical Network(i-SAON), which can be deemed as an advanced SAON,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emphasis on its features of high survivability, sensing and reconfiguration intelligence, and large capacity for all optical load and switching. Moreover, some key technologies for i-SAON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the rapid adjustment and control of the laser beam direction, the deep learning-based multi-path anti-fault routing, the intelligent multi-fault diagnosis and switching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spectrum sensing and situational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19.
校园网络安全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校园网安全存在的威胁的分析,从技术层面论述了校园网络安全建设的对策,并对防火墙、VLAN等一些关键技术作了深入的、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许多原来由电信公网承载的业务,逐步移植到了互联网上,如语音业务(VOIP)、视频电话业务、IPTV业务等。采用TCP/IP协议构建的互联网,如何能保证上述业务的服务质量(QoS)是目前业内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分析影响服务质量的各种因素,网络时延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就时延的产生及改善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